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湖北省旅游名镇——沐抚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恩施日报
通讯员

彭荷生

“皇恩宠锡与抚慰,沐浴日月之清辉”,沐抚古镇因沐浴皇恩而得名。相传,明崇祯年间,当地土家族首领向氏去朝见崇祯皇帝,向朝廷进贡木材和大米,故名木贡。崇祯皇帝得知向氏家族一片忠心,下旨取消了进贡。为了感谢皇恩,向氏家族将木贡改名为沐抚。清嘉庆初年,有吴、胡、陈、刘、许五姓客家人由荆州、孝感迁来,并根据土家吊脚楼的样式修建街道,沐抚古镇渐成规模,一直保留至今。

近年来,恩施市沐抚办事处按照“一点、一线、一大片,围绕旅游抓发展”的思路,把整个沐抚当作一个大的旅游景区来打造,让游客留下来、住下来、慢下来,真正让老百姓都吃上旅游饭,发旅游财。该办先后投资8000万元,对集镇道路进行硬化,对人行道、门面招牌、旅游标识标牌、停车场、集贸市场等基础设施进行改造升级,对古镇民居进行民族化改造,改造风格重点突出“飞檐翘角、亭台楼阁、雕梁画柱、穿木斗榫,走马转角”的土家族古建筑文化元素。

国家5A级景区——恩施大峡谷

国家5A级景区恩施大峡谷,是清江流域景色最美丽的一段,万米绝壁画廊、千丈飞瀑流芳、百座独峰矗立、十里深壑幽长,与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不分伯仲。

恩施大峡谷于2004年被中法探险队发现,刚刚进入大众视野便引来无数惊叹。2012年4月,美国探险者迪恩·波特在一炷香景点成功创下悬崖徒手走扁带41米的世界纪录,这次挑战,让恩施大峡谷的五大奇观震撼世界。

恩施大峡谷已开放七星寨和云龙河地缝两大核心景区,总面积35.2平方公里,天坑、地缝、绝壁、峰丛、岩柱群、溶洞、暗河等地质景观一应俱全,被誉为“喀斯特地形地貌天然博物馆”,拥有众多世界级旅游资源。七星寨景区由小楼门、中楼门、大楼门组成,是整个清江大断裂景观的精华。沿着8.5公里长的旅游步道,可以欣赏小楼门群峰、龙门石浪、一线天、绝壁长廊、祥云火炬、迎客松、一炷香、双子塔、玉笔峰、玉女峰、玉屏峰等著名景点。

世界第一缝——云龙河地缝

经中国地质大学实地考证,云龙河地缝是世界上唯一左右两岸地质年代不同的地缝。右岸为1.8亿至2.3亿年前形成的三迭纪地层,左岸是2.5亿至2.8亿年前形成的二迭纪地层。原因是,在早期地壳变动中,由于断裂作用,三迭纪地层与二迭纪地层呈断层接触,后经山地抬升和水流沿断裂薄弱带长期下切、侵蚀,形成了现在的深谷地缝。

云龙河地缝形成于5000万年前,从地缝顶部到地缝底部的地层主要为形成于2.1亿至2.9亿年前之间、跨二迭与三迭纪的灰岩,全长3.6公里,平均深75米,平均宽15米,两岸陡峭,飞瀑狂泻,缝底流水潺潺,上通天水暗河,下连莽莽清江。地缝上共有7条半瀑布,有一条瀑布叫“半流瀑”,丰水期有,枯水期无,故称半条瀑布。云龙河地缝曾是云龙河的伏流段,以暗河形式沉睡地下几千万年,后因水流在地下强烈掏蚀,在地表不断剥蚀,致使暗河顶部坍塌,地缝才得以面世,成为恩施大峡谷的一大奇观。

东方情人寨——女儿寨

恩施大峡谷女儿寨旅游风情小镇通过挖掘土家民族文化,以“女儿会”文化为主题,打造展现土(家)苗民族文化、构筑区域旅游集散中心的旅游目的地,是集生态观光、休闲度假、民俗体验、健身娱乐、国际生态社区等多功能为一体的旅游综合项目。项目规划东西宽约600米,南北长约1700米,用地面积约368亩,规划总用地588亩,其中,大峡谷景区换乘中心占地220亩。

恩施大峡谷女儿寨度假酒店坐落于恩施大峡谷女儿寨旅游风情小镇核心区域,毗邻人口密集的游客换乘中心,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由恩施旅游集团投资建设,是一家集餐饮、住宿、会议、娱乐、休闲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涉外旅游度假综合性四星级酒店,拥有客房212间(套)、407张床位,配有民族风格的大堂吧、茶室、棋牌室,以及可容纳300人的会议中心、500人同时用餐的中西餐厅。此外,酒店还设有商务中心、商场、咖啡厅、精品店等。

全国最大峡谷山水实景剧——《龙船调》

《龙船调》原是恩施人逢年过节划采莲船时常唱的一首民歌,又叫“种瓜调”或“瓜仁调”。后以种瓜调为基础,经传承整理、锤炼加工,更名为《龙船调》。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25首优秀民歌之一。

