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届
(1980年11月—1983年10月)
1980年11月29日—12月7日,政协株洲市委员会第一届一次会议召开。会议选举郁宝云为市政协主席,孙举东、刘钧、朱瞻云、杨恺、杨升三、林熙业、阎安广为副主席,杨恺兼秘书长,并选举32名常务委员,委员会由20个界别186名委员组成。
1981年2月,召开市政协第一届二次会议,增选田莉、腾中民为副主席,李耀红为秘书长。
第二届
(1983年10月—1988年1月)
1983年10月20—27日,政协株洲市委员会第二届一次会议召开,会议选举杨恺为市政协主席,袁菊初、帅伯髦、杨升三、林熙业、罗立洲、潘明理、张承佛、周藩、郑睿贤为副主席,王人爵为秘书长,选举38名常务委员,委员会由25个界别248名委员组成。
1985年5月,市政协第二届三次会议增选谭松山为副主席。
1986年6月,市政协第二届四次会议接受杨恺辞去市政协主席、委员职务的请求,接受帅伯髦、罗立洲、潘明理辞去副主席、委员职务的请求;增选周继耀为副主席。
1987年4月,市政协第二届五次会议增选李颖为市政协主席,罗吉林为副主席。
第三届
(1988年1月—1992年12月)
1988年1月,政协株洲市委员会第三届一次会议召开,会议选举陈满之为市政协主席,周继耀、罗吉林、谭松山、张承佛、郑睿贤、彭国雄、萧玉麟、申善吾、吴志成为副主席,尹常纪为秘书长,选举33名常务委员,委员会由29个界别256名委员组成。
1990年3月,市政协第三届三次会议召开,同意陈满之因工作调动辞去市政协主席的请求,增选程兴汉为市政协主席。
1992年3月,市政协第三届五次会议,增选陈鑫为市政协副主席。
第四届
(1993年1月—1998年1月)
1993年1月,政协株洲市委员会第四届一次会议召开,会议选举曾雨农为市政协主席,陈鑫、刘定忠、陈广续、罗利生、郑睿贤、彭国浩、萧玉麟、申善吾、吴志成为副主席,罗利生兼秘书长,选举31名常务委员,委员会由30个界别270名委员组成。
1997年2月,市政协第四届五次会议同意罗利生辞去秘书长职务,选举钟桂池为秘书长。
第五届
(1998年1月—2003年1月)
1998年1月,政协株洲市委员会第五届一次会议召开,会议选举赵占一为政协主席,张定珠、罗利生、彭国雄、胡辉平、姚先恕、罗维根、颜佑启、章亮芝、邱丽萍为副主席,历铁夫为秘书长,选举35名常务委员,委员会由31个界别278名委员组成。
2001年1月,市政协第五届四次会议增选彭德为市政协副主席。
第六届
(2003年1月—2008年1月)
2003年1月,政协株洲市委员会第六届一次会议召开,会议选举赵占一为市政协主席,张定珠、彭德、林良才、历铁夫、段桂生、戴卫丁、周罗轩、申玉华、朱道弘、张国浩为副主席,历铁夫兼秘书长,选举38名常务委员,委员会由31个界别279名委员组成。
2005年1月,市政协第六届三次会议增选陈建泽为市政协秘书长。
2006年1月,市政协第六届四次会议增选刘岁文为市政协主席。
2007年1月,市政协第六届五次会议增选陈建泽、谢罗生为市政协副主席,朱庸靖为秘书长。
第七届
(2008年1月
—2013年1月)
2008年1月,政协株洲市委员会第七届一次会议召开,会议选举刘岁文为市政协主席,陈建泽、谢罗生、段桂生、戴卫丁、周罗轩、申玉华、朱道弘、贺夏盛、易敏林为副主席,朱庸靖为秘书长,选举48名常务委员,委员会由31个界别299名委员组成。
2012年1月,召开市政协第七届五次会议,增选蒋涤非为市政协副主席。
第八届
(2013年1月—2017年1月)
2013年1月,政协株洲市委员会第八届一次会议召开,会议选举黄曙光为市政协主席,贺夏盛、张国浩、戴卫丁、王建平、余明刚、朱庸靖、杨胜跃、余群明为副主席,朱振湘为秘书长,选举57名常务委员,委员会由31个界别336名委员组成。
2015年1月,市政协第八届三次会议增选周恕、谢一明为市政协副主席。
2016年1月,市政协第八届四次会议增选邓尚文、刘春生为市政协副主席。
第九届
(2017年1月至今)
2017年1月,政协株洲市委员会第九届一次会议召开,会议选举蔡溪为市政协主席,余明刚、朱庸靖、余群明、周恕、金继承、黄诗燕、周雪辉为副主席,朱振湘为秘书长,选举56名常务委员,委员会由31个界别323名委员组成。
2018年1月,市政协第九届二次会议增选柳怀德、周煦惠为副主席,袁生华为秘书长。
2020年1月,市政协九届四次会议增选晏首先为市政协副主席。
2020年6月,提名彭新军为市政协副主席。
40年前的11月,伴随着株洲改革开放的时代大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湖南省株洲市委员会第一次会议胜利召开,标志着株洲市政协作为人民政协的地方委员会正式成立。从此,株洲历届政协在中共株洲市委的领导下,团结引领全市政协组织、参加政协的各党派团体、广大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人士,积极投身株洲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伟大实践,始终坚持与党委工作合拍,与人民利益同行,与时代脉搏共振,在波澜壮阔的发展进程中,谱写了株洲政协忠诚履职、团结奋进的动人篇章。
40年来,市政协始终坚守成立政协的政治初心。坚持不懈地将中共中央和省委、市委的部署要求贯穿政协工作的全过程和各方面,铸就了坚如磐石的政治品格。
40年来,市政协始终弘扬团结民主的合作主题。致力搭建各党派团体、社会各界人士、广大政协委员协商、监督、议政的民主舞台,发扬民主与增进团结相互贯通,求同存异、聚同化异,奏响了携手前行的时代乐章。
40年来,市政协始终凝聚服务发展的智慧力量。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到城市发展规划,从国企改制到清水塘新城建设,从两型社会改革试验到动力谷打造,从生态环境保护到文明城市创建,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发展推进到哪里、政协履职就跟进到哪里、助推发展的成果就奉献到哪里。
