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亚丽
通讯员
彭
毅
王慧君
在刚刚落幕的第三届世界硒都(恩施)硒产品博览交易会上,宣恩27家企业60余种含硒产品参展,签订了3项投资总额达23亿元的投资项目协议。
近年来,宣恩走实“有机”路,打好“富硒”牌,将硒产业作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不仅实现了农产品的增值,还助推山区传统农业向硒产业不断转型升级。
土中富含“硒之宝”
宣恩生态农业特征突出,以烟、茶、畜、果、药、菜六大支柱产业为主的特色农业蓬勃发展。如何充分发挥特色资源优势,推动当地农业、农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成为宣恩现代农业发展进程中面对的重要课题。
“宣恩发展硒资源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我县椿木营乡、万寨乡是世界唯一独立硒矿床恩施双河鱼塘坝硒矿的延伸带。土壤无重金属污染,地表水清澈纯净,土壤中硒含量极丰富,有利于农产品的吸收。”该县农业局主要负责人对于硒资源的发展信心满怀。
同时,为合理开发利用富硒资源,2015年起,宣恩投入资金近2000万元,在全州率先启动实施硒资源详查工作,该县国土资源局正式下达《湖北省宣恩县土地质量地球化学(一期)》工作项目任务书,由湖北省地质科学研究院(湖北省富硒产业研究院)组织精干力量对宣恩富硒产业园建设基地规划区内产业现状、基础条件、农业结构进行分析,以高水平的研发团队和独特优势的富硒基地,占领富硒产业的制高点。
提档升级“新硒望”
富硒黄豆、富硒白柚、富硒茶叶、富硒大米……借助富硒资源的优势,宣恩迎来了农业发展提档升级的春天。
近日,在高罗镇黄河村,近百亩富硒黄豆饱满地挂在枝头,湖北土家爱食品开发有限公司正在对黄豆进行打包收购。
“这里降水充沛,土壤硒元素含量高,适宜种植富硒黄豆。”该公司总经理侯令谦说,“经过前期与农业局技术人员的工作,我们确定了一批土壤富硒含量较高的村,进行黄豆种植。”经过统一回收的富硒黄豆,最终由公司制成富硒豆浆粉、豆筋、豆油、豆奶等系列食品。“8月份,公司生产的富硒黑豆奶的销售额达到300万元,其中长沙、重庆、武汉地区的需求量最多。”侯令谦介绍道。
为进一步延伸富硒产业链,做大做强硒产业,该县依托椒园生态产业园的区位优势,谋划了粮油、茶叶、水果等富硒农产品加工产业,实现富硒农产品加工企业聚集发展。目前,全县富硒农产品规模以上加工企业达到34家,其中亿元以上企业5家,实现总产值30.8亿元。
目前,宣恩逐渐形成产业的富硒农产品包括富硒贡米、富硒贡茶、富硒黄金梨等50多个品种;伍家台贡茶有限公司选送的绿茶、天香薰腊食品公司选送的香肠等14个产品分别获得两届硒博会名优硒产品和特色硒产品奖。全县富硒农业的内涵正在不断丰富,富硒农产品的牌子也越叫越响。
擦亮贡乡“硒名片”
在第三届世界硒都(恩施)硒产品博览交易会期间,以伍家台贡茶这一品牌为主的富硒茶吸引了不少客商的青睐。
“全县上半年富硒茶叶销售基本无库存,呈现产销两旺的良好态势,实现富硒茶叶产量1.25万吨,产值达7.52亿元。”县农技推广中心主任杨年红介绍。该县已有17家茶叶企业申请恩施硒茶基地认定工作,为进一步夯实“富硒”品牌奠定坚实基础。
与此同时,宣恩还积极引进品牌企业,为硒产业发展注入“活水”。
2015年1月18日,对于广东上好便利店有限公司董事长周星轲来说是个特别难忘的日子。由他投资1亿多元建设的宣恩上好硒博园当天在椒园生态产业园正式开园,并成为了恩施州第二届硒博会的分会场。“恩施的硒资源甲天下,但硒产业一直未能得到有效推广,就是因为缺乏一个有力、有效的营销平台。”周星轲说。经过一年多的发展,目前,上好硒博园已接待游客近6万人(次),实现线上线下销售额近400万元。
随着恩黔、恩来高速公路的开通,为了提升硒博园的人气,在面向全国市场开展硒产品交易的同时,周星轲还引进硒都养生旅游购物一体化项目,将硒博园与宣恩县旅游资源整合打包,向全国推出硒都养生之旅主题旅游产品。“以硒文化体验中心带动硒产业发展、硒文化建设、硒产品流通,以品牌的力量实现多点开花,多处收益。”周星轲信心十足。
周星轲的话,似乎也预示着宣恩硒产业的发展。据悉,“十三五”期间,宣恩将立足富硒资源优势,以有机农业、休闲观光农业为发展理念,通过富硒茶叶、富硒水果、富硒烟叶、富硒大米、富硒蔬菜等标准化生产、示范建设,培植一批市场竞争力强的龙头企业、一批行业影响力大的特色品牌,将富硒产业打造成为投资主体多元、经济效益显著、生态环境良好、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高效产业。
眼下,宣恩正抢抓机遇,把丰富的富硒资源优势转化经济优势,不断延伸硒产业发展链条,全力让宣恩经济插上“硒望”的翅膀。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