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美丽河湖滋润幸福家园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株洲日报
株洲日报记者

俞强年

通讯员/刘剑峰

宾倪

实习生/邓冰冰

彭磊

眼里有河,心里有河——这样的河长才真正用了心。

臭水不再臭,黑水变清水——这样的河长才算名副其实。

让河长制开花结果,让河湖港塘成为老百姓的幸福地——这是荷塘区各级河长们履职的初衷、尽责的使命。

县乡村三级河长护河尽责

龙母河,清水潺潺。河畔两岸,高楼林立、花木错落,与河里倒影交相辉映。风景中,有游人散步,有老者垂钓。

“全力打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环境,为人民群众提供舒适宜居的生活环境。”日前,荷塘区委书记、第一总河长邬凌云巡查龙母河期间,对各级河长如是强调。

全面推行河长制是党中央着眼生态文明建设做出的重要部署,是完善水治理体系、保障国家水安全的制度创新。贯彻落实好河长制,把河流管好、治好,是各级领导干部义不容辞的职责。

河长制,关键还在于“河长治”。荷塘区充分发挥区级河长的带头示范作用。

实地查看龙母河河道水质、水域岸线管护和水污染防治情况;现场调研白石港和建宁港治理工程,商量攻克黑臭水体治理难题对策;深入了解城区污水管网改造工程,调度推进金山污水处理厂建设……打开2020年度荷塘区区级河长的巡河本,上面清晰记载了河长们巡河的记录。其中,区委书记、区长巡河26次,巡河中发现的问题已按“一单四制”严格落实。

美在河上,治在岸上。怎么治?河面上漂着塑料袋,河长打个电话,保洁人员就会及时赶到、清捞;发现排污行为,劝说阻止,倘若无果,或请“河道警长”来执法,或借“河长APP”拍照上传至信息化平台,由相关部门进一步整治……河长就像中医,把脉看病有一套。

“河长不光要眼里有河,更得要心里有河;不光要深入现场及时发现问题,更要迅速圆满解决问题。”副区长、区河长办主任刘定光表示,按照省、市河长办要求,荷塘区大力推行基层河长制标准化建设,提升河长办规格,提高河长履职水平。

区级河长月巡、乡级河长旬巡、村级河长周巡的频次,严格遵守“线下巡河、线上打卡”巡河准则。河长干什么?怎么干?按照巡河手册,县、乡级河长“巡、治、考、报”,村级河长“巡、治、报”,各级河长职责清晰。巡河有章,“看”“查”“交”三个巡河步骤,明确河长日常巡河工作任务及具体操作内容。

今年以来,荷塘区的区、镇、村三级河长累计巡河2885次,按照“一单四制”整改落实问题70余件。辖区7个街道办(乡镇)均已完成标准化建设,乡月塘街道办、仙庾镇被评为2020年度“株洲市河长制工作标准化建设单位”。两港(建宁港和白石港)、一河(龙母河)、17座水库、1376口山塘实现有效管护。

黑水渠变幸福河

白石港水竹湖片区老河道,滨水风光带已修成,水绿景美映衬着人和的氛围。

“黑水不见了,清水又回来了。”荷塘区70多岁的袁娭毑感慨,年初,这里是一处臭水沟,老河道蝶变很快,让人很惊讶。

无独有偶。

建宁港荷塘铺水系曾经黑水腐臭、垃圾堆积、蚊虫飞舞,渠道内黑水裹挟着生活垃圾滚滚而下,受人诟病。去年11月,该水系整治项目开工,历经10个月奋战,如今焕然一新。

“这里原来是灰黑色水体,有时还会散发出难闻的味道,经过整治后,这条小渠清澈见底,景色也越来越美了,附近的老百姓也愿意到水边散散步。”建宁港荷塘铺水系附近一居民感慨道。

黑臭水体是百姓反映强烈的水环境问题,不仅损害了城市人居环境,还严重影响城市形象。一直以来,黑臭水体治理成为难啃的“硬骨头”。市、区两级主要河长多次巡河调研,坚决治理,把臭水变清水,让水清、岸绿、景美。

淤泥如何处置?活水从哪来?怎样解决雨污分流?一个黑臭水体整治项目现场,无疑如打一场硬仗。荷塘区采取倒排工期,挂图作战。

因渠施策,各个击破。有针对性地予以分段围堰,分情况进行水下吸淤和干港清淤,沿岸设置淤泥堆场固化后复绿作为小游园;增设活水管道进入老河道,让“死水”变“活水”;创造性地设置液位控制坝,结合活水工程,上游保持高水位,下游保持低水位,遇大雨,即雨后开闸放水,让水质保持在良好的状态;结合水体的公园规划,综合考虑水质、生态等功能要求,进行生态修复。

目前,建宁港荷塘铺水系、建宁港太阳支流、桂花路片区水系(白石港水竹湖片区老河道)、白石港太平桥南支流黑臭水体整治工程已整治完成。干干净净、清清爽爽的新环境,让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实实在在,真真切切。

为美丽乡村注“清水”

仙庾岭村永福塘,水面清洁,鱼鸭悠闲。塘边林木错落有致,十来座小洋楼依水而建。这里山青水绿,周末游人如织。该村也是“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

“河长制工作已纳入村规民约,村民都自觉地保护这口塘。在此基础上,村里实行卫生承包责任制,由塘长管护塘。”仙庾村村主任、村级河长凌林说,村里结合人居环境整治,解决了村里生活污水直排对河道污染的问题,净化后的污水达标排放,使村里河道更靓,水更清,村子更加整洁。

今年,荷塘区将河长制与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中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农村垃圾保洁、集中圈养人畜分离和水污染防治,以及重要水源地保护等工作相结合,并聘请了第三方评估对各工作落实情况进行暗访和评估,多措并举促进河长制工作深度落实。仙庾岭村是“河长制+人居环境整治”成果的其中一个典型案例。

“我们把村庄清洁行动、农村‘厕所革命’与河长制、湖长制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共同研究,共同推进,切实有效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区农业农村局局长、区河长办常务副主任谭洪勇向记者介绍。

采用多种方式和工艺处理农村生活污水,将农村水环境治理纳入河长制、湖长制管理,优先治理主要河流干流沿线村庄污水和房前屋后河塘沟渠。仙庾镇污水处理厂、樟霞村人工湿地建成并投入使用,9条农村黑臭水体整治完工,污水的去处从“看得见”的河沟变成了“看不见”的地下管道,最后集中到村生活污水站,经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

以村庄清洁行动为抓手,结合河长制、河流治理工作,开展河道疏浚,池塘清淤,清理污水沟、臭水坑,全面开展河道漂浮物和障碍物的清理,累计清理农村陈年垃圾22812吨,清理村沟村塘淤泥225万吨,清理畜禽养殖粪污7.6万吨。通过村规民约,倡导文明乡风,引导村民对生活污水规范排放,形成爱水护水的自觉行为。

因地制宜,有效衔接生活污水处理,推进厕所污水和粪便无害化处理或资源化利用。城市周边具备条件的农村,充分利用城市辐射功能,将厕所污水纳入城市污水管网;污水管网暂时无法覆盖的区域,采用生态湿地净化三级化粪池的尾水的方式解决,全区高质量完成787户农村户用卫生厕所和7座农村公厕改(新)建任务,农村户用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8%以上,切实减少厕所污水直接排放污染水源。

2020-12-25

00:00:00:0荷塘区河长制工作开花结果152901002美丽河湖滋润幸福家园/enpproperty-->2020-12-25

00:00:00:0荷塘区河长制工作开花结果15290100c1529010.html2美丽河湖滋润幸福家园/enpproperty-->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