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晓燕
【概述】“火种”从这里燃起
1992年,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天,株洲也迎来了新时期的春天。那一年,株洲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更名为株洲高新区,同年升级为国家高新区。
一批初创者奔涌而来,在此拓荒创业。经过第一个十年“初创探索”、第二个十年“二次创业”,株洲高新区基本形成了“一区四园”产业发展格局,以及相对完善的技术创新体系,如今的第三个十年,“中国动力谷”正在崭露头角。
在这里,轨道交通、通用航空、新能源汽车三大动力产业高度聚集,以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为代表的一批新兴产业相继“开枝散叶”、硕果累累,智轨列车等一大批科研成果在园区转化量产。
【回眸】创新基因自此根植
我调入高新区管委会的时候,正好赶上株洲高新区的建设热潮。
市里创办株洲高新技术开发区的想法,初始于1988年底。那一年,株洲大桥也才刚刚通车,河西是个园艺场,为城市提供蔬菜及副食品等。
90年代开始,全国进入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作为老工业基地的株洲,也在思考新的出路。在河西开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并作为改革的试验区,寻求一条经济发展的新路子,成为当时市委、市政府的果断决策。
株洲高新区从诞生起,就承担着“全市的经济特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改革开放实验区和经济社会发展示范区”的发展重任。可以说,大力建设株洲高新区,是当时株洲经济转型迈向新时期的转折点。
全市资源都在向株洲高新区倾斜,市委市政府和大部分市直单位搬进河西。当年7月,建场38年的市园艺场也顺利实现转体,场机关71名干部分别转入株洲高新区管委会和基层企事业单位。作为先遣队的这一批人,一头扎进河西的建设大业中,也见证了河西的迅速崛起。
发展新区有新办法。市里陆续出台了开发区的税收优惠等各项政策,实行全新的管理机制,政府各有关部门在河西一站式办公。
从无到有的过程很艰难。大家每天早上都要骑着自行车跨过湘江,到河西驻地办公。说是驻地,其实就是临时板房,哪里还谈得上什么办公条件。但是大家都干劲十足,从不叫苦叫累。为啥?建设新区,这可是组织给予的莫大荣誉啊。
当时,河西天台路只修到现在市邮政局的位置,长江路、黄河路都只有路基,黄土漫天。1992年那年,市里一面积极向上级申报国家级高新区,一面加大了河西的建设力度,天台路的延伸工程,也是在那一年开始的。
那时候,区财政财力弱,这么多的基础工程需要建设,一时之间也拿不出那么多钱。管委会向社会集资7000万元,撬动了最初的一批项目建设。那一年里,大家没日没夜地干,终于让河西有了基本构架,水、电、路、气、通信等基础设施初具规模。
来河西投资办厂的人络绎不绝,甚至有不少人从省外而来。到当年11月,河西已新增企业186家。
从建设以来,株洲高新区在河西的农田上一路披荆斩棘,突破藩篱,一次次掀起改革开放建设的热潮。以“山”“河”为纵横而命名的道路接连拉通,“两环三道”“七纵四横”的城市骨干道路网络体系逐步形成,南部工业园、栗雨工业园、中小企业促进园、硬质合金园、汽车零部件产业园等一批专业园区分布其中。
投身其中的那些时日,我们也没有想到,株洲高新区会以这样的速度飞跃成长。如今,这里已然成为全市最活跃的发展“主阵地”,是一座“颜值”和内涵兼具的科技生态新城。我们这些参与建设的“老人”,也倍感欣慰。(注:讲述人曾在高新区管委会任职,不愿透露姓名)
【发展】最具活力的增长极
埋下一颗创新的种子,用开放的政策、最优的环境、最活跃的思维去培育,一笔笔重资就地投入,一批批高精尖企业雪片般飞来。历经27年成长,株洲高新区早已从一片荒滩涂地,变成了如今颜值和内涵兼具的产融新城。
今日之株洲高新区,发展核心版图已从昔日的3.78平方公里扩展至100平方公里(含建成区和在建区);经济总量由建区之初的0.6亿元扩大到760亿元;技工贸总收入先后实现1000亿元、2000亿元的跨越;财政总收入在93万元的农场经济基础上起步,迈入近80亿元台阶。
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组成部分、长江经济带国家级转型升级示范开发区、国家创新型特色园区……一张张新名片,是荣誉,更是证明:株洲高新区,已然成为全市经济增长最具活力的增长极。
【大事记】
●1992年5月,株洲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立。12月19日,经国务院正式批准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2000年10月,株洲市委、市政府将株洲高新区和天元区职能归并、效能整合,组成株洲市新区。
●2001年7月18日,株洲高新区“一区三园两基地”建设正式启动。
●2002年,工业总产值迈过100亿元大关。
●2004年3月20日,被科技部、商务部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基地。
●2009年10月29日,被授予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和湖南省综合性高技术产业基地。
●2010年2月2日,被工信部授予(第一批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2014年12月,国务院批复同意支持长沙、株洲、湘潭3个国家高新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这是全国首个以城市群为单位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2017年7月,科技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发布消息,在2016年度国家高新区评价结果中,株洲高新区在146个国家高新区和苏州工业园(共147个单位)中,综合排名升至全国第23位。
2019-08-31
00:00:00:0148360502株洲高新区:经济增长脉动强劲/enpproperty-->2019-08-31
00:00:00:014836050c1483605.html2株洲高新区:经济增长脉动强劲/enpproperty-->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