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他们阅读的故事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株洲日报
编者按

今天是世界读书日,本期悦读收到几位本地作家、文字爱好者的文稿,谈及他们的阅读、写作心得以及和书籍的缘分。希望这些文字和故事对你和你的家人有用。

阅读完这些文字,今天也请你放下繁忙和忧愁,打开一本书,走进阅读的世界。

我对书的迷恋

始于九岁

张雄文

我对书的迷恋始于九岁。那年暑假,或许因期末考试得了头名,父亲破天荒地带我到新化街上玩了一趟。我随着他走走停停,最终像牛犊盯住了一丛鲜嫩的绿草,停在了街边一个小人书摊前。

书摊不大,摆在浓密如盖的樟树荫里,地面铺开一张饭桌大小的塑料布,整齐放着一本本连环画;靠里坐着一个衣衫朴拙、面容清癯的老者。他的身后向着大街似乎竖着一块倒放的门板,也一排排挂满了红红绿绿,都是些封面颜色各异的连环画,诸如《三国演义》《西游记》《瓦岗寨》一类。四周散了些低矮的小木凳或者靠背竹椅,坐满了全神贯注捧着书本的孩童。

家里从未有这些小人书,我再没了别的逛街兴致,涎着脸向父亲央求留在这里看书。父亲犹豫一瞬,小声问了价,两分钱看一本,才答应了。

我不知道蓝色天幕上那轮火球是如何疲乏地散尽了暑气,悄然靠近了西边的山峦;到别的地方办事的父亲又是何时回来,静静地站在了我身后。慈眉善目的老者一声“要收摊了”的吆喝,将我从刀光剑影的英雄往事里唤了回来。只得怏怏还了书,像被迫告别正玩兴盎然的伙伴,依依不舍随父亲重新踩着光滑的青石板,与倦鸟一道踏上归程。

新化街上终究离家太远,口袋里也鲜有两分硬币。当我渐渐从小人书摊的沉醉里拔出来,重新与天空的浮云、树上的鸟窝与塘边的蜻蜓木然相对时,一个意外的发现又令我欣喜不已。

与我家共着一个堂屋的邻居,男主人是村里多年的支书,依辈分我得叫哥哥。一次我偶然上他家门,没见一个人影,正准备打转,忽然瞥见打开的破旧柜子一角放着本书。好奇地拿过来一瞧,是部砖头厚的《水浒传》,封面一角已深深蜷曲起来,像门前阳光暴晒下的一片芭蕉叶。随手翻了翻,多半是些陌生的繁体字,许多字眼只能猜测。饶是如此,我的心依然怦怦直跳,有着在山路上闲走,蓦然发现一枚钻石般惊喜。

这部书在我眼里是稀罕的珍宝,在邻家堂兄那儿大概也是。他家也不宽裕,堂嫂有积年的慢性疾病,一年到头捧着空了满,满了又空的陶瓷药罐,不会有闲钱买书。我已无暇探究书从何处来,也不敢向堂兄开口借,生怕他不肯,神差鬼使地拿上书,溜回了自己家。

几个昼夜后,我跳过所有的景物描写和渲染诗词,囫囵看完了全书。这是我最快乐也最担惊受怕的日子。那时课堂上还没学过鲁迅先生的《孔乙己》,不知道原来“窃书不算偷”,第一次担了“贼”名,半夜里的床上还偶尔惊醒,生恐堂兄火冒三丈找上门来。路上遇见他迎面过来,便急忙远远躲过,闪在了高高的稻草垛背后或者椿树影里。最后一页翻完,被高俅等人害死的宋江“累累显灵,百姓四时享祭不绝”,我在一腔幽幽怨愤里长嘘一口气,找了个机会溜进堂兄家,将书放回了原处。

多年后我才发觉,偷来的书读起来是如此记忆惊人,勒进石头一般印象深刻。而今自己有着一间宽敞的书房,两边书架里满是簇新的书籍,可以风晨雨夕从容不迫读书。书一合上,多半内容却已忘却了,像彬彬有礼的上古贤士,将别人送上的礼物又立马原封不动还了回去。我读完堂兄的书,便能说出一百零八将的主要故事和多半好汉的绰号,还能学着父辈们屋前讲古的语气绘声绘色说给弟妹们听,关键时刻还能老练地卖点关子,引得他们欲罢不能,屁颠颠地做着原该我做的家务,以作交换条件。

