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手持银针的她,被患者誉为“活菩萨”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株洲日报
株洲日报记者

刘琼

手持小小的一根银针,精准地找到穴位刺下去,刚才还头痛难忍的病人,几分钟后就痛苦全消。9月3日,在市中心医院田心院区的康复医学科,记者见到了正在为患者治疗的王婷。如今,每年经她治疗的患者多达600人。

35岁的王婷是市中心医院康复医学科的副主任医师。她还有一个耀眼的光环——该院最年轻的博士后。这个“80后”姑娘有何过人之处?记者带您一探究竟。

医院最年轻的博士后

外表靓丽、性格沉稳是王婷给人的第一印象。由于喜欢看古典医籍,读大学时,她选择了针灸专业。

《灵枢经》《针灸大成》《伤寒论》《金匮要略》……在外人看来,这些古典医籍艰深晦涩,她却看得津津有味。

“传统的中医理论太精深了,只要领会其中的一句话,都够我们受用一生。”王婷说。

2010年研究生毕业后,王婷进入市中心医院康复医学科工作。即使工作繁忙,她依旧没有放弃学术上的追求。除了上班,她的业余时间几乎都用在课题研究与撰写论文上。据统计,这些年,她参与过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及省级课题多达11项。

2014年初,王婷已怀孕数月。此时,也是她准备博士论文的关键时期。因强烈的孕期反应,她只要坐着超过一小时都会觉得缺氧难受。不少人劝她:“别这么拼,大不了推迟毕业。”

“不管这条路有多艰辛,我一定要坚持下去,早日毕业才能早点到临床去实现梦想,为病人解除痛苦。”执拗的王婷咬牙坚持自己的追求。

为了完善实验课题,她经常在长沙、广州、株洲三地奔波;为了修改论文,她常常熬到深夜。功夫不负有心人,当年,她顺利通过了博士论文答辩。如今,她已成为市中心医院最年轻的博士后。

被患者誉为“活菩萨”

“经络所过,主治所及,中医治疗最难的部分是辨症,病人来了察色按脉,先辨阴阳。”讲到治疗心得,王婷如数家珍。

2016年9月,在市中心医院田心院区的公告栏里,一封手写的感谢信惹人注目,受表扬者正是王婷。

原来,2015年10月,马女士被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之后,她吃了3个多月的偏方,又去了一家私人诊所按摩。不料,她的症状不但没减轻,反而出现了呼吸困难、胸闷、眼睛视物模糊等现象。在家人的建议下,马女士曾前往省城大医院检查,甚至还去看了心理医生,可病情一直未好转。由于病痛折磨,她一度失去了活下去的信心,连遗书都写好了。正当她感到绝望时,朋友向马女士推荐了王婷,她决定碰碰运气。

“说实话,马大姐已看了不少专家,病情都没好转,这种情况很棘手。”王婷说,看到患者及家属痛苦不堪,她决定接下这个“烫手的山芋”。

由于之前的治疗方法行不通,经过评估,王婷决定要马女士先停掉所有的药,再为其进行针灸治疗。

“针灸没有副作用,主要是通过整体观念进行全身调理,当患者的一两个症状明显减轻时,患者就会非常信任你。如此一来,就会出现事半功倍的效果。”王婷说,接受针灸治疗不到一周时间,马女士的各项症状明显好转。

“你真是人间的活菩萨。”身体痊愈后,马女士特意写信感谢。

曾前往法国“取经”

将传统的中医治疗手法与先进的西方康复理念相结合,让更多患者受益,这是王婷一直以来的梦想。

今年4月,通过层层选拔,她参加了BHGF第二期赴法国医护研究项目,远赴法国里昂公立医院进修。

“当地患者就诊,采取的是预约制及转诊制。这意味着,患者生病了,先到社区医院就诊,必须取得基层医院转诊证明,才能到大医院治疗。”王婷说,相较于国内大医院人满为患的场景,法国的分级诊疗制度已非常成熟,而更让她感到震撼的便是当地康复治疗理念的先进性。

开辟厨房,让医生指导患者进行食物烹饪,锻炼患者手指的灵活度;设计专门的汽车,让腿脚不便的人在医院也能考驾照……在里昂公立医院,一系列科学有趣的康复治疗项目仿佛为王婷打开了一个新世界,也引起了她的深思。

“康复治疗的最终目的是让患者回归家庭、回归社会,这是我们国内医院该努力的方向。”王婷说。

王婷(右)和法国里昂公立医院的医生交流。受访者

供图

2019-09-10

00:00:00:0148449502手持银针的她,被患者誉为“活菩萨”/enpproperty-->2019-09-10

00:00:00:014844950c1484495.html2手持银针的她,被患者誉为“活菩萨”/enpproperty-->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