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施策找准点帮忙帮到底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株洲日报
邹怡敏

李纪奎

黄龙宝

吴甜

临近元旦,株洲韦凯切削工具有限公司成型车间一片繁忙。该公司是一家研制高端数控刀片和纳米棒材的高新技术企业,产品广泛应用于航空、汽车、军用等领域。凭借过硬的产品质量和良好的口碑,上半年,“韦凯切削”成功拿下浙江和四川的几个大客户,并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公司销售额“逆势上扬”。

赢得市场先机,离不开政府的帮助。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渌口区派出驻企联络员“点对点”联系企业,缺少口罩等防护物资,区科工信局统一调度派发,并将其纳入中小企业信贷风险补偿基金“白名单”,企业还享受“科技成果转化”等各类政府补贴近150万元。

“韦凯切削”的欣欣向荣只是渌口区贴心服务中小企业发展的一个缩影。“中小企业是扩大就业、改善民生、促进创新创业的重要力量,保市场主体的关键在于保中小企业。要持续做好企业帮扶各项工作,把企业的困难当作党委政府自己的困难,推动各项惠企政策落实到位,坚定企业发展信心,把温暖落到实处。只有不断提高化危为机的能力,才能把发展的巨大潜力和强大动能充分释放出来。”渌口区委书记罗绍昀的话掷地有声。

危中求机,迎难而上。今年来,渌口区紧扣“抗疫情、促发展”的主题,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从纾困、减负、赋能三方面发力,深入开展“温暖企业行动”,为全区高质量发展蓄积了强大能量。

聚焦难点纾困

企业吃下“定心丸”

12月26日,位于南洲工业园的株洲兆源机电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正忙着赶制订单。该公司是一家研制高端电磁线和双向拉伸聚酰亚胺薄膜产品的企业,产品打破国外垄断。

“春节后订单增多,人手不足,产品一旦不能及时交付,市场就会被别人取代。”该公司负责人介绍,区科工信局等多个部门主动上门服务,不仅提供充足的防疫物资,还在多个平台发布招聘信息,落实了190多名新员工到岗,并协调银行追加贷款2000万元。企业还享受到了多项惠企政策,减免电费15万多元、各类税收70多万元。上半年,该公司销售收入达到5610万元,同比增长30%。

“疫情防控关乎生命,复工复产关系生计。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既是一次大战,也是一次大考。”渌口区委副书记、区长刘克胤反复强调,要在严格的疫情防控前提下,努力创造条件和环境,解决企业最急需解决的问题,为企业生产经营注入“强心剂”、吃下“定心丸”,把失去的时间抢回来,奋力跑出生产恢复的“加速度”。

面对疫情,该区开展“三送三问”活动,即给企业送防控物资、送防控技术知识、送支持政策,问企业需求、问企业建议、问企业应对当前疫情的对策,31名区领导、151名科级干部进驻企业担任驻企防疫联络员,并帮助蓓乐、禾瑞、海顺等三家企业获取相关医用防疫物资生产许可。

企业人手不足,该区派专车为华新水泥从湖北疫区接回员工22人,保证企业正常复工复产;组织开展线上线下招聘会,提供岗位数千个。2月25日,该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0%复工,为实现赶超发展创造了机遇。3月7日,一次性医用口罩实现本土化批量生产,为抗击疫情提供坚强后盾。

找准痛点减负

打出政策“组合拳”

“减免了3个月的租金,真的贴心为企业考虑。”位于南洲新区的株洲大川电子主营开关电源和智能安防终端产品,受疫情影响,企业生产成本增加,感到“压力山大”。该区落实相关政策,减免企业租金共计12.48万元,并帮助企业召回员工复产,解了燃眉之急。

“中小微企业普遍体量小、抗风险能力弱,尤其是疫情之下,面临资金困难、成本负担重等痛点,必须加快惠企政策兑现速度,切实减轻负担,才能让企业轻装上阵,一心一意谋发展。”渌口区委常委、统战部长唐杰表示。