一个凉风如水的夏夜,四周寂寥,虫声唧唧,我与同睡厢房的两个弟弟又开始钻在被窝里讲《水浒》。夜已深时,弟弟们还毫无倦意,牛皮糖一般粘着着我往下讲。说到没羽箭张清如何一颗石子一个,打得前来围攻的梁山好汉溃不成军时,弟弟们似乎不甘心目中的梁山英雄们打不过张清,大声争辩起来,说我是瞎编。这时,门忽然推开了,父亲笑着进来,夸奖了我的记忆,弟弟们才终于服气。

多年后,头已堆雪的父亲闲聊间还常常说起这一幕,脸上满是以我为荣的自豪,将我的记忆拉回到青涩而欢愉的童年读书时代。

读书与听书

聂鑫森

鼓励人刻苦、勤奋读书和研究学问,有一副传之久远、老少皆知的对联:“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我年幼时,便听父亲为我讲解,六十多年过去了,记忆犹深。

读书的好处,无人不晓:修德、养心、明理、益智、博识。清代黄山寿书斋联云:“图书外别无长物;斗室中时闻妙香。”孙中山亦有自勉联:“愿乘风破万里浪;甘面壁读十年书。”

晚清名臣曾国藩,不但是政治家、军事家,同时也是古文大家,为“桐城派”代表人物之一。他一生不但读书刻苦,而且能学以致用。在《曾国藩日记类抄》中,谈读书的文字不少,而且颇见心得。“舆中读《上林赋》千余言,略能成诵。少时所深以为难者,老年乃颇能之!非聪明进于昔时,乃由稍知其节奏气势,与用意之所在,故略记之。”(“丁卯正月”)“汉魏人作赋,一贵训诂精确;一贵声调铿锵。”(《“庚申四月”》)“温韩(愈)文数篇,若有所得。古人之不可及,全在行气如列子之御风,不在义理字句间也。”(《“庚申八月”》)……

《世说新语·文学第四》中,也讲到读书之重要:“殷仲文天才宏瞻,而读书不甚广。傅亮叹曰:‘若使殷仲文读书半袁豹,才不减班固。”殷仲文是个天性聪慧的人,可惜读书不多,假如他读书能有袁豹的一半多,才华就会不下于班固。

魏晋文士常聚会“清谈”,但如果某人这些日子读书不勤,话语就会重复而无新鲜感。“王恭有清辞简旨,能叙说,而读书少,颇有重出。”

读书少是人生之一忌,而读死书不能灵活运用亦为一忌。

桓玄与大家出去射箭。有刘参军和周参军两人参加“朋赌”(两人合伙比射,谓之朋赌),刘参军对周参军说:“你这一箭再射不中靶子,我要鞭打你。”周问:“我怎么要挨你的鞭子?”刘说:“伯禽那样高贵的人尚且免不了被鞭打,何况是你!”周听了没有一点不高兴的神情。桓玄对身边的庾鸿说:“刘参军宜停读书,周参军宜勤学问。”

(《世说新语·排调第二十五》)

刘参军滥引古书,把《礼记》中伯禽挨鞭打的典故胡乱使用,把自己与周参军的关系比附成父子。而周参军因读书少,更不知典故的来由。所以桓玄说刘参军要停止读书,思考如何把书读懂、读活;而周参军则要勤奋读书,以明此中义理。

读书不但要立志坚忍,朝夕不辍,同时有疑惑不懂之处,要虚心向高人、贤人请教,以便得到解答和启悟。

“殷中军(殷浩)被废(撤官而成庶人),徙东阳,大读佛经,皆精解。唯至‘事数’处不解。遇见一道人,问所签,便释然。”

(《世说新语·文学第四》)

殷浩研读佛经,大多能理解透彻。对于不懂的“事数”作了标记,遇到一个很有学问的和尚,便虚心请教,于是得到了解答。

听内行人讲书,也是读书的一种方法。

刘惔与桓温一起去听人讲《礼记》。桓温听了一阵,说:“时而说到我内心深处,便觉离最高境界不远了。”刘惔说:“还没到最高境界,你这不过是金华殿上说的话。”原文为:“此未关至极,自是金华殿之语。”

(《世说新语·言语第二》)金华殿是皇上听学者讲《尚书》、《论语》的地方,难免有言不由衷处。刘惔借机讥讽桓温:你也是此类人。

识字不多、文化程度不高的人,也可以通过“听书”来增长见识。

“石勒不知书,使人读《汉书》。闻郦食其(汉刘邦的谋士)劝立六国后,刻印将授之,大惊曰:‘此法当失,云何得遂有天下?’至留侯(张良)谏,乃曰:‘赖有此耳。’”

