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千年祠堂万年坊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株洲日报
龙雪哲

在中国,祠堂是国人灵魂的栖息地,是孝道文化的发源地,是地域文明的传承地,是休闲娱乐的活动地;而牌坊,则是祠堂的旗子,是村落的图腾,是文化的象征,更是族人的灵魂。

茶陵秩堂,因境内彭氏宗祠“秩叙堂”简称而来,现有完好无损的宗祠牌坊69座,而历史上出现记载的宗祠家庙牌坊纪念碑共有239座,是茶陵,乃至整个湖南宗祠牌坊最多的乡镇。

人才辈出的宗祠后人

欣赏秩堂的美,不能不看宗祠牌坊。谭姓为秩堂第一大姓,“谭氏家庙”也最为富丽堂皇,且分祠子祠众多。大规模的宗祠家庙还有李家祠、彭家祠、刘家祠、龙家祠、陈家祠……这些祠堂年代久远却庄严巍峨,门前大柱上刻有家庙楹联,为一族之古训,虽沉默不语,却以一种无可言喻的姿态教导着族人,也庇护着子孙后代的福祉。

祠堂最早叫家庙,不仅是祖宗牌位的安放之地,也是地方议事、集会、修谱、演戏、休闲、娱乐、惩恶扬善打官司的场所。秩堂姓氏那么多,村落要集会,要议事,要接待,要设宴,要读书、要敬祖宗,没个地方不行,于是就集资兴建祠堂,而且各姓氏村落互相攀比,祠堂就像雨后春笋层出不穷。《鲁班经》说:“凡造祠宇为家庙,前三门,次东西走廊,又次大明楼、茶亭、寝宫……”秩堂的祠堂正是按这种格局建成的,中轴对称布局,总祠有三进、五进者,分祠至少两进,鲁班所述的大门、仪门、走马廊、大明楼、茶亭、寝宫、露台、天井等一应俱全,雕梁画栋,巍峨壮观,显得庄重肃穆,又呈文彩风流。

祠堂也是中华民族讲究“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宣传栏,每座祠堂都有本族共同的思想信仰、价值标准、典章制度、公共财政和公共福利,为了鼓励本族子孙读书科考、光宗耀祖,严防族人数典忘祖、不守规矩、不行孝道,往往有详细厚重的奖惩制度。从这些祠堂里走出了许许多多的杰出人物,如南宋文武状元驸马爷谭斗南,元代状元李祁,明代首辅大学士李东阳、文渊阁大学士张治、钦差大使谭玉瑞、浙江按察使廖希颜、四川巡抚谭希思、四川龙安府知州龙庆云,清代协办内阁大学士彭维新,民国中将彭国栋、少将彭问津,共和国革命老干部陈希云、彭柏山,共和国开国少将龙书金、谭文邦、李振声,当代上海电影制片厂著名导演彭小莲、中国矿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郑水林、上海师范大学教授高职评定委员会专家刘次林等……

这些地标式的建筑承载着千百年来姓氏村落所形成的规矩和文化,不仅成为秩堂的独特风景,也自然而然地成为一个家族的心灵圣地。

秩堂人奉承“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古训,充分利用祖祠家庙兴办私塾,且执教甚严,经常“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相传南宋抗金名将岳飞途径秩堂夜宿麦庄,时至深夜却闻得村中书声朗朗、翰墨飘香,于是即兴挥毫题村名为“墨庄”。有道是“学士文名传乡里,从此儿郎好读书”,“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成为秩堂读书人最远大的梦想。

“谭氏家庙”与“中宪大夫石牌坊”

在秩堂,最具代表性的祠堂是毗塘的“谭氏家庙”,而最具典型性的牌坊则是皇图的“中宪大夫石牌坊”。

毗塘“谭氏家庙”,又名“云阳世家”,为五进宗祠,依次为前檐机斗、戏台天井、惇伦堂、钟鼓楼、敕书阁,庭廊广阔,后栋设龛,奉祀始祖德崇公。前檐正门上书“谭氏家庙”四个金色大字,笔力遒劲,机斗坊上书“云阳世家”四字,左右两旁另设两小门,门前各有两座石象石狮,彰显宗祠的威严。左右两边还建有附祠,整个布局呈“品”字型,庄严恢宏。内设敕书阁、钟鼓楼,有敕书、景阳钟、太平鼓、象足虎头鼎等宝物。

“云阳”指茶陵天标云阳山,代替茶陵;“世家”则指世代有做大官的人家和名门望族。谭氏家庙建成于明代万历末年,原牌匾与祠堂经世累年,风雨沧桑,至清代延请高陇族人、翰林编修、两广总督、吏部尚书谭钟麟(国民政府主席谭延闿之父)撰写。“敕书阁”是谭氏家庙的后殿,共三层。一楼大厅为寝成堂,主要奉祀毗塘谭氏列祖列宗,两边是厢房。二楼两边同为厢房,中间大厅为“魁星楼”,专门储藏世家历代的敕命诏书、褒奖赠封和金榜题名、升迁晋爵的丹青。三楼为观景楼,楼前檐是享誉悠久的“百鸟朝凤”。因谭氏家庙是按“步步登高”的地形设计建造,所以“敕书阁”处于祖祠的最高处。因其设计优美适用、建筑艺术精湛、人文厚重、维修保护良好,而成为世界谭氏族人寻祖之祠,也是著名的地方文物保护单位。

而矗立于皇图村龙家祠前面的牌坊,则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整体高5层12米,基座宽11米,主要以花岗岩石块构筑而成,坊上所有的牌匾采用质地细腻的青石板作浮雕,穿雕的匾额刻有三顾茅庐、桃园结义、关公挑袍、长板坡、甘露寺、空城计等三国人物故事,所有人物、花卉、鱼鸟图案神态各异、栩栩如生,镌刻疏密有致,玲珑剔透,制作精细,巧夺天工。牌坊始为旌表龙家屋六房基祖、明代隆庆年间任苏州同知、后升任四川龙安知府、被诰封为“中宪大夫”的龙庆云进士而建,后来被皇上敕封或诰封为“中宪大夫”衔的还有明代万历进士龙文明、龙汝荩、清代康熙进士龙德中,在清代嘉靖二十三年重修龙家祠石坊时更名为“中宪大夫坊”。牌坊造型庄重大方,气宇轩昂,具有较高的历史、科学、艺术、观赏价值,历经近五百年仍保存完好,实属罕见,2002年由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秩堂的祠堂文化、牌坊艺术,古老而深厚,既在一定程度上诠释了中国的宗族文化与宗法文明,又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彰显出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而且在发展演变的过程中,更新了宗法观念与活动功能,对国泰民安、地方和谐、宗法文明的传承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和非常深远的历史意义。

所以,每个祠堂的后人,都要珍惜祠堂牌坊,敬畏祠堂牌坊,从而依礼尊制,奋发图强,激励后人,创造辉煌。

2019-12-27

00:00:00:0漫谈茶陵秩堂的祠堂与牌坊149417702千年祠堂万年坊/enpproperty-->2019-12-27

00:00:00:0漫谈茶陵秩堂的祠堂与牌坊14941770c1494177.html2千年祠堂万年坊/enpproperty-->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