40年来,市政协始终秉持为民履职的深厚情怀。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愿望,抓住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热点问题,帮助解决了人民群众大量“急难愁盼”之事,协助党和政府增进了人民福祉,与民协商、为民协商是市政协始终不渝、忠于人民的真实写照。
40年来,市政协始终保持开拓创新的进取精神。努力建设责任政协、务实政协、活力政协,创造了“网上履职”“双月协商”“远程协商”“微建议”等富有株洲特色的政协履职品牌,建成了省内地市级政协第一家文史馆,产生了令人瞩目的深远影响。
庆祝是为了更好的前行。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越是重任在肩、使命艰巨,越需要发挥党领导的政治优势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把各方面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形成全市上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强大合力。
我们将毫不动摇坚持党对政协工作的全面领导。切实把党的主张转化为社会各界的思想共识和自觉行动,以履职尽责的实效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我们将更加突出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这个中心环节。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巩固共同思想政治基础的主轴,引导参加人民政协的各党派团体和各界人士深入学习党的创新理论,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共中央重大方针政策和省委、市委重大决策部署上来。
我们将一以贯之发挥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坚持把协商民主贯穿履行职能全过程,坚持发扬民主和增进团结相互贯通、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积极拓展协商内容、丰富协商形式、规范协商程序、完善协商机制,扎实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更好发挥政协作为专门协商机构的作用。
我们将坚定不移服务发展大局。充分发挥政协人才荟萃、智力密集优势,紧紧围绕总结“十三五”、谋划“十四五”,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等中心工作,围绕促进解决我市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深入协商监督议政,努力建诤言、出实招、谋良策。
我们将坚持不懈加强履职能力现代化建设。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来湖南考察时提出的“政协委员要更好联系和服务所在界别的群众”具体指示,发挥好在本职工作中的带头作用、政协工作中的主体作用、界别群众中的代表作用,在奋进新时代中建功立业。
40年风雨同行,我们携手绘就了改革发展的壮美画卷;40年奋进岁月,我们同心铸就了团结民主的不朽丰碑。我们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忠诚履职、团结奋进,不断开创新时代人民政协工作的新局面,为加快建成“一谷三区”、加快实现基本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毛腾飞在11月27日庆祝株洲市政协成立40周年暨市委政协工作座谈会上讲话摘选)
株洲市政协成立40年以来,历届市政协委员、市政协各参加单位和各专门委员会,在不同历史时期,聚焦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爱国统一战线的重大问题以及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实际问题,通过提案认真履行职能,积极建言献策,提出了许多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提案,40年来,提案共立案11694件,充分体现了提案者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参政议政水平。这些提案通过承办单位的认真办理,在我市改革和发展进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作出了较大贡献。
在株洲市政协成立40周年之际,为全面回顾政协提案与株洲共同走过的光辉历程,充分展示提案在履行人民政协职能、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助推党和政府科学决策、广泛凝聚智慧力量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经2020年11月12日市政协九届四十八次主席会议审议,决定对《修复炎帝陵》等50件株洲市政协成立40年来有影响力重要提案进行表彰。
2020-11-30
00:00:00:0——写在株洲市政协成立40周年之际152624702忠诚履职四十载
团结奋进谱华章/enpproperty-->2020-11-30
00:00:00:0——写在株洲市政协成立40周年之际15262470c1526247.html2忠诚履职四十载
团结奋进谱华章/enpproperty-->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