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明策
葛亚美
供图/教投集团
核心提示
从山地崎岖,到大道通衢;从阡陌纵横,到广厦林立;从乡村夜话,到书院弦歌。
十年来,这些巨变有目共睹地发生在湖南(株洲)职业教育科技园的13.9平方公里版图上。
巨变背后,蕴含着株洲市教育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市教投集团”)深耕十年的心血。
十年深耕,市教投集团响应时代召唤,浇灌株洲职教沃土,基本建成“工匠摇篮、两型典范、发展引擎”的现代化园区,为打造全国产教融合示范基地奠定坚实基础。
如今,湖南(株洲)职业教育科技园聚集10所职校,常驻10万师生,每年输送高素质技能人才3万余名,持续助力打造株洲发展升级版。这里,已然成为株洲的城市名片,全国有重要影响力的“工匠摇篮”。
市教投集团从曾经办公场地都租借农舍,到如今发展成为湖南最大的教育及配套产业投资运营商。
回首创业路,每一步都是对初心的践行。
眺望新征程,每一程都是对使命的担当。
所获荣誉
选
录
2010年2月,被株洲市人民政府授予“市2009年重大项目前期工作优秀项目奖”
2011年2月,被株洲市人民政府授予“2010年度重点建设工程项目目标管理先进单位”
2011年2月,被株洲市人民政府授予“2010年度招商引资先进企业”
2011年5月,被株洲市人民政府授予“2010央企对接先进单位”
2011年11月,被湖南省工会等部门授予“2011年湖南省职业技能大赛特别贡献奖(株洲职教大学城杯)”
2013年3月,被株洲市人民政府授予“2012年度重点建设工程项目目标管理工作先进单位”
2013年1月,被湖南省总工会授予“工人先锋号”荣誉证书
2016年3月,被株洲市创建文明城市工作领导小组授予“株洲市2015年度建设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单位”
2016年2月,被湖南省人民政府授予“2015年度湖南省重点建设项目目标管理优胜单位”奖牌
2017年12月,在株洲市两型十年系列评选活动中,投资建设的职教园项目荣获“十大两型项目”称号
2017年7月,被市国资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奖牌
2018年6月,被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组委会等授予“2018年嘉克杯国际焊接大赛优秀组织奖”
2019年3月,被市国资委授予“2018年度安全生产A类企业”
初创
肩负使命,拓荒职教新园区
市教投集团承接开发建设职教园,是时代发展的必然。
株洲具有深厚的工业基础,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株洲成为国家八大重点建设的工业城市之一。“一五”“二五”期间,众多重点厂矿落户株洲,株洲工业崛起,也带动了职业教育发展。
进入新的历史时期,株洲工业化及城市化的发展急需一大批技术人才。
2005年,国务院下发《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2007年,国家发改委批准长株潭城市群为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在此背景下,我市于2009年启动建设职教科技园,由市教投集团承担建设开发任务。
此后10年,市教投集团筚路蓝缕,稳扎稳打,强力推进职业教育及配套资源整合,助推职业院校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我市职业教育整体提升贡献了重要力量。
对10年前肩扛使命拓荒的岁月,“教投人”记忆犹新。
2009年3月,当时的市教投集团组建规划设计部、工程管理部等部门,一度租借着几间简陋的办公场地,开启了测绘蓝图、逐梦奔跑的“耕园”之旅。
规划设计部勘探现场地形,为园区规划搜集前期资料,翻山越岭之际,他们的裤子被荆棘刮破,鞋子也不知走坏了多少双;他们跑遍全国有名的职教园、大学城等地考察学习,再向国内外顶级团队招标,一次次反复推敲,将共建共享、“两型”发展等理念融入园区建设。
工程建设部负责征拆、建设等工作。为保障首批签约的三所学校尽快招生开学,仅用半年便完成首批2000亩土地的征拆;他们迅速启动设施建设,面对初期没路、没水、没电的困难,咬紧牙关埋头苦干,千方百计推进建设。
突破重重困难,市教投集团在一片旷野上绘就了助推株洲职业教育发展的蓝图,并步步为营推进建设开发。
2011年9月,仅2年时间,职教园内的湖南工贸技师学院新校区正式启用,并迎来首批新生。
一个职教园区,一个梦想平台,从此扬帆远航。
奋进
砥砺前行,锻造职教新名片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职业教育发展做出重要指示,要求“牢牢把握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要求“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近年来市教投集团紧紧围绕株洲职业教育发展,对标国家战略,助推区域发展,不断推进产教融合,取得诸多成效,也积累了不少创新经验。
全省唯一投资超过200亿元的职教园区基本建成,入园院校增至10所,国家示范校、湖南卓越校等荣誉纷至沓来。市教投集团不断完善着园区建设与配套设施,拉通20条道路,4座桥梁,使得园区投资价值日益攀升,促成职教园实现由“园”到“城”的嬗变。放眼整个湖南,湖南(株洲)职业教育科技园是唯一由省政府命名的职教园区。
