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创建公交都市提升市民幸福感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株洲日报
株洲日报记者

胡文洁

通讯员/郭力嘉

供图/市交通运输局

近日,一则消息刷爆株洲市民的朋友圈:我市拟启动株洲智能轨道交通系统工程项目建设,在全市范围内构建“一环两横一纵”的快速公交廊道。

这意味着,“动力之都”——株洲,朝着更高水平的公交都市创建工作,再迈新步伐。

同样让市民切身体验到变化的数据是:自2013年11月我市被列为第二批全国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工程创建城市以来,目前,33项考核指标,绝大多数指标已达创建要求。

株洲,一座秉承“火车头精神”的城市,因铁路而生、因铁路而兴,创建公交都市,群众期待、步履铿锵。

株洲,正在加快建设中国动力谷,重点发展的三大动力产业——轨道交通、通用航空和新能源汽车与公共交通息息相关,创建公交都市,基础深厚、产业坚实。

5年来,株洲打通“断头路”、改造港湾式公交停靠站、推进公交站场建设、完善路网结构、大力推广运用新能源汽车、实现公交APP推广运用、增设公交专用道及公交优先交叉口……多项工作获省调研组充分肯定。

5年来,株洲坚持“公交引领城市发展”,依托“中国动力谷”建设,推进公共交通与产业融合发展,让产业助力公交都市创建,让公交都市创建成效反哺产业发展,实现相得益彰、携手与共。

出行是最大的民生之一。今日的株洲公共交通,背靠全球最大轨道交通装备产品生产基地,坐拥国内重要新能源汽车制造基地,秉承全国首个“电动公交城”的荣光,着眼于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出行生活的新需要,正在进一步加快解决人民群众公交出行的各类问题,更畅通、更高效、更安全、更绿色、更文明的株洲公交,未来可期。

市民说

公交都市助力产业发展

产城互动

发展城市公共交通,事关人民群众福祉。城市产业的发展,事关地方经济社会的繁荣稳定。启动公交都市创建工作以来,株洲坚持“交通+产业”融合发展理念,用抓产业的韧劲抓事业,创建公交都市的成果不仅市民看得见、感受得到,相关产业的发展成绩也不断凸显。

长期以来,株洲的电动汽车传动系统、汽车齿轮、火花塞等产品在国际国内占有重要地位,拥有北汽集团株洲分公司、中车时代电动等电动乘用车整车生产企业。依托这一优势,近年来,株洲全面推行“公交车电动化行动计划”,实现城区运营的1000余辆公交车中,全部为油电混动、纯电动等“绿色公交车”,绿色公交占比93.8%,成为全国首个“电动公交城”。

产业发展需要产品推广和展示平台。株洲以创建公交都市为契机,持续加大对公共交通领域的支持投入,积极推广应用绿色公交、智能公交等,率先全国投用多款株洲造公共交通产品,为企业产品提供了绝佳的展示平台,引来八方来客、订单如潮。2018年5月,全球首条智能轨道快运系统ART示范线在株洲试运营,为株洲制造产品提供了产品测试及展示平台,吸引了150多个城市的客户前来考察交流。今年3月,智轨电车的首个异地项目江西永修智轨捷运线开通试运行。6月,四川宜宾智轨商用线开通……目前,全国在实施的智轨电车项目已超过10个,30多个城市有意引入智轨系统。

建国前,株洲仅仅是一个7000余人的小渔村,倘若没有国家“一五”“二五”期间系列工业基地布局落户,今天的株洲绝难发展到城区人口129.72万的规模。也正因如此,以加快建设“中国动力谷”为契机,株洲正释放动力产业发展潜力,以产兴城、以城带产,在推进公交发展与产业发展齐头并进中,为公交都市创建与发展凝聚新活力、增添新动力。

株洲公交最新款纯电动新能源公交车。

市民刷手机乘坐公交。

“公交优先”意识应该成为一个城市交通文明的集中体现。下一步,我认为要以建设公交快速廊道为契机,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市民尤其是广大司机朋友的“公交优先”意识。比如,近年来,在缺少公共交通专用快速路的前提下,我市不少路段都划定了公交专用车道或者潮汐公交车道,让部分线路的公交车一定程度上拥有了优先通行权,使我们的公共交通出行更加便利、快捷了,广大车主的公交优先意识也得到了培养,市民普遍叫好。

希望株洲的快速公交廊道早日建成,市民尤其是广大车主的“公交优先”意识同步提升,最终在硬件设施配套好,文明意识提升的基础上,让快速公交廊道真正发挥好作用,让我们公交司机开车更方便、安全,让我们的城市公交更便捷、更快速、更舒适。

——株洲“唐迪生号”公交车驾驶员

量圆

在株洲,选择乘坐公交出行绝对是一种好选择。首先是公交车干净整洁,这在国内不少城市,尤其是二三线城市是不多见的。其次是非常准时,在中心城区,基本上五分钟内就可以等到一辆公交,出行非常方便。最后是司机服务热情,株洲的公交司机经常做好事,非常乐于助人,总能用一些诸如车辆完全停稳后再开门、耐心等候乘客上车、帮助腿脚不便的老人上车等细节之举让乘客感到非常温馨。

——市民

刘琳

擦亮“株洲公交”城市名片

扬长避短

株洲城区地域不宽、河西河东被湘江分隔、人口最为集中的老城区街巷狭小……平心而论,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株洲的基础设施配套优势并不明显,一些方面甚至存在严重的短板问题。然而,短板可以补齐、长板可以拉长,去粗取精、去劣存优间,“株洲公交”品牌被越擦越亮。

