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株冶清水塘基地设备设施将完成拆除

2022年02月28日 10阅读 来源:株洲日报

株洲日报记者 廖明 株洲日报讯

2018年12月31日,株冶清水塘基地正式关停。时至今日,占地1700余亩的株冶厂区内,此前遗留的残渣废液处置情况如何?厂区内各生产车间、工段的设施设备,何时能够安全、环保完成拆解?规划中的工业遗产,在厂区的后续处置中是否得到妥善保护?记者为此进行了走访。

预计8月31日前拆解处置完毕

8月12日,记者走进正在进行后续处置中的株冶厂区,现场了解到,其历史遗留残渣废液已全部安全处置到位;各生产车间、工段内的设施设备,正在有序拆解之中,预计8月31日前可拆解处置完毕;计划保留的工业遗产,全部按要求保护到位,静待进一步的规划设计。

当日上午9时许,记者来到株冶厂区时,正好碰上一周一次的现场作业安全环保大检查,负责牵头组织的是株冶固资处置组副组长王廷峰,参与检查的人员包括中国一冶集团、河北隆尧鸿盛实业有限公司,以及湖南有色诚信监理的相关负责人。

据了解,中国一冶集团是株冶后续资产处置的总负责方,河北隆尧鸿盛实业有限公司则是由中国一冶集团委托的现场施工处置单位,具备相关处置资质。

所有处置都经过了严格论证和审批

“所有的处置方案、流程、工艺等,都经过了严格的论证和审批,建立了严密的安全环保管理体系,关键在于一线施工的过程中,落实落细。”王廷峰介绍,目前株冶内部的设备拆除施工分为6个工区,累计有300余人在拆除一线,除中国一冶集团和监理方外,株冶还留有近百名员工负责现场把关和协调。

检查过程中,重中之重是核查各工区、各岗位上作业人员的上岗资格证件。

在第六工区,检查人员发现从事电焊切割的工作人员刘来臣没有持证上岗,其辩称证件留在宿舍,检查人员当即要求其停工,刘来臣拿来证件、核对无误后,才被允许继续工作。

“二级动火的特种作业,必须持证上岗,这是基本原则和底线。”王廷峰说。

历史遗留残渣废液均已处置到位

6大工区有序进行着拆解作业的同时,株冶稀贵厂金银工段的厂区内,物料清理工作已经接近尾声。

“设施设备不是想拆就拆,必须经过相关部门和专家的验收之后,申请获准后才能拆除。”王廷峰介绍,稀贵厂金银工段从6月份起开始清理,其间两次申请验收时,均被石峰区生态环境局及中南大学相关专家要求继续深度清理。

“8月1日到现在,又清出了70多吨物料。”他说。

在金银工段厂区内,各大型槽、罐设备均被开孔,内壁被清理得不见丝毫附着物,曾堆存物料房间的墙面、地面也被刮除,其他墙面、地面上的积灰都被打扫得干干净净……

金银工段不远处,是暂存废渣的库房,一般固废、危险固废分门别类打包、编号,再经专业公司运输、处置。

王廷峰介绍,株冶厂区内的历史遗留残渣废液均已安全环保处置到位,目前正在清理处置的,基本上都是各槽、罐、管道等设施设备里的残留。

1700余亩土地已开始重焕生机

“设施设备拆除后、装车外运出厂前,还各有一次清理和清洗,以确保干干净净出去。”王廷峰介绍,尽管企业在2018年底已关停,但其水处理厂一直保持稳定运行,厂区内所有污水均经收集处置后,达标排放。

厂区内设施设备拆除处置的同时,工业遗址的认定和保护工作也在同步推进。株洲市文体广新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株冶清水塘基地内现已认定工业遗产28处,其中老工业建筑22处,老装置设备6处,目前整体的项目策划招商方案正在制定中,下一步将对28处保护保留的工业遗产制定详细改造利用方案。

尽管后续清理处置工作尚未完成,但这1700余亩土地已开始重焕生机:已拉通的清水塘大道穿厂而过,清霞路、株冶路、老工业路只待交厂后便可进入,进一步完善清水塘科技生态新城路网骨架;三一石油智能装备项目的无缝对接,正为这方热土再次发光发热“充电蓄能”。

2020-08-13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