(《世说新语·识鉴第七》)

《晋纪》中说:石勒手不能书,目不识字,每于军中令人诵读,听之,皆解其意。他听到郦食其劝刘邦立六国的后裔,马上惊呼这是个错误的办法,今后将怎么一统天下;听到张良谏劝而止,他又十分欣赏、赞同。可见石勒不但勤于学习,还很善于思考。

石勒为匈奴后裔,雄勇好骑射,久历沙场,还是十六国时期后赵的建立者。他听史书而有颖悟,与他一生的历练有关。

清代张潮说:“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浅深,为所得之浅深耳。”(《幽梦影》)这是张潮及历代贤人,贯穿一生的读书体会,是令人深思的至理名言!

作家简介

聂鑫森,男,1948年生。曾任湖南省作协副主席、名誉主席,为中国作协会员、湖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出版过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集、诗集、散文随笔集、文化专著六十余部。曾获“庄重文文学奖”、《小说月报》短篇小说“百花奖”及《北京文学》、《小说选刊》等多种小说奖。

我的“快感阅读”

晏建怀

阅读如纷繁的世界,多姿多态,单就阅读目的的不同,便可分为很多种。比如,为了写作而查找片段资料的阅读,我称之为“片段阅读”。这些直接进入书籍某章、某节、某段精准查找的资料,如何引用,是有一定技巧的,并非拿来即用,或许要裁剪,或许要改写,即便是全段照录,也须仔细审视,认真阅读,于是,在写作过程中,我便有了大量的“片段阅读”,日积月累,头脑中便蓄满了此类精华片段。

另外一种,是为了应付各种考试而进行的阅读,我称为“应试阅读”。人一生不知要经历过多少的考试,中考、高考、考研、考职称等等,面对这些名目繁多、类别各异的考试,需要阅读大量的书籍,背诵大量的文字,这虽不一定是愉悦的阅读,但却是不得不进行的阅读,其数量之巨,亦堪称“读书破万卷”。

还有一种,是为了增长知识、提高修养、拓宽视界、廓大胸襟的阅读,我谓之“提升阅读”。黄庭坚有一句话让人印象深刻,他说:“士大夫三日不读书,则义理不交于胸中,对镜觉面目可憎,向人亦语言无味。”士大夫是通过科考入仕者,本就学富五车,但哪怕这种人,短短几天不读书,也会义理不通、面目可憎、语言无味,可见提高读书频率的重要性。

让人乐此不疲的是“快感阅读”,就是纯粹为了得到阅读快感的阅读。十一二岁的时候,不记得是从哪里得来一本半旧的《岳飞全传》,从我拿到后,书就几乎没有离开过手。我坐在教育的角落里看,走在回家的路上看,吃饭时边扒饭还把书摊开在饭碗边看。母亲骂我,但我充耳不闻,碗筷一丢,一溜烟就跑到晒谷坪上借着夕阳继续阅读。

稍长,武侠小说进入了我的视野。金庸的《射雕英雄传》,我是躲在被子里打着手电筒读完的。家里穷,稍多的电费都是不小的负担,晚上超过十点如果还亮着电灯,勤俭的爷爷就会来敲门。但是,郭靖、黄蓉、“东邪”“西毒”“南帝”“北丐”“老顽童”“全真七子”“江南七怪”……这些千奇百怪的人物如世外来客一般吸引着我,让我欲罢不能。为了不让家人发怒,晚上十点,我准时息灯,却蒙在被子里,打着手电看书,一目十行,如饥似渴。

“快感阅读”伴随我度过了孤独的少年时光、茫然的青春岁月,金庸、古龙、梁羽生、大仲马、柯南·道尔、塞万提斯、歌德、司汤达、罗曼·罗兰、艾米莉·勃朗特……他们的作品像风一样吹佛着我单调的生活,水一样浸润我青春的岁月。从这些作品和文字中,我看到从没看过的风光,从没有过的经历。我几乎一口气读完。

今天我已步入中年,“快感阅读”已成我的习惯。我躺在床上,就着明亮的灯,读到精神疲倦、眼睛罢工。高阳的胡雪岩系列、二月河的“帝王系列”、唐浩明的“清末明臣”系列,成了我工作之余最好的“宵夜”。尤其奇怪的是,“快感阅读”状态下,瞌睡常常躲得远远,倘不是第二日还要工作,我真会不知东方之既白了。

