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杨顺丕
文/图
A那些山
恩施的山,连绵起伏,谈不上高,可在大山里,它们仍是当地人的攀登、膜拜和仰望的对象。平均海拔1600多米,在群山中鹤立鸡群。
这些山中,我偏爱齐岳山,它似一壁巍峨的城墙横亘西天,成为古时荆楚、巴蜀中间地带的一大屏障和军事要地。山上曾设有七处关隘,明末李自成余部夔东十三家首领刘太仓等在山上立营,坚守9年之久;后川楚白莲教借助天险,大败清军;1934年红三军也曾在此安营扎寨,多次打败前来围剿的敌军。故有“万里城墙”之美誉。
如今,不见万里城墙,120公里的山梁上,风电阵布满长长山脊,几百台风机,在啸啸大风中,产生无穷的能量,远远望去,十分壮观。
诚然,更具风情的是建始龙坪那道山梁,因日本落叶松而出名,冬日里,雪落山梁,笔直的落叶松,在雪中矗立。这里,四季都是风景线,春夏绿,秋天黄,冬日白,四季追寻它的风姿,永远是摄影人。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但高山总是那么深深地吸引着我,它的神秘,它的雄伟,它的险峻,它的千姿百态……使我一次又一次的不辞辛劳的前往,“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B那些路
穿越鄂西的宜万铁路和沪渝高速,一直让我梦系魂萦。从修建开始,曾多次上工地拍摄。更曾多次梦想,希望坐上飞机,从空中一次拍个够。
让我醉心的不仅是铁路之险,还有铁路之最。作为中国八纵八横铁路的主骨架之一,宜万铁路贯通中国东、中、西部的纽带,宜万铁路建成后,开创了铁路史上数项“之最”。铁路全线共有隧道、桥梁400余座,占线路总长74%,为世界之最;铁路总里程377公里,修建耗时七年,年均进度50多公里,是中国单公里修建时间最长的铁路;铁路总投资近226亿元,平均每公里造价约6000万元,是目前中国单公里造价最高的铁路。
在恩施,穿山越隧的宜万铁路和沪渝高速,每一段都是美景,每一段都是传奇。位于恩施白果乡境内的两路交汇处、野三河大桥、龙三庙大桥,处处美得让人心醉。
C那些水
八百里清江,最美在鄂西。古称夷水的清江,“水色清明十丈,人见其清澄”,全长800余里,从恩施州利川市出发,流经利川、恩施、巴东、长阳、宜都等七个县市,在宜都汇入长江。全域山明水秀,峰峦叠嶂,“八百里清江美如画”的盛誉,众所周知。
这条河,承载了土家人的梦想。从空中望去,碧绿蜿蜒,如一条巨龙,横亘在大地上。在沙地乡航拍,清江与几条小河交汇,山水与壁崖相接,犹如梦境与现实的交汇,镜头下,这条母亲河让人震撼。
龙潭司是我记忆中印象很深的一条河。去年,龙潭司一游,让我念念不忘。
位于咸丰县清坪镇的龙潭司河,一湾碧水,几条舢板,几座吊桥,幢幢宅院,构成了小桥、流水、人家的水墨村庄。村民撒网捕鱼、小船摆渡的传统,留住了“望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的动人风情,美如世外桃源。
今年,烟雨朦胧的三月,在薄雾与绿水中,一个巨大“几”字形的龙潭司河,收在我无人机的镜头下。
D那些屋
让我关注的,还有土家人的吊脚楼。这些建筑群中的小家碧玉,小巧精致,古朴之中呈现出契合大自然的大美。它是一个令人忘俗的所在,散发着生命的真纯,没有一丝喧嚣与浮华。身临其境,俗世的烦恼会烟消云散,困顿的胸怀会爽然而释。如果对大城市的奢华和浮躁感到厌恶,应该切身地去体验吊脚楼所呈现的“天人合一”的美妙境界。
在大山里,欣赏错落有致而鳞次栉比的吊脚楼,每个人心里都会生出莫名的感动——这是土家人和大自然和谐相处而创造的杰作,时光赋予了她丰富的人文内涵和浓厚的历史气息。
位于宣恩县西南边陲的彭家寨,是土家族彭氏家族聚居地。寨里坐落着一片拥有200多年历史的土家族吊脚楼群,因其年代久远且保存完好,被列入全国第七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寨居住着50多户近300口人,他们依山傍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多年来少受外界打扰。古老的石板路和土家古寨、原汁原味的土家生活,让彭家寨散发着迷人的独特韵味。
小溪胡家大院是我州保存较完整的古村落之一,由上坝、中坝、下坝3个大院百余栋吊脚楼组成,以干栏式吊脚楼为主,寨中建木楼,溪上架风雨桥,远远看去,犹如一幅画,因此这里成了“承载历史和浓郁乡愁”的好地方。
记者手记
上面所选照片,算是航拍日记,从学飞到至今,已飞行百余次。看似简单的航拍,实际有很多地方并不容易:操作容易,飞好颇难,安全升空,又平安着陆,心里的石头才会落地。在视线之外,飞鸟、电线、树枝、隐藏的基站,都是无人机的杀手。
去年底,航拍遇惊险:在漫天雪地的长岭岗,无人机受到老鹰的追捕,紧急下降,方避免机毁鸟伤;今年,盲飞太远,螺旋桨碰到树枝,掉在地里,幸运,无伤。
一次次险情,促使我更强烈的学习。水面飞行、室内拍摄,都是需要跨过的难关。经历这么多,但到一个地方,我仍喜欢从空中
记录美丽恩施的样子,因为,我爱航拍!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