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从一部旧方志读株洲凿石浦黄志坚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株洲日报
《凿石浦志》是市图书馆前些年征集的一本地方文献,捐赠者为王扬高老先生。据了解,王扬高与他同族同辈,均为凿石浦王氏子民。王扬高,生卒年未详。据说去年已经仙逝,享年九十多岁,退休之前为当地一所中学教师。

上溯唐贞观,下至清光绪,一共千余年

《凿石浦志》刊印时间为“光绪甲辰秋九月吉日”,即公元1904年9月。这本《凿石浦志》为善本非孤本,省图书馆已有一本,版本相同无异,品相略有差异而已。

《凿石浦志》主编者为清末郭寿谖和其次子庆珪、季子庆琛。此《志》卷三录有郭氏《石浦纪事》诗:“峭壁回塘气象妍,江山犹是仲春天。迹原从有诗人胜,名已长为过客传。浊雾层层霞寺外,飘风弗弗草堂前。扶筇父老提筐妇,也祝亲临令尹贤。”郭寿谖曾于清宣统三年(1911)纂修过《湘潭泉田郭氏六修家乘》。此《乘》为太原堂木活字本。可知郭氏为当时湘潭的文化名人兼修谱专家。

《凿石浦志》为清光绪间南山书舍木活字排印本。南山书舍无考,疑为当时湖南当地的一个书舍(院)兼印务的学堂。书名“《凿石浦志》六卷”六字为隶书,上钤“黄远劭印”白文方印和“吉棠”朱文方印。检《船山学报》载有黄远劭撰《何秀才性存輓诗》一首,诗曰:“幕府将军久见招,霎时危授志无挠。银塘烟树寒归旐,南海风波咽暮潮。素练雉经情激烈,珠江鹤化影迢遥。文翁治蜀离觞共,记否湘城话寂寥。”考黄远劭,字吉棠,生卒年未详。清末诸生,湘潭人。有《乾荣棠诗稿》等行世。

《凿石浦志》共六卷,卷一包括《序》《图》《像》和《凿石浦考》《草堂考》《庆霞寺考》三考以及关于凿石浦历史人文之记载,实为凿石浦千余年的一部简史。上溯唐贞观二年(627),下至清光绪甲辰(1904),共1277余年的历史。

那些字画,那些故事

《序》之撰者为清代末期受业于谭光第门下的当时以联语名世的吴熙先生。吴熙(1840-1922),字劭之,号绮霞江馆主人,湖南湘潭人,有其门人辑其联语为《绮霞江馆联语偶存》《绮霞江馆联语续存》二册行世。吴熙为光绪己卯(1879)贡生。光绪七年(1881)与王麓坡、杨漱腴同在两江总督左宗棠处当幕僚,后辞职,曾在船山书院和昭潭书院等讲学,是当时乡邑文人中的饱学之士。

据考,吴氏咸丰八年(1858)迁居碧稼塘(今湘潭县易俗河镇郭家桥村)。

《序》之书者为乡贤茶陵谭钟麟先生。《序》共90字。谭钟麟(1822-1905),茶陵人,咸丰六年(1856)丙辰科二甲第十名进士,曾任闽浙、两广总督。其子是清朝最后一次(1904年)由礼部主持、在京师举行的科举考试会试的第一名(会元)谭延闿(1880-1930)。谭钟麟、谭延闿、谭泽闿父子三人是享誉民国时期的书法家。

书中《石浦全图》为湘潭郭庆璧所画。《图》上款题曰:“光绪甲辰秋月仿云林山人大意。”下款为:“湘潭后学郭庆璧诒孙谨绘。”钤“诒”白文方印和“孙”朱文方印。郭氏为清末民国时期乡邑中文人雅士,善画。

《文贞小像》的作者是金陵(南京古称)王延绶,待详考。其后有附题咏。一是蒋燦(1593-1658),字韬仲,号稚园,晚号慕皆。天启元年(1621)举人,崇祯戊辰(1628)会元,进士,后考授浙江绍兴府余姚县知县;一是吴廷华(1682-1755),浙江钱塘人,康熙五十三年(1714)举人,有《东壁书庄集》等行世。此二人都是杜甫忠实的“粉丝”。

卷二记杜甫《宿凿石浦》诗,诗曰:“早宿宾从劳,仲春江山丽。飘风过无时,舟楫敢不系。回塘澹暮色,日没众星嘒。缺月殊未生,青灯死分翳。穷途多俊异,乱世少恩惠。鄙夫亦放荡,草草频卒岁。斯文忧患馀,圣哲垂彖系。”包括董庭思《集杜》,秦鑅《谒少陵先生遗像》以及黎元炳等十二人的和韵和吴鸿等十五诗,还有僧觉慧、宝池、续遁等诗。皆为文人名士写凿石浦、庆霞寺、杜陵草堂的文学作品。卷三记凑赀,助修芳名。卷四记沈大令讯词。卷五记刘大令讯详。卷六记上宪讯结词和设学堂禀附。

逐渐形成天下闻名的小浦

考《汉语大字典》载:“浦”有江河与支流的汇合处之意。《玉篇·水部》:“浦,水源枝注江海边曰浦。”据《凿石浦志卷一·凿石考》载,最早记载凿石浦的是《长沙府吕志》。云早期仅为凿石港,在县南70里。又《湘潭县张志》亦有同载,均云“凿石浦源出山塘坳合冯家坳水入于湘。”又《湘潭县新志》载:“凿石故有市集,杜子美宿于此处。”合之理解,凿石浦也就是一个两坳水流合入湘处,后成为一个港。又因地利优势,加之由于人来人往故成为了一个热闹的集市。由此可知,凿石浦实为一个港,又为集市,并非一个村。据《志》载可知此浦仅有一公里左右大小的面积,比后来的凿石村小得多(约为十分之一)。据《志》所撰文字内容和《石浦全图》可知,这就是一个方圆一公里左右的《港志》或《集市志》。

综上可知,凿石浦是非常重视历史人文、文化教育和宗教民俗的一个小浦(港、集市)。然浦虽小,仅有方圆一公里,却因有一寺(庆霞寺),一名人(诗圣杜甫),故引来包括北宋大书法家米芾等众多文化名人的朝拜,从而逐渐形成了天下闻名的小浦(小港、小集市、名胜)。这给我们当下如何打造历史文化名城?如何在城市发展建设中重视人才留下深刻的启示。

2020-09-08

00:00:00:0151840602从一部旧方志读株洲凿石浦

黄志坚/enpproperty-->2020-09-08

00:00:00:015184060c1518406.html2从一部旧方志读株洲凿石浦

黄志坚/enpproperty-->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