市教投集团随园区共生共长,2009年底集团仅有总资产18亿元,如今集团总资产118.5亿元,投融资能力不断增强,经营业务有序推进,转型升级步伐稳健,发展势头强劲。
一个“双创”品牌已然打响。近年来,市教投集团投资8亿元建成湖南(株洲)就业创业指导中心,成为省内规模最大的就业创业服务平台,先后被授予“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等国家级称号5项,“湖南省‘双创’示范基地”等省级称号8项。
一种运营模式正在创新。市教投集团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通过整合各方资源,建设了一批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牵头组建了多个由国企、院校、民营企业共同参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运营实训中心,相继与中、德、法、美等国际一流培训认证机构合作,建成了全国驰名、中南地区最大的机器人焊接培养基地。
赛训结合,培养了一批实用型人才。从2014年的全国“第二届民盟教育论坛”,到2015年的全国第五届职业技能大赛,再到2018年的“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之“嘉克杯”国际焊接大赛等,一系列全国乃至国际赛事,见证了市教投集团的稳健茁壮,也以赛训结合的方式培养了一批批“大国工匠”和高素质技能人才。
市委、市政府始终心系株洲职教事业发展,市委书记毛腾飞在2017年调研时明确了职教园的发展目标,要致力于把园区打造成在全国有重要影响的职教园区,发展为“工匠摇篮、两型典范、发展引擎”。
据统计,近10年,职教园年均为《中国制造2025》《湖南制造强省五年行动计划》、“株洲·中国动力谷”发展战略输送3万余名高素质技能人才,60%毕业生就职于湖南,2017届毕业生整体就业率达95%以上,特色专业的毕业生供不应求。
“工匠精神”落地生根,“产教融合”多点开花,株洲又多了一张闪亮的城市名片。这一切,是市教投集团践行初心、勇担使命,助推株洲向“中部地区职业教育创新之都”持续迈进取得的丰硕成果。
升级
转型改革,踏歌迈向新征程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发展,将其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今年8月,习总书记在甘肃考察时指出:“我国经济要靠实体经济作支撑,这就需要大量专业技术人才,需要大批大国工匠。职业教育前景广阔、大有可为。”
改革风劲,湘江潮涌。市教投集团积极响应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号召,在推进职教园区建设的同时,紧扣“教育及配套产业投资运营商”战略定位,大力推进“转型升级”,探索新发展模式。
立足十年深耕经验,剑指转型升级目标,市教投集团具备政策支持的“天时”,区位交通优势的“地利”,以及人气持续聚集的“人和”。
从一开始,市教投集团就坚定信念:勤思笃行、行稳致远,建设科学的、美丽的、充满生机的园区。未来的职教园将是集教育城、康养城、宜居城的“三位一体”。
转型有基础,如何促蝶变?
党建领航,党建与经营管理融合。市教投集团负责人表示,集团将以党建为引领,牢牢把握“国企姓党”这一根本属性,从严治党、从严治企,以党建为转型升级植根铸魂。
紧扣定位,转型与教育主业融合。集团将立足于“园区开发商”到“教育及配套产业投资运营商”的转型,推进产教融合项目建设,构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融通,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行,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结合的格局,做强做大教育投资主业。
持续创新,升级与市场需求融合。集团将加大市场化发展力度,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通过加强校企合作、强强联合的方式,深化业务发展,构建教育产业全链条,蓄势向更高层次的目标迈进。
资金是发展的基础,项目是转型的载体。市教投集团正着力强化融资能力,拓展多元化的筹融资渠道,千方百计把融资工作做优做精。同时投资入股兴办职业院校及培训业务,并做好职业经理人培训等。目前,国务院国资委职业经理研究中心株洲培训基地已揭牌成立,集团控股的湖南首家人工智能学校——株洲人工智能职业技术学院已实现招生,海外办学、线上教育等项目也在紧锣密鼓地推进中。
展望未来,逐梦扬帆。
市教投集团负责人说,集团将着力运营好教育及配套产业投资业务,致力将自身打造成为全国一流且具有国际化视野的现代教育投资集团,也为株洲加快建设“一谷三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技能人才人才支撑,释放发展动能。
“教投人”:守初心担使命,榜样就在身边
非常之人成就非常之事。
市教投集团十年深耕湖南(株洲)职教科技园,基本实现由“园”到“城”的嬗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教投人”功不可没。
