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轮晴朗的秋月至今还照在我的记忆深处。
那是一个清风寒凉,明月如镜的深秋之夜。白天,全生产队的劳力都在金山区挖红薯,父亲和男劳力一起挑着箩筐和锄头负责挖红薯,母亲则和生产队的女劳力一道,赶在男劳力之前,先把山坡上红薯地的红薯藤收割下来,打好捆,用竹禾担挑着送到生产队的养猪场去做饲料。傍晚,父亲和全队的男劳力挖了红薯回来,在队长、保管员、会计的指挥下,将红薯按大小分类,然后根据全队的户数过秤,再分堆编号,等到妇女们也都回到了村街上,便开始抓阄,各家各户按阄对号把红薯挑回家去。
红薯挑回家里,匆匆忙忙喂了猪和鸡鸭,做了晚饭吃了。父亲便挑着一担大红薯和小红薯,到村外的小河里去洗干净泥土,而母亲则在灶屋里烧开大半锅清水,等候父亲把那洗干净的小红薯送到灶屋来。小红薯被母亲分作三批,相继倒进锅里去煮。煮到七八成熟的样子,母亲把小红薯们从锅里捞出来,倒进一个三尺直径、一尺来高的木盆里,倒上冷水,叫我们小屁孩一起动手给小红薯剥皮。母亲则在等候第二锅小红薯煮熟的时候,把我们已经剥好了皮的放到旁边板凳架起的竹笪上的小红薯,一个一个切成四瓣或八瓣的薯片,再整整齐齐摆放在竹笪上。而这时候,父亲则在堂屋里摆好架势,身前两腿之间放一个空谷箩,空谷箩上架一个红薯丝刨子,右手边的大腿侧则放着刚刚洗干净的一大箩筐大红薯,父亲一个红薯接一个红薯地把它们刨成筷子头粗细的红薯丝。刨满了一箩筐红薯丝,父亲便将这箩筐红薯丝抱到门口的一个大木坊里去搅一番,然后把红薯丝捞出来装进那个箩筐里,等到刨满了一担红薯丝了,父亲便将这一担红薯丝挑到村外小学校操场边的晒架上,均匀地把红薯丝抛撒到晒架上的竹笪上。
父亲的红薯丝正在晒架上抛撒,我们切好的一竹笪的红薯片也摆满了。母亲便和我一人抬一头,也将竹笪抬到小学校操场边的晒架上去晾晒。一走出家门,看见屋檐下有一条明晃晃的月光分界线,把门口小村街分成明暗两重世界。走出屋檐下的房屋阴影,便一脚踏入了月光之中。月光清清凉凉的,如水一般澄明。凉风习习,从村外吹过来,像轻柔酥软的手在肌肤上抚摩。近处的山峦树影幢幢,历历可数,山腰上的石阶道路也淡淡地反射着月光的清辉,在树林的掩映下,时隐时现。抬头看天上,天空蓝幽幽地,一轮银白的月亮像一面白亮的镜子,静静地亮晃晃地照耀着山冈和我们的村子。河流在村外“哗啦啦”地喧响着,星星们远远地躲着月亮在天际闪烁着眼睛。
我们朝前走几步,月亮也跟着我们走几步,这样光顾着看月亮和星星,脚下便免不了要踢着凸起的石头。踢一脚石头,我朝前趔趄一下,差一点把手上抬着的竹笪丢到地下。母亲便张口责骂我,你怎么生着眼珠不望路吔!我只好老老实实地收回望天的眼光,看着前面灰黄的小路往前走。在晒架上一搁下竹笪,我又抬头看天了。看着清清朗朗的碧空中那一轮圆月,心里便生出满满的喜欢,便不知不觉远远地落在了往家里回去的母亲的背后……
晒完一谷箩小红薯片,父亲的红薯丝也晾晒得差不多了。看着父亲担着空空的箩筐回家去,我待在小学校的操场上久久不愿回家。看了四周月光朗照的青山,又看天空已经移动到头顶上的明月,还时而往前往后,时而往左往右地走来走去,看着月亮是如何跟着我的脚步前后左右行走的,直到母亲在家门口大声喊着我的名字,说是要关门睡觉了,再不回家,就要把我关在屋门外了。我这才依依不舍地离开小学校的操场,往家里走去。
如今,住在县城,每当皓月当空,临窗远眺,街道上月的清辉淹没在璀璨的灯光之中,只有远处,一脉一脉的青黛朦胧着,心里便泛起年少时老家晒秋的情景,那月色令人久久怀想……
2019-10-13
00:00:00:0148726002踏着月光晒秋/enpproperty-->2019-10-13
00:00:00:014872600c1487260.html2踏着月光晒秋/enpproperty-->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