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远
通讯员/黄进
核心提示
印象中的株洲,是“火车拖来的城市”,是老工业基地、高高的烟囱、重化企业……
今天的株洲,是中国动力谷,是国家创新驱动示范城市,是湖南的“数据洞庭湖”……
城市是产业的载体和保障,产业是城市的根基和内核。有“共和国工业摇篮”之称的株洲,发挥自身产业优势,聚力重点项目建设,产业发展与城市功能提升相互协调,“以产促城、以城兴产”,不断向高质量发展迈进。
动力株洲势如虹
重大项目,印证实力,承载希望。
近年来,株洲抢占事关长远和全局的战略制高点,在多领域布局了一批重大项目。经过几载播种耕耘,这些项目从图纸规划变为现实,成为切实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增强民生福祉的强力支撑。
7月22日,汉德车桥(株洲)齿轮有限公司,80多条生产线满负荷运转,重型螺旋锥齿轮、圆柱齿轮、精锻齿轮等车间奏响“人机交响曲”。站在“新基建”的新一轮“风口”,这家知名中重型车桥配套企业担起历史的新使命。
汽车产业链的发展与完善,是株洲重点项目建设乘数效应的生动缩影。2010年成功打造全市首个规模化汽车生产基地,唯一一家被工信部授予“国家级工业设计企业”称号的独立汽车设计公司于2017年入驻,2017年国内首款量产纯电动SUV整车下线,2019年业内首款AI车型发布……
从少数企业进行探索,到形成整车生产、零部件生产和研发检测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一批重大项目的落子,带动株洲汽车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期。
2019年,轨道交通、通用航空、新能源汽车三大动力产业增加值增长36.%,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5.5%。
项目建设,既要发挥现有产业的比较优势,也要挖掘发展的新动能。
在湖南云龙大数据产业园,数据“冷存储”的魅力在此闪耀——湖南华云数据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蓝光存储容量大,能耗仅为磁存储的千分之三,存储寿命可达50年,且数据不会被篡改。
距其不远处的中国移动(株洲)数据中心,10栋数据机楼和超过20万平方米的数据机房,可提供约3万个机架装机能力,让长株潭数据运营能力步入“高速公路”。
“将湖南云龙大数据产业园打造为湖南‘数据洞庭湖’,成为湖南乃至中南部地区重要的大数据储存中心,发展大数据全产业链。”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张熠云道出个中奥秘。
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装配式建筑……近年来,根据区域空间布局、生产要素条件和研发制造基础,我市制定了一系列发展规划。以特色产业链为依托,一个多点支撑的全新产业空间基本成型。新动能澎湃的株洲成为全国“稳增长”先进城市。2019年,全市GDP总量突破3000亿元大关。
经济版图加快扩张,呼唤路网等基础设施的及时跟进。
2018年12月,莲株高速建成通车,从红旗广场去醴陵经开区,开车仅需20分钟。次年11月,东城大道正式通车。经机场大道转东城大道去醴陵,耗时与以往近似,通行费却省了下来。加快株醴融城、推动城市向东向南发展,从此有了更坚实的路网支撑。
河东与河西之间的联系,变得前所未有的紧密。2016年,枫溪大桥建成通车,这座快速过江通道,拉近了天元区与芦淞区的相对距离,促进河东枫溪生态新城、航空工业园和河西城区的开发与建设。2017年,渌口大桥建成通车,渌口区南洲新区与天元区天易科技城从此连为一体,互通互融。
莲株高速、湘江大道、航空大道、千亿大道……一条条路与桥,融城乡、拓空间,为产业拓展奠定基石。
2019年完工后的株洲市民中心项目,让市民办理住房公积金、不动产登记、公安、税务等行政审批业务,只找一扇窗,只排一次队。“将材料提交至‘一件事一次办’办理窗口,工商营业执照和食品药品经营许可证直接就办下来了,避免了几个单位来回跑的烦恼,确实省事不少。”餐饮店老板何春生在办理营业证件时,感受到了便民的春风。
建宁驿站这一民生实事项目的建设,完全颠覆了人们关于公共厕所的认知。在株洲的每个建宁驿站,干净整洁,配套的母婴室、便利店、用餐桌、休息椅等为百姓带去实实在在的便利。“渴了进去倒杯水,饿了在便利店买东西吃,还能坐在里面看报纸杂志,和朋友聊天。”小小驿站,让85岁老人匡振华出门有了底气。
民生情怀的深浅决定了一座城市的深度、温度。大到医药制度改革、教育资源的调配,小到一个直饮水箱、一套健身器材的设置,重大民生项目所及之处,“点亮”了一方百姓生活。
“凡是过去,皆为序章。”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到系统能力的提升……重大项目气势如虹,引领城市向高质量发展。展望未来,在全面小康的征程上,株洲将不断夯实发展基础,不断刷新发展的高度。
数说
声音
打造行业领先的汽车生态圈
北汽株洲分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
杨一昕
