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看:株洲人的“花式”过春节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株洲日报
株洲日报记者

成建梅

刘琼

沈全华

温琳

马文章

实习生/沈春晓

春节,是阖家团圆的日子,也是充满仪式感的节日。

作为传统佳节,家人温馨“团聚”是春节永远不变的主题。

在温暖热闹的大家庭里,吃着丰盛的特色年夜饭,与亲朋好友们一起辞旧迎新,一年的忙碌与劳累一扫而光。

今年,春节团聚这件事,也有了更多的新选择。

随着人们对“回家”与“过年”的理解的转变,越来越多的人不再把“回家”当做春节团聚唯一的方法。团聚的方式有很多,有家人的地方,就是团聚。

连日来,记者走进市民中采访,探寻株洲人的“花式”过年方式。

家庭旅游过年:家人在一起就是团聚

1.

“我大年三十回株洲,不过我们家在去年12月就订好了票,打算去惠州过年。”在湘西高速公路管理处工作的株洲人吴卓表示,春运期间,开车或者坐车回家过年的人很多,高速公路交通压力比较大,管理处需要保障车辆运行安全以及公路的顺畅,他需要一直工作到大年三十。

独自一人在异地工作的吴卓,因为工作繁忙不能常常回家,家里的很多事情都不能照顾到,加上在银行工作的妻子也很忙碌,夫妻两人将两岁八个月大的女儿菡菡交给了长辈照顾。为了感谢父母、岳父母对家里和孩子的悉心照顾,也是对自己辛苦一年的犒劳,夫妻俩早早就定下了旅游过年的计划。吴卓表示,虽然订票订得比较早,但是依然很难买到株洲到广州的票,只能多花两站的票钱买平江到广州的票,然后从广州转乘到惠州。选择去惠州,因为交通比较方便,气候宜人,也不是热门景点,估计不会人山人海。这次旅游的主要目的是休闲放松,也没有制定时间很紧的行程。

“其实,往年春节我们都是一大家子在株洲团聚,一起吃饭,今年是第一次春节旅游,可以避开景点高峰期人群,能够自在悠闲地享受旅游,家人在一起,无论在哪都是家,在哪过年都是团聚。”吴卓希望通过这次旅游,全家能过一个放松舒服的年,送走2019年的辛苦和烦恼,迎来崭新的2020年。他也想利用这次旅行,好好地与女儿亲近亲近,让女儿感受广东的过年氛围。谈起女儿菡菡,吴卓笑着说:“菡菡知道过年和我们一起出去玩,每天都等着我回家,和我视频的时候给我看她装得满满当当的小背包,等着我一回家就随时出发。”

谈起2020年有何规划,吴卓说,在工作上,依然坚守自己的职责,保障高速公路的安全和畅通。身处离家三百多公里的地方,工作顺利的同时也要保证自己身体健康,才能让家人放心。2020年,希望自己能有多一点时间回家看看,父母长辈们年纪也大了,女儿也越来越大了,都需要自己作为儿子、作为父亲的陪伴。

满满的行程表:

给父母别样的春节“礼物”

风雨无阻回家路:

只为难得一次的团聚

4.

2.

1月19日,腊月二十五。在广州市白云区,已经放假的张浩忙着打扫房间,为迎接父母的到来做最后的准备。

今年30岁的张浩来自株洲市渌口区的一个小山村。2014年从广州大学毕业后,他留在了广州,与朋友创办一个教育培训机构。近几年来,随着广东经济发展转型升级,发展机遇增多,张浩的培训机构越办越好,年收入已近百万元。去年,他选择在当地买房,并找了个本地女孩结婚,落地扎根,成为“新广东人”。

每一年春节,都是一场波澜壮阔的人口大迁徙。和大多数在外打拼的人一样,每逢过年,张浩便有些纠结:“假期很短,还得湖南、广东两地跑,感觉很赶,最重要的是还没有时间好好陪父母。”

这一次春节,张浩决定来个“反向过节”,索性将父母接到广州过年。在他看来,在以前,出行的不便利是阻挡父母探亲的最大障碍,现在高铁已经成为春运主力军,舒适且快速的出行大大减少了老人奔波之苦,铁路运输能力的增加在极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和生活习惯,促成了反向春运的兴起。

除了希望有更多时间陪父母,张浩之所以选择“反向过节”,还有更深层次的考虑:“春节就是团圆,父母在哪,哪就是家。一家人在哪,哪就是年。带爸妈体验一下新的感觉,何尝不是一件美事。”

张浩的父母都是农民,靠辛勤劳动将两个孩子培养成大学生。虽然儿女都已成家立业,可为了不给孩子添麻烦,老人很少去探亲,更别说去外地过年。

“这一次,我可是给父母做了很久的思想工作,他们才愿意出来走一走。”张浩说,为了让父母看到不一样的世界,他和妻子提前制定了出游计划,先看广州塔、再去长隆野生动物世界逛逛,最后去夜游珠江……他希望用这张满满的行程表,给父母送份不一样的春节“礼物”。

