搜索
 

人之撇,人之捺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恩施日报
邓斌

汉字中的“人”,是一个非常简括的象形字,仅由一撇一捺构成,看上去就是一个精干的、直立的人。左边的一撇,恰似人的头颅、躯干加上右腿;右边的一捺,恰似人的左腿。如借用体育术语似可概述为:头正颈直肩下沉,脊柱峭拔紧收臀,双腿蹬开根基稳,英雄姿势有精神。

近日,岁逾花甲的我,面对书页上与电脑荧屏上的“人”字不由陷入沉思:一撇一捺,造字者难道仅仅着眼于人之外形么?我反复琢磨,渐从无声的一撇一捺间悟出一点深意:

茫茫宇宙,沧海一粟般的小小寰球表面,人有数十亿之众;亿万斯年,更不知道存活过、并将继续繁衍出多少人的数目!一人为“人”,二人为“从”,三人为“众”,无数人则上演着浩繁丰富与兵戈扰攘的社会人生。人,除了物质形态的肉体,最宝贵的还有精神形态的灵魂。灵与肉错综复杂的结合以及环境的造就,导引出人与人之间的千差万别:同样是人,除了男和女、老和幼、高和矮、胖和瘦以及肤色不同、语言不同、习俗不同、信仰不同之外,更有善和恶、诚和伪、勤和惰、智和愚、廉洁和贪婪、开朗和封闭、强悍和怯懦、高贵和卑微等等。同样是人,也许静似沉岩,也许动若疾风,也许柔似清泉,也许猛若霹雳,也许质朴如泥土,也许灿烂似花束,也许慎言慎行小心做人不敢越雷池一步,也许跋扈嚣张暴虐无度将世界任意蹂躏,也许由爱己能延伸到爱人乃至热爱整个人类以及天地万物,也许不惜损人利己巧取豪夺总是将自己凌驾于他人乃至人类世界之上……想到人,我就想到生生不息的人类社会与人类之爱并因此而心潮澎湃;想到人,我就想到困窘、病痛、斗殴、嫉妒、阴谋、恐怖、霸权、战争并因之而黯然神伤!

“人”字,工工整整,顶天立地。我觉得,那一撇巍巍耸立的上端,是人脑储放之所,是人成长的方向,应标志着人之心志的向上与向善。“人”字不能横卧,更不能倒置;人,即要脚踏实地,又要志存高远,让生命力蓬勃而且昂扬。高远处,是天空,即博大的宇宙,做为人,应遵从宇宙进化的规律,对星驰云涌的广袤自然常怀景仰之情。“人”能组合成“从”与“众”,标志着人与人之间应该相互理解,相互关切,彼此亲近友善,心心相印,结成活力充沛的生命团体。

“人”字,一撇一捺而已。我查看字典,“撇”,除表明是汉字向左斜下的一类笔画外,还有丢弃、抛开即弃置不顾之意,也可形容为一种平着扔出去的动作;“捺”,除表示是汉字向右斜下且末端稍有波折的一类笔画外,还有按住、忍耐、抑制之意。我暗自思忖:这人之撇,人之捺,是不是由我等年岁渐高者细细揣测的一种为人之道呢?

我仿佛记得有这样一帧楹联:“若不撇开便是苦,各自捺住方成名”。这楹联除巧妙借若、苦、各、名等汉字的字形表述理趣外,还道出了“撇”与“捺”确有其深邃的哲学内涵。一个人,当生命进入到特定阶段,应学会“撇”,即选择抛弃、放下,知道满足,随其自然,方能迈向自在,活出风采;还要学会“捺”,即做到收束脚步,培养自我忍耐、自我抑制的心性。如果说,“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时期,应着力强调“人”字体现的脚踏实地、不偏不倚、志存高远顶天立地之意境;然到了“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之际,则可尽量延伸人之“撇”与人之“捺”的深意。放下金钱,放下名利,放下地位,放下功过是非,放下所谓的面子与尊严,抑制形形色色的名缰利锁,在清贫与寂寞中做到低调、忍耐、克制,“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也就放下了诸多烦恼、诸多困扰,摆脱了内心深处一个“苦”字的团团围困,方能有效维护住一世清名。

撇、捺,是一种宝贵的人生理智,也是一种美好的人生境界。再细细观赏那个“人”字,我感觉到:人,即要挺拔向上,不轻易低头,不能让自己的头颅向旁边耷拉成“入”字形;但也不能让其下面的一撇一捺并成一竖,否则,就会站立不稳,遇风即倒。人,挺直腰身,目视前方,拉开两腿,撇捺自如,稳稳地站立在地面上,就会不卑不亢,光明磊落,从容淡定,避免让若干意外的磕碰造成自己元气大伤、一败涂地。

人之撇,人之捺,能促使我等饱经风霜的老者更好地活在当下,活得轻松愉悦,活得从容洒脱!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