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明确基层党支部建设的“三个面向”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株洲日报
吴向康

【党支部建设必须全力做好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具体工作。】

《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以下简称《条例》)是党历史上第一部关于党支部工作的基础主干法规,为新时代的党支部建设提供了基本遵循。《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二条指出:“党支部是党的基础组织,是党组织开展工作的基本单元,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担负直接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和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责”。由此可见,党对基层党支部建设的定位包含了以下“三个面向”:一是面向党中央与上级党组织,二是面向党支部党员,三是面向社会群众。当前推进基层党支部建设,必须要明确“三个面向”的基本定位,相应做实做好各项工作,发挥应有的政治与社会功能。

一、面向党中央与上级党组织,做好宣传与落实工作,强化执行力

在党的整个组织体系之中,党支部处于最基层的位置,是党组织开展工作的最基本单元。基层党支部在建设过程中,必须首先明确“面向党中央与上级党组织”这一定位。

首先需要宣传和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宣传和执行党中央、上级党组织的决议;需要遵照“实现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等原则,根据不同领域党支部的不同重点任务,发挥好领导或引导的作用。及时、全面领会党中央与上级党组织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决议,并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实际情况严格落实执行,确保党的意志在基层贯彻到位。同时,还应当发挥直接联系基层社会与群众的优势,广泛了解社情民意,听取意见建议,监督地方与基层党组织、广大党员干部的担当作为情况,及时、如实向上级或相关党政部门报告,推进党与基层实际工作的更好结合。

二、面向党支部党员,做好教育与管理工作,提升凝聚力

党支部作为党教育、管理、监督党员的基础组织,党员获得组织身份、参加组织生活的重要途径,必须紧紧围绕党组织党员开展工作、发挥作用。

首先需要严格执行“五化”标准,建立健全规范完善的组织生活制度、民主沟通制度、管理考核制度、教育培养制度等,并做好相应的阵地建设;其次要全面了解党支部每位党员的政治思想、理论学习、工作生活等基本情况,针对党员的不同情况确定差异化的教育培养方案、沟通交流方式、工作职责安排;对于党员所面对的思想观念上的困惑给予具体指导、引导,对于党员所出现的各种具体问题及时提醒并纠正;最后要重视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的持续建设,关心爱护年轻党员、离退休老党员、生活困难党员,使党员能够体会到来自党组织的人文关怀。

三、面向社会群众,做好引领与服务工作,增进认同感

基层党支部是与社会群众距离最近、接触最多、联系最紧密的党的组织。因此,党支部建设必须全力做好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具体工作,以切实增进群众对党组织的认同感。

首先需要做好面向群众的宣传工作,以多种形式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注意扩大宣传的覆盖面、提高群众的理解度;其次要确保党支部及党员自身在具体工作中的担当作为、遵规守纪,尤其是在急难险重时刻要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树立并维护党组织、党员在群众中的积极形象,提升感召力、引领力;再次,要发挥党支部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领导协调作用,党组织、党员在社会事务中充当“领导者”“中间人”,促进社会群众、组织等多元主体之间的有效沟通;最后,要将党支部工作与社会公益事业紧密结合,有效引导、监督社会公益事业的开展,并可以通过主题党日等形式直接参与,传递党组织和党员的温暖感、人情味。

(作者单位:市委党校)

2020-12-25

00:00:00:0152901202明确基层党支部建设的

“三个面向”/enpproperty-->2020-12-25

00:00:00:015290120c1529012.html2明确基层党支部建设的

“三个面向”/enpproperty-->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