事实上,如今的“春运”大潮中,越来越多的人像张浩一家一样选择“反向过节”,即年轻人选择将老家的父母和孩子接来自己工作的城市过年,春节后再返回老家。

一项携程发布的数据也侧面印证了记者的判断。携程大数据显示,广州、深圳等成为今年“反向过节”十大热门目的地,除夕前一周前往这些城市的机票预订量同比增长超40%。与去年相比,购买反向车票的旅客同比增长了两倍以上。

小时候,年味是穿新衣、领红包的欣喜。长大后,年味是一家人和和美美的团聚。对于在天元区某事业单位工作的小文而言,这句话感触尤甚。

作为家中在外漂泊的游子之一,大学毕业后他就来到株洲,一待就是9年,而他的老家在赣南深山之中的小村庄,每年只有过年期间的几天假期回家看看,家中亲戚一年也见不到几次。对他而言,过年回家,除了了解一下家里的情况,也是家人难得的一次团聚机会。

小文说,今年大年初九是爷爷85岁生日,奶奶说爷爷最大的愿望就是一家人团聚。爷爷养育了四子一女,大家却分隔在天南海北,小文一家便分隔在三个省,小文的父亲在福建,做兽药生意;小文自己在株洲,小文的妹妹则嫁到了浙江宁波。爷爷的子女除了二儿子在家乡务农外,其余的儿孙分布在广东、四川、江苏等省,哪怕离老家最近的姑姑一家,也在千里之外的南昌打工。

爷爷年纪大了,耳朵不太好使。尽管如此,元旦过后,他就缠着奶奶一一给儿孙们打电话,问他们春节会不会回家。

“今年是爸爸的85岁生日,当然得回家。”首先响应的是五叔,他是爷爷最宠爱的小儿子,最近几年在四川成都做木材生意,为了回老家张罗爷爷的大寿,元旦过后他就把生意给推了,开着车跨越重庆、贵州、湖南,成为小文家中最早回家的人。

“爸爸妈妈身体一直不好,早点回家给他们做饭。”接着响应的是小文的姑姑夫妻俩。姑姑有一手好厨艺,几年前一直在家照顾爷爷奶奶,后来为了小孩读书,来到南昌打工。姑姑说,今年厂子效益不好,所以夫妻俩早早地辞别了老板,坐大巴回家。

随后响应的是小文。“爷爷、奶奶放心,今年我不止一个人回家,还带了女朋友。”听到孙子的回答,小文爷爷和奶奶都很兴奋。原来,小文已经年过三十了,一直没成家,这始终是全家人的一块心病,如今终于有了着落。如今赣州有了高铁,株洲离赣州更近了,小情侣正商量着哪天坐高铁回家。

小文的表弟也回应了。他年纪轻轻就出门闯荡,最近几年一直在江苏无锡打拼,可能是没有赚到大钱,也可能是他和家人一直存有芥蒂,近几年虽然和家里有联系,但一直没敢回家。“外公从小照顾我长大。”听说外公85岁大寿,他终于战胜心魔,订好了回家乡的机票,赶在过年前回家。

“只要回家就好!只要回家就好!”儿孙们一个个不约而同回家

,这让小文爷爷高兴了好一阵。春节是万家团圆的日子,即使相隔千万里,也要回家过年。为了回家过年,哪怕天南海北,也是风雨无阻;为了亲人团聚,即使跨越重洋,也要日夜兼程。随着新年的日益临近,在外的家人正一个一个回来,“今年全家到齐了,一定要拍一幅全家照。”小文爷爷在家也没闲着,和老伴正穿着香肠、做着腊肉、炸着米果,那是他为儿孙们准备的家乡的味道,只为他们再次离家在外拼搏时,对家有个留念。

记者手记

“扫除茅舍涤尘嚣,一炷清香拜九霄。”在穿新衣、换春联、除尘都是春节辞旧迎新的传统方式之外,新时代的年,也有了新的发展。

当下,株洲人忙碌着准备过年。那些带着时代气息的变化与新的过年方式:文明节俭、创新成为株洲人过年的全新方式。

将文明节俭与继承传统结合起来,让传统节日与时俱进、推陈出新,让节日习俗吸收当代文明的营养,沾染新时代的气息,这是喜闻乐见也易于接受的新变化。

创新过年新方式,在回归传统中与时俱进,人们的过年方式变得越来越多元。过年方式的点滴变化,折射的是株洲经济社会发展的轨迹和变迁。

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团聚的喜庆一直弥漫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展现新年新气象,让我们感觉不虚此行;探访中感受美好时代变迁,更让我们信心满怀砥砺前行。

回想车轮上的假期:

轻松拜年大嘴吃四方

5.

