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背后,藏着火热的“儿童经济”。当百货商场“小鬼当家”时,琳琅满目的儿童业态也纷纷出现在各大商超:游乐、餐饮、教育、亲子综合体,正日益成为商超重要的吸“金”手段。
在株洲的华润万家、神农城购物广场、株洲百货、天虹、奥园广场、平和堂、王府井等大型商场,儿童业态风头正盛。而新型的消费方式,也在悄然改变家庭的生活方式,进而引领新的消费趋势。每到周末,很多年轻父母会选择将孩子带到商场玩耍,甚至成为商场亲子活动的铁杆粉丝。
株洲一些大型综合体内的儿童消费业态布局如何?发展中存在哪些问题?又该如何转型升级呢?
株洲日报记者
吴楚
实习生
杨茜
王海芳
3.
【问题】
同质化严重
联动性不强
并非“寓教于乐”
7月13日上午,华润万家一楼,坐在游乐场外的黎女士时而拨弄手机,时而朝游乐场内张望。孩子在绳索桥上撒欢,场外父母递零食送水,俨然成为商场一道“靓丽”风景线。
“找了半天才找到竞技类游乐项目。”这个暑假,黎女士带小孩回国探亲,她抱怨道,在市内商场转来转去发现,几乎都是普通游乐场,有特色的没几家。
黎女士的看法与感叹,正是目前株洲商场儿童业态存在的问题之一:同质化严重。
记者走访发现,虽然目前各大商场里几乎都有游乐设施,但大多数又只是滑滑梯、海洋球池等普通乐园,类似黎女士百般寻找的竞技攀岩类项目并不多见。其实,特殊项目与大型充气式游乐园比起来,明显更受孩子青睐。
同质化严重,会导致竞争加剧,单个商场辐射面有限,要想留住客户,商场内的游乐场所则需要加强联动,提供优惠服务,一同赚钱。然而,记者采访了解到,目前,很多商场的游乐设施都是各自为战。
“我们尝试过与商场内同行合作,比如推出通票、互相打折等,但都很难执行。”某商场一位店长说,乐园季节性强,目前仍是靠赠券或者办会员吸引顾客。
在同质化严重的情况下,并非没有“特立独行者”,只不过,这种奇特的儿童业态,很多家长并不买账。比如,众多商场引进的儿童电玩设施。
7月13日下午,市民陶女士带着孩子在市内某商场的电子乐园玩耍,她显得一脸无奈。“带孩子来商场乐园玩就是怕他整天在家玩手机、看电视,但没想到出来玩还是要接触电子产品,孩子又对这些诱惑毫无抵抗力。”孩子玩得正欢,一旁的父亲却无比担心他的眼睛和耳朵。
儿童零售扎堆出现,是儿童业态同质化严重的另一面。如童装店,记者走访发现,同一层楼汇集大量童装的商场,几乎都在打折。在某商城,相隔数米就有大型玩具店,记者蹲点发现,顾客实在稀少。
这些问题,并非株洲独有。记者在网上搜索“儿童产业”关键词,与“崛起”“遍地开花”等褒义词同样多次出现的,是“同质化”“恶性竞争”“缺乏特色”等词汇。
陶女士是湖南工业大学教师,面对儿童业态诸多现状,她说出了自己内心深处的忧虑:快消时代,还是希望商场儿童这块发展可以慢一点。如果孩子能在玩中学到东西,那我们是十分愿意为这种“价值”买单的。
记者手记
1.