一系列首创性、开创性工作是“株洲公交”的骄傲。株洲是我省第一个推行无人售票运制改革的城市,组建了全国第一个跨省域联合式公交企业,开通全国第二条、湖南省第一条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运营专线,是全国首个批量投入纯电动出租车和率先启用运营城市新能源充电站的城市。早在2007年,株洲就率先全省出台了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实施意见。

一件件走出去、传出去的株洲造产品以及“株洲公交”经营理念让人充满自豪。国内首条商用磁浮线长沙投运、复兴号高铁、鲲龙AG600等闪耀株洲元素。近年来,株洲公交系统每年都要接待数十批前来考察学习的团队。

进一步擦亮“株洲公交”名片,离不开市委市政府的支持。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毛腾飞,市委副书记、市长阳卫国等领导高度重视公交都市创建工作,他们分别在不同时间与场合体验乘坐公交车、看望慰问公交站场工作人员,切身感受公交出行的便利情况,并了解市民的公交出行感受,倾听意见建议等。同时,市委市政府每年组织召开专门会议,研究解决公交都市创建、公交改革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凝聚了创建工作强大合力。

自创建工作开展以来,我市将公交建设纳入了城市发展总体规划,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打通“断头路”、改造港湾式公交停靠站、推进公交站场建设,特别是在新能源汽车推广方面,从2015年开始,我市累计安排推广资金2亿元,对新能源公交车,我市除了按照国家补助1:1给予配套补贴外,市级财政还为每一辆车额外补贴20万元。2013年至2017年,我市累计投入4.5亿元建设金山、栗雨、职教城、神农城、中心医院等八个公交站场,共计新增站场用地面积28万平方米,目前,大多数公交站场已投用或即将投用。

针对短板弱项,从优化体制机制、提升线路通行效率、提高服务质量等方面提出系统解决方案,拉长长板弥补不足,正成为株洲公交创新发展的一大法宝。有着光荣传统的“株洲公交”人正阔步前行,朝着创建公交都市的目标努力奋进,不断擦亮“株洲公交”城市名片。

快速公交廊道示意图。

公交三大便民举措

10米车厢满载家的温馨

市民点赞

一卡通

2018年10月,株洲市“交通一卡通”在长株潭全面推行并实现与全国“一卡通”城市互联互通。

“23分钟,连闯6个红灯,在城区疾行近7公里。”职业生涯里“最重规矩”的老司机朱利,在9月19日上午,开着T43路公交车,直接“冲”进了省直中医院,就为了把车上突发疾病的乘客送到医院。

类似“公交车变急救车”的感人故事每年都在株洲上演。在百度搜索中输入“株洲

公交

救人”关键词,可以搜到97万多个网页,远高于大多数城市。

2014年11月3日,T55路公交车司机李智目睹前方车祸,与车上乘客一起抬车救人。

2015年4月3日、4月4日,车上乘客发病,株洲公交司机叶龙阁、陈实先后救人,并把发病乘客送医。

2019年7月25日,T21路公交车上一名20岁的女孩突然发病,司机苏铁华与乘客携手,“宁可公交改道,也要将病人送医”。

在株洲,公交车司机是市民点赞最多的劳动者队伍之一,不少人为司机、站场送去锦旗、感谢信,点赞弘扬正能量。株洲公交系统,也因此形成了以全国工人先锋号T2路杨莉专线、T60路,全国巾帼文明号T33路,全国出租车行业先进管理企业巴士公司出租车部等为代表的强大“品牌线路”阵容,涌现出了以省级劳模杨莉、省十一次党代会代表郭英、尽职到最后一刻的好司机唐迪生等为代表的一批先进典型。

平凡岗位中先进典型的深入人心,是人民群众对株洲公交满意度的直接体现。统计显示,随着不断新增公交专用车道、设置公交优先交叉路口等工作加快推进,目前,我市公交专用车道设置率为24.3%,符合创建标准要求。公交优先、专用车道,带来了公交车准点率的提升,目前,我市公共交通正点率达到97.3%,超过创建标准要求。而正点率的提升也带来了乘客满意的提升,我市公交乘客满意度为97.5%。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美好出行的新需要,这是数十年来株洲公交发展始终秉持的原则。”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徐业伟表示,未来,我市将以打造成网成体系的快速公交廊道为契机,进一步完善公交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提高公交通行效率,提升市民的绿色出行热情,让动力之都澎湃绿色动力,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出行获得感、幸福感。

扫码付

2019年4月,株洲中心城区的所有公交车全面启用支付宝扫码乘车服务。

掐秒乘

公交站的智慧指示牌。

2014年1月,株洲开通“掌上公交”APP,如今,市民可以通过手机实时掌握公交班次运行动态,做到“掐秒出行”。

神农城公交首末站。

公交基础设施变化

截至2018年底

株洲共有公交站场用地31.3万平方米

较2012年新增8.6万平方米

截至2019年6月

株洲城区公交线路79条

较2012年增加10条

试运营中的株洲智轨。

2019-09-23

00:00:00:0——株洲市创建全国公交都市纪实148562902创建公交都市

提升市民幸福感/enpproperty-->2019-09-23

00:00:00:0——株洲市创建全国公交都市纪实14856290c1485629.html2创建公交都市

提升市民幸福感/enpproperty-->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