反向团圆:

消防队的春运“逆行者”

3.

1月20日下午,挥手告别坐直达快巴回老家的表弟,市民陈天麓转身走向天元区天台路,感觉街头的年味越来越浓了。

春节,对在市区事业单位上班、加班时间较多的陈天麓来说,是一个难得的假期。7天的时间,不用操心工作方面的事情,只需做好亲情文章。按照多年的规矩,他计划着今年春节的行程,“又要在车轮上奔波,是累并快乐着。”

父母在,不远游。因父母跟他同住在市区,近3年的除夕他都是在家里陪父母与妻儿过年,大家一起共赏春晚搞联欢。

到了正月,陈天麓则根据“初一崽,初二郎,初三初四拜姑娘”的顺序,四处拜亲访友。正月初一,不出远门,先坐在家中等着弟弟一家4口过来给父母拜年。相互问好后,三代同堂围坐在一起吃个团圆饭,顺便再议一下回老家拜年的行程细节。之后,他带妻儿去附近的弟弟家走一走,晚饭后宅在家中,一天就这样轻轻松松。

初二上午,带着妻儿给岳父拜年是必修课。开车1个半小时,就可抵达岳父在长沙的住处。当天来回,为次日跑长途做好准备。

陈天麓的老家在茶陵县枣市镇,距离市区不是很远。初三上午8时出门,跑高速公路只要2个半小时就到了目的地。先给安寝在山上的祖先们扫个墓,再到大叔叔家拜年。2个姑姑和另外3个叔叔也过来了,中餐十分热闹,大人就有3桌,还有一群小孩站着夹菜吃饭。

虽说他隔三差五回一趟老家,有些亲戚还是差不多一年没见面了。饭后大家自由组合,大人们或聊天,或打牌、看电视,小孩则聚在一起放鞭炮、玩玩具。

人人轻松拜年,大嘴吃四方,既不用携带礼品上门,也不给亲戚家小孩打压岁钱,大家看重是团聚的氛围。晚饭则是在二叔叔家吃,滚动式拜年就此进入高潮。

初四给相邻的界首镇舅舅、安仁县安平镇姨妈拜年,初五去姑姑家拜年,初六返回市区。一圈下来,说亲情话生活,大人小孩收获一路欢笑。

“日子越来越好了,拜年也越来越方便了!”陈天麓表示,有了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和说走就走的私家车,让拜年效率大为提升,完成走亲访友目标比较轻松。借助微信视频,还可远程拜年,拉近了距离,融洽了友情。车轮上的春节假期,是一段美好的生命旅程。

年关将近,市消防救援支队的消防员公寓门上,大红的中国结、喜庆的春联,增添了浓浓的年味。

1月20日中午,趁着短暂休息,消防员曹慧明给自己房间里来了场大扫除。他取下与妻子豆清娅结婚合影,认真擦了好几遍,又小心翼翼挂了上去。

豆清娅是河南漯河人。2018年,两人喜结连理。每年春节都是消防员最紧张、最忙碌的时候,曹慧明因为职责所在,坚守岗位也是常态,这个春节,也不例外。

今年春节前,心疼丈夫的豆清娅准备给丈夫一个惊喜:来消防队陪丈夫过年。

“你怎么来队里了?”看到妻子的突然来访,正在大扫除的曹慧明有些手忙脚乱,但内心难掩兴奋之情。

“快趁热吃,都是你爱吃的!”豆清娅将精心准备的热菜放在桌上,她不停地给丈夫夹菜。

“当看到老公和队友精心布置的房间,说实话,我真的感觉到很温馨。”豆清娅笑着说,自己作为一名消防嫂,今年是第一次一个人踏上探亲路。过年期间,能在消防队跟大家一起贴春联、吃年夜饭、参加文体活动,比在家里过年来得热闹,“丈夫坚守的地方就是家。”

“如果说消防员是火场‘逆行者’,那消防员家属就是春运‘逆行者’。”曹慧明坦言,自己工作十年有余,也期望着岁月静好,更期待每一次的年夜团圆饭都不曾缺席。但自己和队员们的坚守,为的就是千千万万个家庭能够幸福团圆。

下午2点,夫妻俩还沉浸在相聚的幸福时光时,曹慧明的手机响了。队里召开紧急会议,他必须马上到场开会。他歉意地看了看妻子,匆匆跑出公寓……

2020-01-22

00:00:00:0过年方式点滴变化,折射的是时代的变迁14964750http://zzrb.zhuzhouwang.com/content/202001/22/c1496475.html2看:株洲人的“花式”过春节/enpproperty-->2020-01-22

00:00:00:0过年方式点滴变化,折射的是时代的变迁14964750c1496475.html2看:株洲人的“花式”过春节/enpproperty-->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