儿童业态虽好
可不要“贪杯”
吴
楚
【市场】
“女人与孩子的钱最好赚”,这句话,在当下火热的儿童业态中成为真实写照。
儿童业态有多火?在记者的走访中,其不仅仅是各大商场的标配,也成了中小型卖场的引客手段,有中等卖场努力腾出空间安置一个小型充气游乐园,有小型超市在门口搭个金鱼池给孩子钓鱼。
儿童业态以“1+N”的形式带动家庭消费。80后、90后家长逐渐成为消费主力,这部分人群不仅消费能力强,且消费观念新,用户粘度又高。
儿童业态火爆,自是因为市场需求旺盛。但仅仅儿童业态本身,是否是一片蓝海,还有待各位有心人士留神观望。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儿童业态占地面积大,承租能力较低,前期投入大,回报的周期较长,如果体验服务不够精细、互动性不足,就会导致客户新鲜感降低,这些问题在同质化竞争中都将被放大。
对卖场而言,想要更好地利用儿童业态首先需要正确认识儿童业态的引流效应,避免盲目求大、求新,需要做详细的调研、判断,明确定位后,购物中心在建造时应考虑到这些问题。
同质化是业态与商场面临的共同问题。说到底,从业者与商超都应努力创新,发掘区域特色、需求特色,与更多科技产品结合,加强亲子互动,提升父母体验等。
消费水平提高
年轻父母新理念拉动新需求
“愁生不愁长”,是南方的一句老话,意思是说,生孩子难,把孩子养大不难。这话,如今看来似乎已经不适用了。
“现在把一个孩子养大是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和财力的,追求的是人格培养、精细化教育。”7月13日下午,在神农城广场“遛娃”的市民张先生深有体会地说。
这位“80后”父亲,已经有两个小孩。在他看来,现在的年轻父母对儿童消费的关注度高,关注的重心也从以前的饮食和服装转向如今的综合教育和能力培养。
“90后”辣妈刘女士也持相同看法。她说,自己绝大部分的休闲时间都“贡献”给了孩子,除了让孩子在商场游乐园玩耍外,她还一口气给孩子报了商场里的机器人早教班、英语班。
“每个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我很重视对他的培养,也愿意给他有质量的陪伴,希望他能全面发展。”刘女士说,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家庭也有能力负担孩子的各种开销,总想给孩子更好的游玩体验和成长环境。
事实上,记者随机采访了数十位年轻家长,他们的观点惊人的一致。这些各大商超儿童区域的主要客流,已经俨然成为儿童消费市场的主要推动力。随着二胎政策的全面推行,这一消费群体正在逐步壮大。
孩子也俨然成为家庭消费中心。有数据显示,近些年来,关于孩子的消费支出在家庭总支出中比例渐涨。2018年,该项支出约占家庭总体日常消费的33%,占家庭总收入的14.6%。
“现在的父母在经济条件、教育程度和消费观念上与上一代有着明显的不同,对孩子养育注重培养质量,有着超强的消费意愿,这也促进儿童业态向多元化、细分化、人性化发展。”一位商场负责人表示。
4.
2.
【破题】
坚持商城底色,走出自己新路子
陶女士的话,是绝大多数家长的心声,即:儿童游乐设施要“寓教于乐”“寓教于情”,让孩子在快乐中健康成长;儿童服务业态要抓准需求,提供切实贴心的服务。而前者要靠创业者的头脑,短期改变并非易事。后者,则要求商场在调整业态上下功夫。
在天虹百货营销部经理熊丹看来,商场需要立足自身定位,走出属于自己的路子。“我们商场定位是给家庭购物带来欢乐时光,所以在家庭购物的新需求就是我们的调整方向。”据其介绍,天虹商城就正在适当减少儿童游乐项目,增加儿童服务项目,新引进的时下红火的儿童理发店就快开业了。
在商场同行以及市民眼里,王府井商城是个“潮流店”。这一点,也体现在它的儿童业态上。五楼有个儿童走秀俱乐部,这项特殊的亲子活动培养了孩子审美意识,而参与走秀也让孩子更加自信出众。
“不管是成人消费还是儿童消费,都应该形成独特的商业氛围,靠单个品牌去带动整个商场不现实。”一位业内人士坦言,要想抢占市场,就得从招商开始改变,“要打造一站式儿童业态,形成商业品牌。”
这一点,神农城购物广场“走得最快”。跟“孩子王”集儿童产品为一体的一站式品牌相同,这里也在致力打造一站式儿童业态。据了解,目前神农城购物广场的儿童产业占比达整个商场业态的60%左右。