该区科工信局等单位收集整理中央、省、市、区近年来各项惠企政策,精心编撰《惠企政策汇编》,并对驻企联络员进行业务培训,帮助他们进一步吃透当前政策,做好企业发展“服务员”。从减免租金、水电费到降低税费,该区打出“减、免、缓”等组合拳,拿出“真金白银”为企业减压释负。

今年来,该区共为企业减免租金166.51万元、减免税收5470万元、减免电费959.7万元、减免水费37.68万元,减、免征企业养老保险单位部分4346万元,失业保险单位部分106.46万元,工伤保险单位部分755万元,为35家单位发放稳岗返还补贴81.47万元,减征企业基本医疗保险550万元。同时,清理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的账款3010.38万元,实现欠款清零。

做好融资服务,才能让企业肌体丰盈、血脉顺畅。该区鼓励和引导驻区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力度,落实金融支持项目建设,持续注入更多“金融活水”。截至12月中旬,该区共为249家企业新增授信29.1亿元,为149家企业和个人延期展期3.38亿元,为40家企业和个人降息,让利730余万元,指导驻区各银行机构推出利率4.35%左右的个性化信贷产品20余款。

12月16日,该区与市风补基金合作机构签约,采取“政府+银行+融资担保公司”合作的模式,通过筛选优质企业进入风补“白名单”,以政府增信的方式为小微企业提供500万元以下纯信用贷款,风险由政府、融担、银行三方按5:3:2比例进行分担。通过风险分担的方式,可大幅提高中小微企业融资贷款通过率,引导合作银行切实降低企业融资门槛和利率水平,将进一步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搭平台链资源

赋能升级“新引擎”

株洲振湘实业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集硬质合金耐磨材料科研、生产及机械配件制造于一体的民营企业,近年来,随着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该公司产品市场竞争力有所下降,公司负责人很是着急。

该区科工信局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党组成员带领党员深入走访企业、牵线搭桥,引进湖南工业大学有关专家来公司进行技术指导。在专家的帮助下,公司开发了“不含W、Co的金属陶瓷——钢覆层复合新材料”项目,该项目大大降低了公司的生产成本,提升了生产效能,成功申报2020年市级科技特派员项目。

“保市场主体,不仅要让企业活下来、活起来,更要能茁壮成长。因此,要在搭建平台、链接资源上下功夫,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为产业转型升级赋能。”渌口区副区长刘旭介绍,该区按照“政府建平台、平台聚资源、资源惠企业”的思路,依托区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湖南湘渌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有限公司,围绕技术、管理、人才、资金、信息化等生产要素,为企业量身订制服务“菜单”。

区科工信局积极组织开展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破零倍增”对接系列活动、2020年“创客中国”中小微企业创新创业大赛等各种活动。同时,组织有关企业申报省市各类科技项目,今年,湖南华冉科技有限公司荣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时代华昇、金韦硬质合金获批省高新技术产业科技创新引领计划(科技成果转化类)项目;时代华昇、华冉科技、金韦硬质合金分别获批市重点项目。

目前,该区共有科技型中小企业30家,高新技术企业32家,小巨人企业7家。今年来,先后有40余家企业通过了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建立产品直播间与株洲先进硬质合金材料检测中心湘渌站,实现上云企业115家。

该区还与省级平台、公司合作,利用大数据等信息化工具为企业提供知识产权信息查询、知识产权投融资项目信息发布等系列服务;开发的“湘渌企航”APP为企业提供政策推送、创业辅导、专家智库等服务,现已有200余家企业注册使用。

“服务企业就是服务产业。我们将进一步引导中小企业专业化发展、精细化提质、特色化竞争和新颖化改造,促进企业优势互补、扩展发展空间、提高行业竞争力。”渌口区政协副主席、科工信局局长段琳芳说。

万千挑战从容度,跨越艰险志弥坚。未来,渌口区将不断创新企业服务理念,让企业释放更多活力,推动区域经济行稳致远!

2020-12-29

00:00:00:0——渌口区开展温暖企业行动纪实152941502施策找准点

帮忙帮到底/enpproperty-->2020-12-29

00:00:00:0——渌口区开展温暖企业行动纪实15294150c1529415.html2施策找准点

帮忙帮到底/enpproperty-->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