一只好学的鸟

江剑阁

每次都是这样。躺在床头灯昏暗的光线下,捧着一本书,感觉到米粒大的文字在轻轻跳跃,我在迷迷糊糊中等待睡眠的降落,睡意却像一只胆小而又饥饿的小鸟,一边贪婪地啄着书本上的文字,一边用余光留意着我的动静,一有风吹草动便拍着翅膀飞走了……

小时候可不是这样的,那时我靠着墙根都能睡。虽然地处状元洲的醴陵县图书馆,与我家只有一河之隔,但小时候的我对知识的渴求并不强烈。到了图书馆顶多是翻翻带图的连环画,难怪老师说我是“大困包”,这样睡下去,只能作一世田。那时候读书就是为了跳农门。可我偏偏读不进,看着书本上密密麻麻的字就像瞌睡虫,沿着我的视线爬上眼皮,眼皮在瞌睡虫的蠕动中慢慢地往下坠。

实在没办法,只有走当兵这条路,高中没毕业我便应征入伍了。为了能提干跳农门,我苦练军事技术,队列、射击、军体门门优秀,第一年当了班长,第二年进军教导队,作干部苗子培养。后来中止直接从战士中提干,要求对象经过军校深造。那些瞌睡虫般的文字,到底成了我跳农门的拦路虎。

我第一次尝到了失眠的滋味,数绵羊、数汉字都没有用。想到一看书就打瞌,我就到文书那里借书看。文书借给我一本新闻写作的书,而我无所谓,只要能催眠就行。开始还有用的,很快眼前的文字迷迷糊糊一大片,书从手上滑落,我睡着了。后来不打瞌睡时也翻翻,居然读进去了。原来写文章是这么回事,而且报上登的都是身边的人和事。我便按书上要求,偷偷写作,做起了记者梦。一年下来,稿纸用了几本,退稿签收到几十张,但在团部广播室倒是发了几篇。

连里炊事班有个老兵,江西人,老实肯干,有名的“老黄牛”。几次回家找对象都没有成功,女孩嫌他是“伙头兵”,没出息。连里知道后,要给他换工种,他不干,说就是打一辈子光棍,也要当好“伙头兵”。老兵让我感动。我连夜写了一篇报道,标题是:“五个对象未成功,照样当我伙头兵”。端端正正抄好,寄给战士报。接下来,我天天盼报纸,找我的文章,像极了热恋的人盼情书一样。一周两周过去了,没有所获,我暗笑自己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彻底失望过后的一天,战友从《战士报》上发现了我的文章。我迫不及待地抢过报纸,真的,从标题到内容好像一字未改!第一次我看到自己歪歪扭扭的钢笔字,变成方方正正的铅字。视线透过泪水,我狂喜亲吻着这铅字。恩,我终于成功了,还不是“豆腐块”,而是一大版。

我一下子成了团里有名的秀才,参加了几次新闻培训班,当上报道骨干,被提拔为专业士官,跳了农门。但靠着墙根就能睡的人,爱看书、瞎琢磨之后,落下失眠的毛病——越睡不着越要看书,越看书越睡不着,直至筋疲力尽。

上世纪末我转业到长城彩釉砖厂,工作任务不重,有的是闲暇时间,便到醴陵市图书馆借书看。有一本日本的《新星一一分钟小说选》,我边看边琢磨,还学着写了几篇。慢慢地,我迷上了小小说和小散文写作。半年下来,居然在《醴陵报》和《醴陵文学》上发表了十多篇小说、散文。好景不长,我创作上渐入佳境时,彩釉砖厂因经营不善倒闭。衣食无着,那还有闲心写?当时,我现在工作的单位正招做文字工作的人。我去应聘,没想到公司领导说:读过你的文章,文字功底好,来试试吧。不想,这一试就是二十多年,我从一个普通员工走上国有企业领导岗位。

常听人骂:不是什么好鸟。我的睡眠之鸟胆小而贪婪,长期在我的眼皮上起落,越是我艰难的时候它越闹腾,令我终生不安,估计也不是什么好鸟,但它一定是一只好学的鸟。

2020-04-23

00:00:00:0150444602他们阅读的故事/enpproperty-->2020-04-23

00:00:00:015044460c1504446.html2他们阅读的故事/enpproperty-->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