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宽不过6米,长不过12米,没有坡度的水泥路面,老旧沧桑的石杆石栏。如果不留心,很容易忽略这座桥。很多人来来往往于此,并不知道,眼前这座古朴的单孔石拱桥,就是明清时期老街最为热闹繁华的三总桥。它建于茶陵古城拓展时期,至今有600多年的历史。它曾有过三元桥、三总桥、恢公桥、工农桥等名,如今仍叫三总桥。
最初叫“三元桥”
茶陵古城建于南宋绍定年间,东南因江为险,西北挖成壕沟(护城河),至今在状元路西边仍可看到壕沟。护城河从南引入洣水,流经北面再汇入洣水。洣水与护城河如同一条水晶带一样环绕着州城,护佑着这方百姓。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茶陵古城向西扩展2公里,西北仍掘护城河(淀河)环绕,三总桥就建在淀河上。
三总桥最初叫“三元桥”,“三元”如同“多元”,是一座三孔石拱桥。为什么是石桥?据说从风水来看,掘通护城河,就等于挖断了自云阳山奔放而来的龙脉。而用石桥,就可以接通。清朝时州城沿街以“总”计,城内为一总街、二总街,出大西门外为三总街,直达七总街,全长1公里,是一条麻石铺成的古老街道。三元桥因划属三总街,久而久之,人们习惯称之为三总桥。
曾经处在老街中心
明清时期,三总桥处在老街中心,是连通古城内外最重要的通道。清同治年间《茶陵州志》收录的《州境城铺都分墟市全图》里标示,三条驿道分别从北、西南、南三面经十三铺汇合于九总街,再经六总街直达三总桥,从大西门入城至州衙前总铺。出城,则反之。桥上桥下,人来人往,川流不息,热闹非凡。有坐轿的,有骑马的,有挑担的,有赶毛驴运货的,有推独轮车的,桥下护城河还有小船运输的……三总桥两侧布满棚式店铺——从桥下护城河底打好木桩再搭成的木板铺,鳞次栉比,傍桥成街。店铺主要经营油货、面点及米粉等地方特色小吃,供行人饮食或小憩。
往东经过三总桥,有一撇一捺形成的“八字街”(撇捺街),一捺捺到大西门口,一撇撇到南面水码口,老街人常来此挑水、洗衣等。从水码口向东沿着护城堤经过铁牛亭可从南门(文星门)入城。八字街均为半面街——店铺、作坊面朝古城墙,背倚护城河,是建在护城河岸上的木架小铺房,主要经营地方特色小吃。往西经过三总桥,右边分出的一条小巷叫高基巷,也叫交际巷。交际巷沿着护城河,呈南北走向,在洣云电影院门口处往北进入八总街,再往北通入今农林村。交际巷一边商肆林立,民居密集;一边竖木搭铺,傍河成街。小巷窄窄,石板青青,流水潺潺,杨柳依依,风景迷人,因而被人称之为“花街柳巷”。明清至民国时代,这里商业繁华,游人如织。
每到夜晚,三总桥地区灯火通明,人声鼎沸,弥漫着油货、面点、葱饼、糍粑等各种小吃之香。灯光倒映在护城河中,流光溢彩,如梦似幻,充满诗情画意。昔时,整个老街只有这里有夜间营业,改革开放后才普及全城。
见证了老街的沧桑变迁
600多年来,三总桥静卧于此,承载着旧时繁华岁月的记忆,见证着老街的沧桑变迁。三总桥的南边约百米处,有一道与桥平行的护城河界河堤,这就是洣水与护城河的河界。河界长约300米,高度与洣水上游的狮子桥持平。河对岸的瑶里人认为,江界高一寸(约0.03米),涨水时瑶里被水淹的范围就会宽一丈(3.33米),因此修建河界时彼此达成协议,河界不加高,瑶里也不修河堤。历史上有过大大小小的水灾,河界、护城堤、古城墙都起到了重要的防洪、分洪的作用。尤其是1929年农历六月发生的那次特大水灾,洪水越过河界,冲决河堤,冲垮三总桥左右两孔,沿桥搭建的木板铺子全被洪水冲走,水码口、三总街、交际巷以及八总街一带,共倒塌房屋70余栋,城中居民纷纷爬上古城墙。古城墙成了他们逃命的场所。
三总桥被冲垮两孔后,联系城内外的交通要道中断,行人出入只能改为船渡。两年后,茶陵县人经集议决定修复。由于倒塌的两桥孔底座被洪水淘得太深,基脚难以搭稳,无法按原貌修复桥孔,专家勘定设计用条石沿中间幸存的桥孔左右砌成八字形的石堤,从此,三总桥由三孔石拱桥变成单孔石拱桥,并保存至今。那时,正值国民党二十八军军长刘建绪率部来茶,当他在谱牒中得知祖先原籍茶陵时,便慷慨解囊,捐资修桥。茶陵人感恩于他,因其别字为恢先,便把三总桥更名为“恢公桥”。桥东城墙上还建了一座名为“恢公亭”的八角飞檐的两层楼亭。1944年的夏天,日军侵占茶陵时,游击队夜袭日军,为向日军示威,将亭子烧毁。
老街人习惯称之为
“三总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茶陵县人民委员会将“恢公桥”更名为“工农桥”。修街委员会重修了石拱桥面和护栏。桥栏高1.6米,上嵌有石刻碑文,记述了其维修及更名概况。
如今,老街人仍习惯称其为“三总桥”。桥面铺上了平坦的水泥路,红条石砌成的护栏苍苔斑斑,栏上的石碑刻文依稀可辨,桥北栏杆北面,还有清晰的“恢公亭”三字。桥两边的八字街、交际巷上的店铺和民居矮小、破旧、拥挤,窄窄的门面和雕刻的花窗成为昔日繁华的佐证。
站在三总桥南边的河界望过去,见证了600多年历史变迁的三总桥,在桥头垂柳和两边低矮民居的映衬下,宛如一幅古风小帧,简朴小巧,古老沧桑,充满了遥远的记忆,散发着淳朴的民风和醇厚的乡情气息。
张冬娇
2020-12-09
00:00:00:0152725802茶陵三总桥,曾经繁华地/enpproperty-->2020-12-09
00:00:00:015272580c1527258.html2茶陵三总桥,曾经繁华地/enpproperty-->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