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地名记忆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株洲日报
“五十妖精”,这是我小时候听到过的最恐怖、最奇怪、最有诱惑力的地名。

我的老家在醴陵北乡黄獭嘴,老家人口中的“五十妖精”,也就往北五六里的地方,属于相邻的枫林市公社。我曾想,一部《西游记》,有名称的妖精才一百三十多个,五十妖精比它三分之一还多,哪不成了妖精窝?

后来,家里建新房,就建在黄獭嘴公社大院旁边,靠公路的地方,那是一条从县城到官庄的砂石公路,叫醴官公路,每天早晚有两趟从醴陵到官庄的客车,途经黄獭嘴、五十妖精等站。我印象最深的是冬天返回的末班客车,冬日苦短,天黑得早,六点多钟,天已完全断黑,总觉得那最后一趟客车返回得太晚,莫非是被“五十妖精”的妖精们迷住了,迟迟不肯回来?

真正接触到“五十妖精”,是我在醴陵十一中就读的时候。那所高中坐落在黄獭嘴与枫林市交界的株抱樟大队,生源来自官庄区的六个公社,以黄獭嘴和枫林市为主,我们那一届就只有两个班,黄獭嘴的新生分在十三班,枫林市的分在十四班。因为有“五十妖精”的印象先入为主,我总觉得十四班的女生比我们班的好看得多,后来我想法子认识了一个十四班的女生,也不是蛮好看,但感觉比我们班的还是好看些,我恭维她:你们“五十妖精”的妹子都长得这么好看啵?

她捂着嘴巴笑了:啥的“五十妖精”,你们黄獭嘴的人怎么都这样讲我们?是五石窑前。我听了一怔,她重复了一遍:五、石、窑、前,听清楚了吧?我红着脸站在原地不动,她笑着跑着妖精般飘走了。我这才晓得“五十妖精”不过是五石窑前的讹传,五石窑前是个老地名,紧挨五石后面的唐家坳是宋代的古窑址,至清明时期还建着很多大碗窑,所生产的土瓷饭碗,沿涧江水道,经黄獭嘴销往渌口、长沙、汉口。五石就在唐家坳的大碗窑前面,因此得名。

听说碗窑,我就想到墨盘,墨盘就是砚台,那时没有钱买,都是用碗底做墨盘。那天散学后,我约了几个同学到五石窑前找墨盘,第一次到了这个心心念念的地方。原来那是一个“丁”字路口,由南向北的公路是一横,从五石窑前接口的东西方向五杨公路(五石窑前通往姚家坝的杨家桥)是一竖,千万别小看这个“丁”字路口,它地处株、醴、浏结合部,东北连接官庄乡,南达黄达嘴镇,西靠渌口,北抵浏阳。

我记得当时日头即将落山,太阳挂在五石窑前西边的山尖上,像个桔红色的大墨盘,恰好把五石窑前分为阴阳两部分,五杨公路西边被山的阴影覆盖,呈灰黑色,东边还沐浴在夕阳的余晖里,呈淡红色,好看极了。多少年后,当我读到“阴阳割昏晓”的诗句,就想起五石窑前那个美丽的傍晚。待我们来到五石窑前堆放废弃窑料的山脚下,太阳已经完全落山,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找到如意的墨盘。

听五石窑前的老人讲,从前经过这里的官道,还铺着青石板,石板中间被独轮车碾压的车辙有寸把宽,半寸深。丰水季节,山民们吃完早饭出门,用独轮车推着捆好的劈柴出门,中午直到五石码头上船,沿官庄山区发源的涧江水道,经黄獭嘴销往渌口、长沙、汉口。

当时五石窑前有几家茶馆和饭铺,还有瓷庄、山货店、木材店、南货店等,这些大概就是五石窑前集镇最早的雏形。可见当年五石窑前,也是一个繁忙的物资集散地。千百年来,随着独轮车碾过古老的青石板路“吱吱呀呀”的伴奏,演绎过多少悲喜人生的动人故事……只是随着公路运输的发达,水运的萎缩,五石窑前的物资集散一度衰落了。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我当兵回来,在五石窑前附近找了一个堂客,人很善良,远不及妖精漂亮,但也还好看,总算是慰藉了我多年的妖精情结吧,更加如意的是我到五石窑前的机会多了,亲眼目睹了它一年一年的变化。

这里经济发展到改革开放后步入快车道,先是有了农贸集市,小商小贩和附近村民,在公路两边摆摊设点,逢三有赶场,与附近的黄獭嘴、蒋家桥、大坝集市形成互补,给村民生活和经济发展带来极大便利;后来,枫林市乡政府从百亩大丘搬到五石窑前,五石窑前成了枫林市乡的政治、经济、文化、卫生中心;特别是上瑞高速枫林互通口开通后,五石窑前的交通区位优势更加凸显,成为醴北的交通枢纽。

这个地处株、醴、浏结合部的古老水陆物资集散地焕发了新的生机。五杨公路直通株洲,醴官线直达醴陵城区,莲易、上瑞高速穿境而过。从五石窑前出发经互通口到株洲市区只需要半个钟头,到醴陵只需二十分钟。

新的枫林镇成立后,镇政府借撤乡建镇的东风,依托五石窑前的交通优势,和附近官庄水库的生态优势,着力将五石窑前打造成株洲、醴陵、浏阳三市的后花园,枫溪谷、永盛山庄、枫林印象一个个富有诗意的名字,散落在青山绿水之间,吸引着株洲、醴陵、浏阳,以及长沙的游客纷至沓来,捡拾一段美好而厚重的乡村时光。

从醴陵地名网得知,“五石窑前”已经规范为“五石”,五石的来历有两种说法,一是五石窑前东边最高的山上有五块巨石,另一说法来源于五石窑前醴官公路西边那丘大稻田,每季播种需要五石种谷。“石”是古时候的计量单位,一百二十斤为一石,五石就等于六百斤,可见这丘田之大。

每一个地名,都是当地的历史印记,承载着一些地方文化,地名的传承与规范是个两难选择,把“五石”后面的“窑前”规范掉了,自然避免了我等愚辈产生“妖精”的误会及想象,但若干年后,还有谁会想得起来,“五石”这个曾经不起眼的地方,还同醴陵的传统产业文化——陶瓷的生产和运输,有着如此深的渊源呢?

黄昏时刻,五石小街华灯初上,高速公路在它的上空飘然而过,高速列车在它的上空呼啸穿梭,桥柱稳稳地林立在五石这片崭新的热土之上,可曾还有一丁点历史的印记?蓦然回首,我看见“五石窑前”四个大字镶嵌在一根初大的高铁桥柱上,在街灯的照耀下闪烁着金属的光彩,像是向我讲述着一个关于陶瓷和水陆码头的传说。

“五十妖精”

那个奇怪的地名

江剑阁

2020-06-03

00:00:00:0一154495502地名记忆/enpproperty-->2020-06-03

00:00:00:0一15449550c1544955.html2地名记忆/enpproperty-->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