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伟勇
开学季,网上一则新闻引发舆论关注。一位大一女生问家里要每月4500元的生活费时,妈妈不仅拒绝了,还发了脾气。
记者在我市部分高校走访发现,相较80后、90后的大学回忆,现在大学生的生活费提高了不少,大部分每月在1500—2000元之间,少部分学生在1000—1500元之间,只有个别学生的生活费在3000元以上。
在株洲上大学,生活费多少合适?学生又该如何合理安排在校期间的开支?本期“天台话吧”关注此话题。
观点一
学习好才是最有面子的事情
讲述人:应届毕业生
周清
在株洲上大学三年,除了大一买电脑的费用单独支出,家里每月会固定给我1200元生活费,每月定期转到我的卡上。大学的生活费支出主要是吃饭、购买生活用品和进行娱乐活动,如果基本在食堂吃饭,生活上比较节俭的话,这个标准已经足够了。
相比较高中,大学生活更加丰富,自由支配的时间也比较多,参加一些社团活动是不错的选择。这些社团活动基本上不用开销,还能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锻炼自己的能力。
在学校里,身边同学大部分和我一样,家里每个月给一次生活费,但不管给多少,如果前期不节俭的话,月底肯定要找同学蹭饭吃。这样的同学不在少数,如果“亏空太多”,只能找各种理由向父母索要了。
我是反对无限制地向家里索要生活费。在我看来,作为学生,不是比谁出手阔绰,谁穿名牌衣服,谁买高档化妆品。大学里学习好才是最有面子的事。并且在大学,如果你能学习好,表现好,每年还能获得一定数额的奖学金,也是一件快乐和自豪的事。
作为一名已经走入社会,面对社会竞争压力的应届毕业生,我更加感受到在校期间学习的重要性。学生时代好好学习,掌握好本领和技能,走出校园才不会迷茫和惊慌失措。
观点三
学生要理解父母的辛苦
讲述人:大学教师
张征
我们学校的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家庭经济状况也各不相同,不可避免存在攀比之风,这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应该重点关注的。
大学里面,男生更偏爱的数码3C占据了购物支出的绝大部分,此外还有游戏开销。一些女生则在购买化妆品、娱乐聚会等方面开支较大。同学之间长期生活在一起,难免会互相比较,一些学生看到身边同学物质条件比自己优越,会有失落感。
作为过来人,我觉得学生要更多的理解父母的辛苦。一个家庭特别是农村家庭,培养出大学生非常不容易,甚至花费了毕生的积蓄。而除了教育,家庭生活还有许多支出需要钱。如果家长赚钱能力有限,家庭的经济实力又不强,学生读大学时,更要量力而行,不能因为生活费问题对父母有苛责。
换句话说,大学生都是成年人,就算没有赚钱能力,也应该有起码的独立意识。对于已经成年的大学生,父母已无需再承担支付生活费的法定义务,如果觉得缺钱,正确方式是自己挣,而不是伸手要。有一些学生通过勤工俭学改善了自己的学习条件,还有一些学生通过努力学习争取到了奖学金,这都是作为成年人的担当。
我的观点是,希望在校大学生,不要以生活费的底线为标杆,也不要强制自己的父母超额付出,结合实际出发,创造稳定的学习环境,对自己大学生涯做好规划,让自己在走出校门时更有竞争力。
观点四
开学第一课要学习理财
讲述人:银行职员
虞庆
开学季,对于学生家长而言,给孩子缴纳学费、安排生活费等事情接踵而来,对于离开父母实现独立生活大学生说,如何独立支配生活费也是一道新课题。
现在的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随着物质生活的丰富,大学生中存在盲目消费、冲动消费的现象,也不同程度出现攀比之风,靠信用卡借钱消费的现象并不少见,甚至有学生经不起违规“校园贷”的诱惑,铤而走险,造成不可挽回的悲剧。
不少大学生缺乏财商观念和理财意识,并且其中的很多人是“月光族”,每月领到父母寄来的生活费后,很快就会花光。在我看来,作为学生,就算家庭条件好,也不能大手大脚,花钱要有规划,要有理财的观念。每年的开学季,我们会受邀到一些学校去授课,避免学生受到违规“校园贷”的危害。
我们建议家长,为了防止孩子乱花钱,可以给孩子办理一张借记卡和一张信用卡附属卡。用借记卡孩子可以提取现金,而附属信用卡则可以在商场、超市等刷卡消费,家长能清楚地知晓孩子花钱的用途。另外,我们也建议学生可以利用记账APP进行消费管理,知道自己的钱是怎么花的,久而久之,就会形成良好的消费习惯。
观点二
给孩子创造好的学习环境
讲述人:学生家长
邓晓明
在孩子读书这个问题上,我们作为家长是尽全力支持。虽然是普通工薪阶层,但在经济上也会给予孩子充分的生活费保障。孩子上大学时,我了解了一下学校的消费情况,一般月生活开销1500元就足够了,但我还是每月给2000元用于孩子在学校的开支,此外,电脑、手机等必要的物品也会给孩子配齐。
我觉得,在教育这件事上,眼光要长远,孩子还处于学习阶段,学习是第一要务,学好了本领,孩子有出息了,未来会有更多选择,也会有更大的回报。
我非常认同龙应台的话,希望孩子读书用功,是希望他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正因为如此,我对孩子在学习上要求很高,读完大学希望她能继续考研,能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有深厚的知识储备。
生活费富足并不代表高消费。在学生生活费问题上,不排除一些孩子花钱没计划,有多少花多少,见到别人有什么都想买。这方面,我觉得一定要和孩子多沟通,不能因为没有生活费而影响了学习,也不能让孩子养成攀比的习惯。
网友热议
@慕北辰Pamir:有钱也不能多给,总要有个度。就算家庭条件好,一个月4500元也没必要。
@小杨小杨在线捶墙:月底没钱了才去吃食堂?那你肯定不够花啊。
@大头白眼已存在:我一个月工资才4000元,生活费这么高毕业后怎么面对社会的残酷。
@别跟我做朋友:一个月4500元?学校的饭不配让你吃咋滴?
@最诗词:根据自己的家庭情况来吧,有钱的就多给,钱少的就少用。
2019-09-12
00:00:00:0148471702大学生生活费水涨船高,你怎么看?/enpproperty-->2019-09-12
00:00:00:014847170c1484717.html2大学生生活费水涨船高,你怎么看?/enpproperty-->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