北京汽车株洲分公司于2009年落户株洲高新区,具备国内领先的冲压、焊装、涂装、总装四大工艺及小型发动机的生产制造能力,是一座具有“智能、透明、互联、绿色”属性的整车制造工厂。
11年创业发展,北汽株洲分公司得到了株洲市委市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累计生产整车超过110万辆,现拥有两个现代化智能工厂,具备柔性化生产能力,产品涵盖新能源汽车、A+级轿车、SUV等车市销售增长热点车型,是亚洲最大的新能源车与燃油车共线制造基地。其中,新能源车型BEIJING-EU5的最高等速续航可达635KM(公里),屡次夺得国内纯电动、新能源车市场“双料销冠”。
未来,北汽株洲分公司将由一个“生产基地”升级为拥有完备产业链功能的“汽车产业园”,全力打造一个“立足株洲,辐射湖南,影响全国”的行业领先的智慧汽车生态圈。
公司将紧密围绕以北汽自主品牌供应商发展规划为指引,以株洲为圆心,着力打造一支业内领先、极具市场竞争力、配套半径在100公里以内并拥有完整上下游产业链的核心供应商队伍。同时在研发、采购、制造、人力资源等方面实现无缝对接。
重大项目带动全产业链强链补链
株洲市政府驻上海招商联络处副主任
唐剑
近年来,我市布局一批重大产业项目,深刻改变了株洲的产业格局,对城市形象、城市口碑营造都起到重要意义,对于今后招商也是一大利好。一方面,重大项目自身拥有较完善的供应链渠道,能吸引上下游企业在株投资设厂,带动全产业链强链补链,为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另一方面,我们在吸引上下游配套企业时,以龙头企业为切入点,能增强城市影响力、竞争力。与此同时,重大项目的引进构建了我市产业发展新格局,营造了浓厚的发展氛围,提升了我市的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发展水平,对今后引进的产业项目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市委、市政府举全市之力搬迁清水塘老工业基地,高标准、高质量、高规模打造清水塘生态科技产业新城,让三一能源装备产业园、绿地滨江科创园等建设助推清水塘成为“中国动力谷”的新地标、新名片,这些都带动了营商环境不断优化、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成为吸引客商投资株洲的重要因素。
城市更美丽
道路更通畅
出租车司机
钟洁
我们每天在外面跑车,总会有喝水、如厕的需求。以前,上厕所不方便,我们总是忍了又忍,好不容易等到饭点,借饭馆的厕所方便一下。这两年可不一样了,株洲城区到处建起了建宁驿站,有需要的时候,就近找一间驿站进去歇歇腿,上个厕所,吹下空调,往杯子里倒点冷热水。建宁驿站里干净整洁,闻不到臭味,即便在里面喝水也丝毫不会尴尬。我常常对外地来的乘客说,来株洲玩,一定要去建宁驿站看看。
除了建宁驿站,这些年,城市的道路更加通畅,出行更加便捷。现在湘江六桥、七桥都开通了,从河西去芦淞区、渌口区比以前方便多了。神农大道通车了,从黄河北路去神农城又多了新的选择,泰山西路至神农城的交通压力不像以往那么大了,还有诸如桂花路、建宁大道、向阳北路等断头路,如今都相继开通,让我们跑车更加顺畅。
记者手记
在产城融合进程中提升获得感
城市是产业的载体,产业又是城市的血脉,两者相互依存、互为支撑。
近年来,株洲聚力重点项目建设,产业发展与城市功能相互协调,以产兴城、以城促产的大格局已然成型。让人欣慰的是,无论是产业发展,还是城市建设,以人为本的理念始终贯穿全局。在产城融合的大格局、大趋势下,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不断提升。
先看发展方式之变。前两年,株洲破旧立新,在推进清水塘老工业基地搬迁改造的同时,全力打造中国动力谷。布局的重点项目,紧紧围绕优势产业链,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成为它们的共同特征。从高耗能的产业变为更生态节能的产业,从粗放型的发展道路迈向更高效能的发展之路,发展方式之变,变的是产业结构,更是老百姓居住的生态环境。
再看城市配套之变。发展产业,为的是促进就业,提高百姓收入。加强城市建设,既能为产业发展助力,也能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路网更发达,道路更通畅;就业有保障,增收有期待;环境有改善,生活有奔头……一个个看似细微的城市新变化,改变的是百姓的生活方式,彰显的是党和政府以民为本的初心。
以产促城、以城兴产,一座产业集聚、生态宜居、和谐幸福的产业新城正在由蓝图变为现实。老工业基地株洲也在都市圈发展历程中迸发出蓬勃动力。
2020-07-30
00:00:00:0151435902产城整合,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动力/enpproperty-->2020-07-30
00:00:00:015143590c1514359.html2产城整合,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动力/enpproperty-->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