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省直中医院:践行公益,点亮健康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株洲日报
文/刘琼

谭盼盼

医护人员正和患者交谈。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实施“健康中国”的战略,明确指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

进入新时代,迈上新征程。作为公共卫生医疗单位,如何充分发挥医院的公益性,在履行医疗服务责任中点亮群众的健康之光?

近年来,省直中医院始终秉承“为政府分忧、为民众疗疾”宗旨,以公益为导向,努力做一家有“温度”的医院,不断履行惠民健民的社会责任。

取消药品加成

帮助患者减负

公立医院姓“公”,将公共利益最大化,一直是省直中医院坚守的原则。

“医院要坚持公益性,首先就得做‘减法’,把逐利因素减下去,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省直中医院院长徐伟辉介绍,近年来,该院紧紧围绕“质量持续提升,建精品医院”工作思路,不但努力打好“技术、服务、文化”三张牌,取消药品加成,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减轻了患者的负担。

患有糖尿病的周师傅就是受惠者之一。

“如今,药价便宜了,我每个月可节约一两百元,家里的负担也轻些。”周师傅说。

“我院坚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提高公共医疗服务水平。”

徐伟辉说,他们用“一清二白”来概括药品“零差价”的意义:价格清清楚楚,让群众买药买得明白、医生开药开得清白。除了药品实行零差率销售,调整后的医疗服务项目按照医保政策规定纳入医保支付范围,不增加患者实际医药费用负担。这对患者及其家庭而言,获得的是实实在在的“健康红利”。

关爱弱势群体

开辟绿色通道

开展援藏援疆

传播中医文化

“谢谢,谢谢你们圆了我回家的梦!”2017年12月13日上午11点,河北承德市承德县岔沟乡政府,在省直中医院移动ICU团队的千里护送下,69岁的梁庭终于回到了阔别50年的家乡。

梁庭是一名流浪老人,2017年10月16日,他因突发脑梗塞被送入省直中医院。经过医生的及时抢救,他脱离了生命危险,却依然呈昏迷状态。

由于老人随身未携带身份证及家属联系方式,医护人员就自发承担起陪护的责任。翻身、擦浴、喂食、清理大小便……医护人员三班倒,24小时轮流照顾老人。

经过医护人员的精心照料,11月中旬,昏迷近一个月的梁庭终于清醒。经过一番艰难的沟通,医生最终确定了他的身份并联系上他的家人。

由于梁庭在外流浪多年,无儿无女无收入,省直中医院决定免除老人住院费,并将其送回老家,这才出现了开头的一幕。

“作为医院,救死扶伤是我们的天职;作为社会公民,履行公益也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徐伟辉介绍,该院坚持对危重急诊患者实行“先及时救治,后补交费用”的救治原则,对“三无”病人开通绿色通道,及时诊治,重点照顾,并积极联系各方寻找病人家属。

西藏山南市地处青藏高原冈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脉以南的雅鲁藏布江中下游,平均海拔4200米。2016年,省直中医院副院长伍世葵成为我省“第八批”援藏干部,启赴西藏担任山南市藏医医院副院长。至此,该院就与这片4000公里外的雪域高原结下不解之缘。

在山南市藏医院,伍世葵所带领的援藏医疗团队一边克服高原反应,一边利用他们的技术专长和团队优势探索“省对院、院包科”的援助机制,采取“一对一”、“一对多”和“一带多”等帮教方式。

在他们的帮助下,山南藏医医院开设ICU(危重病医学科)、治未病科,成立手术麻醉科、耳鼻喉科等,并于2017年9月成功创建国家“三级甲等民族医院”,成为山南市第一家“三级甲等医院”。

除了在雪域高原进行组团式医疗援藏,省直中医院的数名医生还主动请缨,对新疆吐鲁番人民医院进行对口帮扶。从临床到科室管理,从医院到乡间,这些专家凭借一双巧手、一身精湛的医术和丰富的管理经验,不仅做到为患者们解除病痛,还充分发挥援疆医生“传、帮、带”作用,提高了对方医院的中医技术水平,赢得了当地群众和医生的信赖,让中医药在吐鲁番“开花结果”。

热心公益活动

传递健康知识

帮扶基层医院

下沉优质资源

“叔叔,我能来试试吗?”

“你这个姿势不对,我们应该跪在病人的身侧,手臂要绷直加紧,按压的位置在两乳头连线的中点……”

这是省直中医院急诊科举办的“生命的呼唤”进校园活动时的一个场景。兴致高昂、一丝不苟,是孩子们在这堂生命课里的“共同表情”。

据统计,目前,我国掌握急救技能的人群仅2%,远低于发达国家50%的比例。如果现场“第一目击者”能够立即实施紧急救护,可极大降低院前死亡率和伤残率。

如何让更多的“第一目击者”掌握急救技能?2017年,省直中医院急诊科发起了以“生命的呼唤”为主题的公益活动,医护人员利用业余时间,为学生、企事业单位职工等群体开展急救知识培训。无论严寒还是酷暑,只要有活动,讲师们即使是出晚班也会精神抖擞地提着模型就上车。针对职业不同,他们培训的内容也会相应改变。两年来,该科室已累计培训600多场,共计10000余人次。

而这是省直中医院热心公益活动的一个缩影。

“潇湘泌尿腔镜行(湖南株洲站)”大型公益活动、湖南省“新生儿关爱保障计划”……如今,一个又一个公益活动在省直中医院生根、发芽,越来越多的市民免费获得了健康知识和服务。

今年1月4日,株洲云田卫生院废弃多年的手术室重新亮起了“无影灯”,这是该院与省直中医院组建紧密医联体后开展的第一台手术。

据悉,去年12月,省直中医院与云田卫生院签订了紧密型医联体合作协议。此后,该院每天安排2—4位专家到卫生院坐诊。

“听说省直中医院的外科专家袁通立来这里当院长,我决定这个手术就在屋门口做了。”慕名而来的易娭毑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当天,袁通立搭档省直中医院常驻云田卫生院外科主任贺子彪,为易娭毑成功进行了左坐骨结节囊肿摘除术,解除了困扰老人多年的病痛。

此台手术虽简单,背后的意义却非凡。

“我刚去卫生院,只见满目尘埃,手术室的大门紧闭,很多手术物品都已氧化到一碰就成粉末状。”袁通立介绍,接手后,为尽快让卫生院具备开展手术的条件,他们制定了手术室改造方案,带领医护人员维修器械、打扫卫生,整理开放了一间标准手术室。

“借助医联体这根纽带,我们将优质医疗资源流向基层,让老百姓在家门口也能看得了病,看得好病。”徐伟辉说。

大医者,是敬佑生命、无私奉献的品德,是一种悬壶济世的情怀。在建设“健康中国”的伟大征程中,省直中医院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当代医护工作者的社会责任与公益情怀,成为广大患者心口相传的“人本标杆”,在株洲百姓心中铸就人文医院丰碑。

医院前坪的文化石上刻着“厚德载医

博学济世”的院训。

2019-11-11

00:00:00:0148984602省直中医院:

践行公益,点亮健康/enpproperty-->2019-11-11

00:00:00:014898460c1489846.html2省直中医院:

践行公益,点亮健康/enpproperty-->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