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毅
通讯员/胡琼
李建利
红色引擎,力量汇聚;干群一心,共克时艰;空间拓展,产业兴旺;环境优美,诗意栖居;惠民便民,幸福花开。
这里是石峰区井龙街道,这里也是千亿轨道交通产业主阵地。
在“火车头精神”指引下,井龙街道倾心倾力“为一流产业配套一流环境”,统筹推进征地拆迁、旧城改造与更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提升产业承载能力,实打实解决好人民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以为民谋利、为民尽责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昔日荒地变公园
12月20日,冬日暖阳,石峰区井龙街道茅太新村,农民公园里热闹非凡,人们三五成群,周末来此放松心情。
“这里以前大多是杂草、菜地,现在几多漂亮,成为不少市民心中的网红打卡点。”茅太新党总支书记兼村主任张章说。
变化,始于今年4月。其时,全区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如火如荼开展,井龙街道深入开展“五大一改”专项行动,铁腕拆除20余处违章建筑,号召党员群众“既扫自家门前雪,又管他人瓦上霜”,共同扮靓美丽家园。在这里,机关干部坚持下村入户,同群众干在一起、苦在一起、累在一起,白色垃圾、水面漂浮物等被清理一空,污水变清水,旱厕改水厕,垃圾分类收费处置成共识。
既要有“颜值”,更要有“气质”。在区里支持下,井龙街道精心打造的农民公园,今年9月对外开放,占地面积400亩,让群众既能享受置身田园美景的赏心悦目,又能体验“动感单车”的燃脂快感,还能登上高空吊桥感受步步惊心,成为休闲好去处,尤其丰富了轨道交通产业人才的业余生活。
在农民公园周边,废弃多年的知青宿舍被修缮一新,打造成一家主题农家乐,村里有了稳定的集体收入;游客来了,村里热闹了,嗅到商机的村民,或建设“新概念农场”,或发展农家乐,或升级家庭手工作坊等,大家纷纷表示,“环境好了,日子更有奔头!”
民生实事暖民心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共产党就是为人民服务的,就是为老百姓办事的,让老百姓生活更幸福就是共产党的事业。
井龙街道开发建设较早、征拆范围广、涉及人员多,尤其是近些年,伴随着轨道交通产业不断发展壮大,社会形态逐步由乡村演变为城乡结合,基层治理实践创新变得日益丰富多彩。
该街道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从群众最关心、矛盾最突出、问题最集中的地方抓起,找准切入点,集中力量,各个击破,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不把历史遗留问题再留给历史。班子成员仔细研究,带头入户,完成井龙安置小区二期分房工作,妥善解决了田林路二期B标15户拆迁户的安置问题;按照“群众自筹、社会帮扶、政府支持”的思路,地下水源被破坏的九郎山村龙塘组43户村民喝上了自来水,泉水塘组受地质灾害影响的4户居民,即将乔迁新居。
让每一个劳动者都有梦想成真的机会。井龙街道积极开展就业政策服务,全年推荐756人参加招聘会,促成106人与单位达成用工协议,其中就业困难人员64人,完成对154名失地农民、下岗人员、就业困难对象的技能培训与颁证。
老旧小区旧貌换新颜。井龙街道坚持“四位一体”原则,起重生活小区等一批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稳步推进,通过成立小区党支部和业委会、加装电梯、改造油烟机等工作,让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不断攀升。
征拆有力促发展
地处中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的核心区域,井龙人扛起责任干出样子,曾创造了一年交地17宗、交地面积占据全区半壁江山的可喜成绩,为千亿产业发展拓展了空间。
今年来,井龙街道聚焦产业项目建设,继续发扬吃苦耐劳的奋斗精神和敢于亮剑的斗争精神,精细研究、精准施策,坚决打好征地拆迁清零扫尾攻坚战。
该街道党工委在重点拆迁项目中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示范引领作用,提高党员干部的领导力、组织力和执行力,以党建为引领,在征拆工作和征拆群众之间寻找平衡点,把党的群众工作优势转化成为群众谋福祉、让群众得实惠的具体行动,啃下了很多“硬骨头”。
截至目前,该街道累计签约40户,倒房46栋,完成九方铸造、147地块(15亩)等4个项目交地,为拉通片区路网,方便群众出行、助力项目导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藏龙路二期、420地块、中锐智能等项目签约也在加快推进。
2020-12-30
00:00:00:0152957802井龙街道:建设好环境
过上好光景/enpproperty-->2020-12-30
00:00:00:015295780c1529578.html2井龙街道:建设好环境
过上好光景/enpproperty-->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