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深方益远,谋定而后动。
市委十二届十四次全会对“十四五”时期株洲经济社会发展和2035年远景目标作出系统谋划和全面部署。实施“三高四新”战略、加快建设“一谷三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一战略目标的明确,意味着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间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株洲”已经眉清目晰。下一步,是战术路径问题,我们应当“怎样建设株洲”。
成事的秘诀,在于战略与战术的有机统一。
一路走来,我们以“一谷三区”建设为统揽,聚焦产业发展、动力变革、城乡发展、民生保障等持续发力,成功地应对了重大挑战,经受住了重大考验,书写出满怀荣光的奋进篇章。赓续前行,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和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起点,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关键要把自身置于全国、全省发展大局,找准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以一持万办好自己的事情,为湖南的发展,为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株洲力量。
市委全会提出“七个着力”——“着力在全省打造‘三个高地’中彰显株洲更大担当”“着力打造新发展格局中的战略节点城市”“着力建设农业农村现代化”“着力提升株洲整体区域价值”“着力建设绿水青山美丽城市”“着力建设城乡融合发展幸福区”“着力统筹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把上级要求与株洲需求结合起来,把发展趋势与株洲优势贯通起来,应时而动、顺势而为,从七个方面指明实现战略目标的具体路径。
首要在担好责任使命。打造“三个高地”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南的殷切期盼,也是省委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重要讲话精神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作为“三高四新”战略的重要阵地、重要战场,株洲必须扛起这一政治责任,也有基础、有条件、有优势,完全可以争取更大政策支持、整合更多资源,彰显更大担当。过去五年,株洲构建了“3+5+2”的现代产业体系,创造了11项世界领先技术、91项全国领先技术,中国动力谷挺起了株洲发展的脊梁,开拓了中国制造新版图。厚积薄发,当下要大力实施制造强市七大工程、创新引领七大计划、改革开放七大行动,勇当湖南打造“三个高地”的行业引领者、重要支撑者、先行探索者。
基础在抢占先发优势。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事关全局的系统性、深层次变革,谁能率先适应、率先融入,谁就下好了赢得未来的“先手棋”。打造新发展格局中的战略节点城市,躬身入局、内外兼修,用好株洲的区位、交通、产业等比较优势,把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统筹利用起来,把扩大内需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把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贯通起来,全面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全面提升株洲在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中的嵌入度和贡献度,更好地于变局中开新局。
重点在抓好关键支撑。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实施“三高四新”战略的应有之义,大力发展精细农业,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持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全力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真正让农业强起来、农村美起来、农民富起来。提升株洲整体区域价值,统筹内与外、城与乡,多层次释放株洲潜力,为“三高四新”战略实施提供强有力的空间支撑。建设城乡融合发展幸福区是“三高四新”战略实施的根本目的,推进民生事业发展,实现学有优教、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加快建设绿水青山美丽城市,让绿色成为株洲发展的鲜明底色、普遍形态,为“三高四新”战略实施贴上“高品质标签”。
保障在统筹发展和安全。安全是发展的前提,没有安全和稳定、一切都无从谈起;发展是安全的保障,破解突出矛盾和问题、防范化解各类风险隐患,归根到底要靠发展。揆诸现实,尽管我们在社会治理中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但不安全、不稳定因素始终存在。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把困难估计得更充分一些,把风险思考得更深入一些,以创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市为契机,以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株洲、法治株洲等工作为抓手,更好固根本、夯基础,注重堵漏洞、强弱项,确保现代化新株洲建设各项工作顺利推进。
目标已定,路径已明,唯有坚定信心,驰而不息、久久为功,奋力答好现代化建设时代命题!
2020-12-25
00:00:00:0——四论学习贯彻市委十二届十四次全会精神152897902精准发力
以大担当推动大提升/enpproperty-->2020-12-25
00:00:00:0——四论学习贯彻市委十二届十四次全会精神15289790c1528979.html2精准发力
以大担当推动大提升/enpproperty-->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