“形成一站式儿童业态,能最大程度满足家长和儿童的消费需求,让传统的购物中心环境增添更多的趣味体验。”该商场相关负责人表示,无论是游乐、早教、商铺还是亲子会所,都是力求打造多维度的欢乐社交空间,家庭的消费具有粘合性,通过利用“1+2”“1+4”虹吸效应带动全家,打造家庭产业链。
在数位业内人士看来,如果儿童类项目都大同小异,那么对于长远发展一定是不利的。
“儿童业态已经从前几年扩张式发展到如今趋向理性化、规范化了。”市内一位商场经理直言,现在,儿童业态的产品不再是单纯提供孩子玩乐的场地,而是呈现出“大融合”趋势。
遗憾的是,新兴的“运动+早教”“餐厅+游乐”等情景式、体验式的儿童业态,目前株洲并不多见。在他看来,这些真正寓教于乐、寓教于情的儿童业态,让家长和孩子一起融入其中,并给孩子带来思考和成长的快乐,正符合当下年轻父母们的教育理念。
“现在业态更新迭代速度如此之快,如果商家考虑不周全又没有优势与特色,势必会遇到发展的瓶颈直至被淘汰。”熊丹说,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商场必须牢牢立足自身定位,迎合趋势,把商场品牌和引进业态组合做精做好,寻求差异化发展,是各大商场下一步需要努力的方向。
【商场】
玩乐、培训、理发、零售
儿童业态成聚客利器
旺盛的市场需求让各大商场开动脑筋,使出百般解数“抢蛋糕”。
华润万家一楼有个儿童俱乐部,7月12日下午3点,俱乐部五颜六色的海洋球池子里满是大人和小孩。一旁,新开业的“蹦蹦云”上,两个小孩你上我下玩得不亦乐乎。
而更刺激、危险性更高的挑战游乐项目,就需要专人指导了。“我希望他多接触新东西,锻炼身体与胆量。”一位家长指着正在玩耍的男孩说,顺便还能让他多交朋友。
在株洲百货中心广场店六楼的阳光乐园内,张爷爷正在小心照看着6岁的小孙女。老人说,他们在很多商场的游乐园办过VIP卡,哪里方便就去哪玩。
而位于河西的神农城购物广场内,儿童业态花样更多。全国连锁的蹦床公园在这有分店,探险攀岩项目上坚强的孩子在勇攀高峰,高空走道则吸引着更为勇敢的少年。
“奇乐欢儿童乐园”的店长正在忙碌,一边忙着给家长们办理购票手续,另一边不断招呼着店员给孩子拿袜子。他说,暑假是一年当中游乐场最忙的时候,每天都会迎来大批客流。
记者走访发现,在各大商场儿童业态中,玩乐设施只是最为基本的业态,儿童教育也是“重头戏”。在神农城购物广场、奥园广场、华润万家、天虹等商场,都有早教、英语、综合素质、舞蹈、机器人教育等培训机构。
当然还有衍生的儿童服务业。7月13日下午,在神农城购物广场南栋二楼酷贝啦儿童美发造型店,孩子坐在小车造型的位置上看着动画,理发师在旁边为其理发。在神农城购物广场和奥园商城已有几家装修可爱的儿童理发店,除了理发,店内还提供定做胎发纪念品等服务。不少顾客表示,相比于去成年人理发店剃头,更多父母愿意带孩子来这种专门为孩子设计的理发店。
记者走访发现,目前株洲商场的儿童业态中,儿童游乐、儿童教育仍为“辅”,为主的,还是儿童零售。
最为直观的一个表现是,每一处玩乐设施附近,总会有奶粉店、玩具店或者童装店。各大商场也在纷纷引进全国知名儿童品牌入驻。
“孩子王”是全国知名儿童品牌,集童装、亲子乐园等多种服务与商品为一体。在神农城购物广场和平和堂,这是两大主要儿童购物品牌。
“商场最注重的是客流,我们追求的是如何将客流变为消费。”一位商场经理直言。
在业内人士看来,儿童业态与商业地产结合愈发紧密,究其原因是在实体商业遭遇电商冲击后,体验式消费成了新的风向标,儿童业态不易被替代且变现能力强。而儿童业态相对于其他业态而言在吸引客流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所以在商业地产内的占比不断攀升。
▲商场的游乐园里满是家长和孩子的身影。
吴楚
摄
2019-07-16
00:00:00:0业内人士:避免同质化发展还需坚持自身定位调整业态147942902百货商场“小鬼当家”
儿童业态“遍地开花”/enpproperty-->2019-07-16
00:00:00:0业内人士:避免同质化发展还需坚持自身定位调整业态14794290c1479429.html2百货商场“小鬼当家”
儿童业态“遍地开花”/enpproperty-->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