十年来,“教投人”挂图作战,吃苦耐劳、善打硬仗。
十年来,“教投人”创新工作思路、机制,促进株洲职教事业发展,助力集团公司获得省总工会“工人先锋号”等多项省市殊荣。
将践行初心的故事播撒身边,将前行榜样塑造于眼前,“教投人”凝聚了诸多可圈可点的“工匠精神”。
党建引领
敬业奉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我国国有企业的光荣传统,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是我国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
党建领航促发展,凝心聚力强主业,是“教投人”的坚守与坚持。
市教投集团党委凸显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作用,牢牢把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契机,抓牢抓实学习教育、调查研究、检视问题、整改落实各项工作,促使党员干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筑牢了理想信念之基,推动集团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
守初心,“教投人”以党建为引领,爱岗敬业,甘于奉献。
很多“教投人”家住株洲河西,甚至是长沙,这意味着他们上班比一般人起得更早,回家更晚,踩着晨曦、踏着晚霞,披星戴月的“教投人”工作的每一天都是一次“再出发”。遇到需要的时候,他们往往不讲条件、主动承担,任劳任怨地完成手头工作。
为争取一个项目,集团投资发展部曾通宵研究政策、整理材料,前后三天没回家,困了在办公室和衣而卧,醒来继续“撸起袖子加油干”,最终成功申请地方政府专项债额度12.7亿元。
为优化人力资源制度,集团人力资源部的“娘子军”无惧任务重、时间紧、人手少等困难,加班加点勇往直前。走出办公室时,曾有人拍下“凌晨三点的职教城”,感慨道:“万籁俱寂下,听到的是梦想与奋斗的声音。”
敢于担当
攻坚克难
勇担当、能攻关,这是“教投人”一如既往的精神传承。
10年来,“教投人”承担起开发职教园的使命,冲在前、干在前、顶在前,全力推进职教园区建设,稳步助株洲职业教育稳固在全国版图内的发展格局,成为服务长株潭城市群乃至湖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力引擎。
2016年3月,市属三校新校区正式开工,作为建市以来工程量最大的教育建设项目,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要求代建单位市教投集团按时按质完成任务。
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参与建设的集团工程管理部、智慧谷公司、物业公司等,在确保质量、安全的前提下,签下军令状保证“按期完工”。他们克服各项困难,科学调度、统筹推进施工。他们主动放弃节假日休息,顶着骄阳、冒着寒冬,用“5+2”“白+黑”的拼搏精神加快项目建设,最终圆满实现市属三校如期开学的工作目标。那段时期,有的项目负责人早上六点穿着干净衣服出门,凌晨一两点带着满身疲惫与尘土归家;很少人能按时坐下来吃上一口热饭,有的人连续半年没有休过周末,他们无怨无悔地坚持和奋斗,保证了上万名学生如期坐进了崭新明亮的教室。
2019年,防控金融风险任务加重,面对严峻的形势,集团融资财务部迎难而上,加班加点争取资金。他们勇于承担,那段日子,不少“新晋妈妈”把孩子交给长辈照顾,守在办公室加班加点,垃圾桶里堆积的一次性饭盒,见证了她们熬夜推进项目的艰苦。
创新改革
敢为人先
践行初心,担当使命,“教投人”在创新中团结前行。
多年来,“教投人”围绕企业发展和教育及配套产业培育,凝聚各方合力,加速资源整合,持续助推株洲职业教育做大做强。
多年来,“教投人”探索校企合作新路径,组建混合所有制公司,加快民办职业教育发展步伐,为湖南省和中南地区输送高素质技能人才。
今年,我市与国务院国资委所属职业经理研究中心合作,打造职业经理人(株洲)学院这一我省唯一的专业化职业经理人才培养平台,再次让株洲吸引世人瞩目。该学院在市国资委的指导下,由市教投集团负责建设运营。“教投人”探索和积累职业经理人制度发展的经验,并立志向全国推广、复制。
市教投集团也在创新人才发展通道,实施《推进人才强企的十条措施》等,为集团发展“造血生肌”。通过开设“教投讲堂”,设置“学习日”,“教投人”定期开展理论学习、管理制度和业务学习内部培训等,大力打造学习型企业。
用行动诠释忠诚,以落实体现担当,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教投人”创新奋进,推动集团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服务株洲“一谷三区”建设,助推株洲向“中部地区职业教育创新之都”稳步迈进。
2019-11-29
00:00:00:0——株洲市教投集团深耕职教科技园发展纪实149152202怀初心十年耕耘
载使命再次扬帆/enpproperty-->2019-11-29
00:00:00:0——株洲市教投集团深耕职教科技园发展纪实14915220c1491522.html2怀初心十年耕耘
载使命再次扬帆/enpproperty-->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