山水实景剧《龙船调》,以恩施地区土司时代的一对土家族少男少女为挣脱封建束缚、追求自由忠贞的爱情故事为蓝本,汲取恩施地区极具特色的土家族民族音乐元素和表现形式,融入土家族文化,结合恩施大峡谷景点特色,辅以现代高科技舞台特效技术,带给观众视觉奇幻绚丽、情节生动感人、歌舞美轮美奂的艺术盛宴。绚丽的灯光、雄浑的音乐和壮美的绝壁风光交相辉映,演绎了一段经典的“天地恋歌、峡谷绝唱”。

山水实景剧《龙船调》由湖北省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投资有限公司与中国实景演出创始机构——山水盛典文化产业有限公司策划制作,主创团队由中国实景演出第一人、《印象刘三姐》的创作者梅帅元领衔。项目总投资2.06亿元,剧场用地240亩,总建筑面积4.9万平方米,演职人员280余名。

中国第一“凤”——花花大世界

“花花大世界”位于沐抚古镇,毗邻恩施大峡谷景区。这里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天然的生态环境,震撼的峡谷地缝,纯朴的民风。

“花花大世界”占地面积1200余亩,是沐抚古镇招商引资项目,将打造集农业观光、花卉观赏、科普教育、旅游休闲、生态发掘、园林产业于一体的综合性示范园区。

园区分3个阶段建设,目前,千亩花海正在逐步建设和完善中。一期项目已开园,主要以季节性时令花卉为主,有波斯菊、格桑花、百日草、满天星、袖珍向日葵、黑心菊、春黄花等17个品种。整个园区月月有花赏,季季飘花香,“凤凰广场”“祭祀广场”主题花卉广场美丽而震撼。“花花大世界”一定会把园区建设成为恩施旅游品牌中的一张珍贵名片。

【沐抚办事处简介】

沐抚办事处因服务恩施大峡谷景区开发需要于2008年10月成立,地处恩施市西北部,距州城61公里,国土面积180平方公里,下辖6个村(居委会),180个村民小组,有7456户30088人。

近年来,沐抚办事处抢抓省委、省政府实施“一红一绿”战略、构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机遇,充分依托资源优势,紧紧围绕旅游产业发展,努力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

沐抚办事处以农民增收为核心,引导农户向茶叶、葡萄、牡丹、薰衣草等特色种植业转变,发展特色产业基地2.3万亩。同时,沐抚还把集镇作为景区来建设,按照土家族古建筑风格,累计改造民居1000余户,实施旅游地产开发并完善相关旅游配套服务,基本具备了旅游集散功能。该办按照“村村寨寨是景区、家家户户是宾馆、人人个个做旅游”的思路,在辖区40公里旅游扶贫带上,共发展“仙居人家”90家、“农家乐”80家,直接带动就业765人,经营者年均纯收入近15万元。自景区营业以来,共带动1086户贫困户3272人直接脱贫。

自大峡谷景区建成营业以来,沐抚办事处经济社会发展提速明显,先后被评为“荆楚最美乡镇”“湖北省旅游名镇”。2015年,办事处实现生产总值25684万元,同比增长10.2%,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20385万元,同比增长1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709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7688元。

【乡镇荣誉】

●2010年2月,被省旅游局评为“2009年度湖北省先进旅游景区”;

●2010年3月,被州旅游局评为“2008—2009年度全州五强旅游景区”;

●2011年9月,被评为“2011年度灵秀湖北十大旅游名片”;

●2012年3月,被州政府评为“2011年度全州十佳旅游景区”;

●2014年1月,被省旅游局评为“2013年度全省旅游发展十佳景区”;

●2014年10月,荣获首届“荆楚十大最美乡镇”称号;

●2015年3月,被州政府评为“2014年度全州十佳旅游景区”;

●2015年7月,被省政府评为“旅游产业发展突出贡献乡镇”;

●2015年9月,成功创建“湖北省旅游名镇”;

●2015年9月,恩施大峡谷成功创建国家5A级景区。

让游客养眼

让农民致富

彭荷生

自去年9月成功创建国家5A级景区以来,恩施大峡谷游人如织,女儿湖客栈负责人向明富从早忙到晚。“没办法,游客太多了,累是累,但我挣得也多啊。”他开心地说。

2010年,在外务工的向明富看准大峡谷景区发展的商机,在政府的扶持下,多方筹资创办了女儿湖客栈。开业以来,累计接待游客25万人次,吸纳贫困乡亲就业51人,带动贫困户脱贫50户。目前,沐抚办事处已发展“仙居人家”90家、“农家乐”80家,直接吸纳贫困户就业765人,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312户。

“长在田里是一道风景,收获时,样样都是旅游商品!”如今,在沐抚,这句话已成为流行语。近几年,办事处先后组织5批次共5000多名村民到重庆兴隆、建始花坪、利川齐岳山、恩施芭蕉等地进行考察,学习特色产业、旅游经济发展的先进经验,为沐抚围绕旅游脱贫抓发展打基础。

办事处提出“一点、一线、一大片,围绕旅游脱贫抓发展”的工作思路,围绕旅游大做沐抚农业产业发展文章,力争让游客养眼、让农民致富,最终实现“村村寨寨成景区、家家户户成宾馆、人人个个做旅游”的美好愿景。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