邬阳,是生态环保宜居之地。境内自然环境优越,气候宜人,年降雨量在1500毫米以上,最高海拔1849米,最低海拔375米;全乡森林面积21.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76℅,活立木蓄积量30余万立方米。
邬阳,是红色历史厚重之地。鸦片战争时期,从这里走出的著名抗英民族英雄陈连升父子,塑造了“东方战神”的传奇。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贺龙元帅七进七出邬阳,涌现了陈连振、陈宗瑜父子领导的农民武装——神兵大队,谱写了湘鄂边革命斗争史上浓墨重彩的篇章。
邬阳,是物产富饶之地。咸盈河等多条河流于此汇入清江,可开发水电资源达5万千瓦;有总储量近千万吨的煤矿、铁矿。全乡板栗面积3.2万亩,茶叶面积2万亩,其中有机茶基地8000亩。“云雾山中出好茶,香高味醇骑龙茶”,“骑龙”商标连续4届荣获湖北省著名商标,骑龙公司连续5年被认定为州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鑫丰”牌茶叶和“土王宫”牌豆豉均获恩施州知名商标,“鑫丰”牌毛尖茶连续3年获得“鄂茶杯”金奖。
今天的邬阳人民正以蓬勃的朝气、昂扬的锐气、开拓的勇气,迈步走向脱贫致富的征程,实现小康之梦!
【乡镇荣誉】
●2014年邬阳乡政府被评为全州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先进单位
●2013年骑龙牌生态白茶在第十届“中茶杯”全国名优茶评比中获得一等奖
●2016年朱永翠家庭获全国“最美家庭”
记者
蒋杨艳
陈
勇
通讯员
覃
璆
鹤峰县邬阳乡,地处鹤峰、建始、巴东3县接壤之处,因而有“一脚踏三县”之称。置身于绿树成荫、繁花点缀的邬阳乡,集镇上,车辆停靠有序,地面干净整洁,百姓安居乐业,一幅生动、和谐的人文画景,在这里徐徐展开。
“全域有机”促发展
“全乡有机茶转换基地面积5000多亩,高标准新建有机茶园6000余亩,有机大蒜100余亩,全乡二分之一的耕地已经迈向有机台阶。”该乡党委书记汪娟介绍,创“全域有机”,放大生态红利,该乡党委、政府带领群众走出了一条脱贫奔小康的新路径。
引导群众转变观念,自觉放弃除草剂、化肥等传统方式。在“全域有机”创建中,该乡组织党员干部及州、县帮扶队伍合力攻坚,抓住屋场会、小组会、入户走访等一切机会,与群众面对面宣讲“安全”、“健康”与“养生”,引导群众明白了一个道理:只有让农业生产“返璞归真”,才能真正给子孙后代留下一片生存的净土。
有机创建,企业主力。2013年,骑龙、金阳公司擎举“有机”的大旗,开启老茶园的有机转换。2014年、2015年,该乡党委、政府抢抓精准扶贫机遇,扶持村民按照有机标准新造茶园6000余亩。骑龙、金阳两家公司与茶农签订协议,转换期内,按每亩150公斤的标准免费发放专用有机肥。
“到2016年底,第一批转换的1000多亩茶园就能拿到有机认证证书了。”骑龙公司茶叶展厅内,百鸟村、邬阳村的茶园实时监控画面让人叹服。骑龙公司负责人郭国介绍,核心基地的视频系统建设,来自有机创建的自信。不久,天南地北的消费者都能通过电脑、手机等终端,随时看到茶农采摘、管理和茶企加工生产的实时画面。
“有机农业必须进入市场化运营,才能更好地占有市场份额。”金阳公司负责人朱永翠介绍说,公司正在建设特色产品电子商务体验中心,2015年,该公司线上销售额突破500万元。
企业持续推进有机转换,乡党委、政府捆绑项目给力。“有机基地创建到哪里,水、电、路等基础设施的配套就迅速跟进到哪里。”邬阳村主任陈永超带着记者体验有机茶园内的游步道,“走路不湿脚,田间路硬化,少了除草的工夫。”
“带动村民按有机标准种植黄豆,做有机豆制品。”忠翔现代农业公司负责人贺德生说,邬阳山好水好,有机创建氛围浓,有机农业的春天到了。
“再加把劲,政府、企业、群众合力攻坚3到5年,‘全域有机’的目标完全可以实现。”汪娟说,“全域有机”只是一场培植、释放生态红利的战役,只要逐田块逐田块地推进,就一定能取得最终的胜利。
“三治融合”促和谐
遇到法律问题,找法律顾问咨询;茶余饭后,在党员活动中心听一听“法德讲堂”,潜移默化地接受法治教育;邻里有矛盾,找来“法律明白人”评评理;谁家有困难,相互搭把手……邬阳乡推行法治有序、德治有效、自治有力的“三治融合”,逐渐呈现出村美人和的新面貌。
“今天在村委会有演戏,一起去?”刚吃完饭,斑竹村村民老张迫不及待地邀邻居去看法治文艺节目。为了将抽象的法律知识渗透到群众的生活中,该乡不定期举办文艺汇演,将政策宣传、法律知识改编成形式多样、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让群众一听就懂,一看就明白。
该乡首创“四个一”工作模式,即乡里一个法律顾问团、村里一个法律联络员、组里一个义务调解员、户里一个法律明白人,由乡里聘请的律师、党员、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懂法律明事理的村民组成。闲暇之余,免费为群众普及法律知识,帮助村民化解大小矛盾。德治的普遍推行,让基层群众更加注重村级公共事务,更加注重邻里关系和谐,共建美丽乡村、同奔美好生活成为新风尚。
推进“法治”“德治”建设,是为了最终的“自治”目的。
斑竹村有两户人家毗邻而居,年初,因修路占道发生了山林纠纷,相互之间都不相让。村主任、调解员和村民闻讯赶来,调解说:“山林划分都有林权证,你们各自要按照证上的标记对照,若都没有,就由村里给你们划分。”兄弟俩都觉得好,于是拿来林权证,请来规划员、土管员现场放样,结果双方都表示满意。
健全村规民约、自治章程以及党务、村务、财务等“三务”公开,规范基层权力运行,建立公开透明、便民利民、勤政廉政的事务管理模式,推进群众自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这都是自治的措施。
“基本上做到了‘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斑竹村党支部书记张成为说,即使涉及民生、稳定工作的问题,90%也能在村解决,这得益于较好的法治素养、道德修养和民主自治能力,全村有更多精力聚焦发展,生态旅游正在推进,板栗种植已成规模,村民收入不断提高。
“邬阳正处在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站在新起点,谋求新发展,实现新跨越,就要求乡党委、政府必须以民之所望为施政方向,更加解放思想,更加勇于拼搏,以更昂扬的状态、更扎实的作风,推进邬阳新一轮发展。”这是邬阳乡政府在政府工作报告上的一段话。他们是这样承诺的,也是这样做的。
夯实党建增活力
金鸡口村返乡党员慰问贫困农户和贫困学生家庭,送慰问金4000余元;邬阳村返乡党员集中在新建有机茶园基地锄草,创建示范基地;高峰、百鸟等村返乡党员拿起扫帚和锄头,参与村集镇环境卫生整治……进入邬阳乡精准扶贫及“两学一做”微信平台,“不忘初心·永跟党走”主题实践活动情暖山乡。
开启政策快递的“微课堂”,搭建交流互动的“大平台”,展现党员群众风采。在基层党建上,邬阳乡党委、政府一班人匠心独运,充分利用微信平台,凝聚每一名邬阳籍党员干部的力量,营造比、学、赶、超氛围,多渠道宣传强农惠农政策,聚力谋划各村的基层党建、精准扶贫、“六城”同创等工作,力促全乡经济社会发展。
求创新,抓实效,增活力。
针对流动党员学习时间难集中、农村党员山大人稀难组织、普通党员学习重点不突出等问题,该乡创新探索农村“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新路径。目前,该乡已建立支部书记学习教育微信群1个、支部党员学习教育微信群26个,覆盖党员近200人。
“学习教育微信群,就是我们的家,我们的根。”目前,该乡党员学习教育微信群累计发布“每日一记”学习内容17期,转发共产党员网、恩施发布等相关内容近150条,组织外出流动党员上传思想汇报材料50余份……
党建凝心,发展聚力。
该乡投资800万元的连升文化广场全面竣工,投资398万元的五级客运站投入营运,投资100万元的标准化菜市场投入使用;骑龙、金阳等企业认领基地,率领村民创建有机茶园1.1万余亩,骑龙公司500吨绿茶、红茶一体化清洁化生产线投产运营,金阳公司茶叶加工车间改扩建及生产线技改如火如荼;全乡茶叶生产、畜牧养殖、林药种植等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到33家。
每一名党员都有用武之地,每一位村民都致力发展。行走在民族英雄陈连升的故里,处处是干群凝心聚力、决战决胜的雄壮与激昂,邬阳正迈向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
记者手记
邬阳,你好!
蒋杨艳
第一次到邬阳,是2012年的春天。时隔4年,再次来到邬阳,让我惊叹连连。
比如打造“全域有机”产业的魄力、决心,以及积极的行动。
比如正在谋划的“连升故里”名片的打造,邬阳是“东方战神”、民族英雄陈连升的故乡。这是“金”字招牌,可谓是无价之宝,其开发利用价值不可估量。乡党委、政府正在深度谋划,积极运作,努力发挥这张“名片”的效应,让“连升故里”、“红色沃土”成为邬阳的代名词。
比如结合“六城”同创,大力改善集镇基础设施,投资800万元的连升文化广场已全面竣工,投资398万元的五级客运站已投入营运,投资100万元的标准化菜市场即将建成,集镇亮化美化了,劳动保障服务平台已投入使用。
比如党建工作的卓有成效,斑竹村矛盾纠纷调解积累了先进经验,石龙寨村
“惠民政策进万家”取得了突出成果,百鸟村“村企共建,产业扶贫,打造有机茶园”为精准扶贫注入了强劲动力。
当然,更让人难以忘怀的,是邬阳乡山清水秀人美的和谐画卷。
无论是到来时的静静享受,还是回程时的不舍回眸,只想道一声:邬阳,你好!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