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为老百姓健康把好脉株洲微改革开出“药方”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株洲日报
株洲日报社新媒体记者

杨胜兰

通讯员/周德

罗日辉

株洲作为全国首批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医改工作一直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近年来,株洲市卫生系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着力从解决群众排队难、挂号难、就诊难等问题入手,推出了系列微改革举措,打造了更加优质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让百姓幸福感、获得感持续升温。

“互联网+医疗”让就医更便捷、诊疗更高效

“互联网+医疗”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区域医疗资源布局优化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今年1月,株洲市天元区政府与微医集团签署《互联网+医疗健康项目合作协议》,着力建立省内首个互联网+智能监管体系。该体系建立后,患者建档时间由15分钟缩至2分钟,实名认证电子化一键签约建档。平台还通过配置体检一体机、心肺一体机、云巡诊车辆,实现了一站式的医疗服务,将在医院才能享受到的服务,送到基层群众身边。新引入的云巡诊车,整合了7项大检查、49小项于一体的功能,极大满足了居民日常体检需求。

为了解决患者“挂号难”的问题,株洲市中心医院率先探索了自助预约服务,全院配置多功能自助服务设备,患者可通过医院微信平台、银医通等多种渠道自行进行预约、挂号、缴费,极大地缓解了“排长队”的现象。

此外,该院新添置了110余台自助服务机并推出急诊确费系统,将原有打印发票的方式改为打印热敏凭条方式,患者只需一秒时间打印一张热敏凭条便可就诊,极大地缩短了等候时间。据统计,自开通银医通自助挂号缴费系统后,患者的平均候诊时间较之前节省了2—3小时,就诊时间节约了15—25分钟。

“驻院式”综合监督检查为公立医院“把脉”

为了规范医疗机构执业行为,压实医疗机构作为法律法规落实的“第一责任人”主体责任,株洲市卫健委今年率先在全省创新开展了医疗机构“驻院式”综合监督检查制度探索。

“驻院式”综合监督检查是卫生计生监督机构依据现行的卫生法律、法规、规章对医疗机构执行法律、法规、规章情况进行全面的执法检查,包括公共卫生、医疗卫生、计划生育卫生三大领域,并对医疗机构依法执业情况进行全面评估的一种执法模式。

通过开展“驻院式”综合监督,可以改变以往的单一执法模式,实现对医疗机构的立体化、全方位、多模式监管,把监管对象从医疗机构向医疗行业执业人员延伸,把监管范围从医疗执业向公共医疗服务整体质量扩展,实践卫生监督“为民执法,护卫健康”的初心使命。

据了解,2019年我市计划完成8家公立医院的驻院检查任务,目前已完成的第一批4家公立医院检查。通过检查发现问题共599条,制作现场笔录16份,下达整改意见17份,处理投诉举报3件,当场责令停止违法行为14起,约谈院长及相关人员共36人次。“驻院式”综合监督检查制度的推进,有效促进了医疗机构依法办院,推进了卫生监督队伍能力建设,也维护了人民群众就医环境。

“一站式”服务让患者少跑腿、办好事

医疗服务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株洲市中心医院今年着力打造“最多跑一次”升级版,成立了门诊“一站式”服务中心,集中在门诊大厅为群众办理医保咨询、现场预约、资料打印、投诉处理等内容。彻底解决了群众“来回跑”办理业务的问题,让群众花最少的时间、走最少的路,办好事。

株洲恺德心血管病医院提出“以病人为中心”的人性化服务工作主题,通过打造咨询服务中心,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改进服务流程,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据了解,恺德心血管病医院的咨询服务中心可为患者提供复印、咨询、导诊等服务,原本需要患者自己前往医保办、病历室、医务科等不同部门办理的业务,现在只需中心服务人员全程代办完成。同时,该中心还可一站式完成医院员工产假、准生证等涉及职工的办理需求。

药品“零库存”让医患得实惠

药品管理直接影响医改成效。早在2014年,市中医伤科医院在综合考虑药品管理、医疗用房、用药需求、库存水平和周转情况后,在全省首开先河提出药品“零库存”的管理模式,即所有药品不再经过医院仓储,由有资质的医药公司直接配送到医院的虚拟药库,进行药品验收登记合格后,再由药房发放到各临床科室使用。

据了解,实施药品零库存管理之前,每年药品损耗率平均为1-5%左右,药品报损金额上达几万元;实施药品零库存管理之后,每年药品损耗率平均为1‰左右,药品报损金额不足千元。在药品的平均周转率由50%提升到200%以上的同时,还降低了医院药品库存资金,减少药品库存风险,提高了药品质量并规避了药品采购风险。

相关负责人表示,实施药品零库存有助于药师从药库管理真正回归到临床医生用药和患者用药指导上,防止抗生素滥用,提高用药安全,真正体现药师的价值所在!

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助推分级诊疗

看病路途远、挂号难、费用大,一直是困扰着偏远地区的老百姓。2016年至今,醴陵常态化、制度化开展“湘雅乡情·专家醴陵行”活动,通过乡情介入等方式,邀请了88名醴籍专家回醴,提升了当地医疗服务水平。

开设“湘雅乡情学术论坛”、建立“湘雅乡情醴籍专家工作室”、青年医务骨干“点对点”结对“面对面”传授......专家教授通过各种方式培养醴陵本地医卫人员,让先进技术走向基层,让基层医护人员专业能力得到提升。这些举措有效助推了分级诊疗,也缓解了群众“看病难、找专家更难”的问题。

截至目前,专家来醴坐诊1040次,手术81次,查房764次,医疗救治7791人,开展扶贫集中义诊3次,深入贫困村义诊8次,惠及群众5万余人,直接减免群众医疗费用1500余万元。本地就诊率从2015年的88%提高到2018年的92.7%,基本实现“大病不出市、小病不出镇”的目标。

“微问诊”破解处方药销售难题

为解决处方来源真实性问题,我市在城区试点推行了“零售药店电子处方运用管理系统”,免费为老百姓开启健康咨询、电子处方开具等服务。

由于零售药店处方来源单一,处方的真实性与合法性不可控,药师履职不到位,消费者的安全用药意识不强,监督处罚法律不到位等原因,导致药品零售企业销售处方药不凭处方现象普遍存在,也困扰着各级药品监管部门。而“微问诊”,正好破解这一全国性难题。

“微问诊”即消费者在药店终端通过双向语音视频系统与医师在线交流咨询,消费者可利用终端机配套的高拍仪将病历、化验单、检查报告等抓拍上传,供远程医生参考分析从而提供治疗建议及用药指导,并开具附有签名的电子处方。电子处方通过网络传到零售药店的执业药师处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消费者凭该处方购买处方药。

数据显示,我市目前已在366家零售药店安装了“微问诊”电子处方服务系统,提供免费药学服务226462人次,产生电子处方171949笔,进一步规范了药品零售企业经营处方药的行为。

2019-09-27

00:00:00:0148601902为老百姓健康把好脉

株洲微改革开出“药方”/enpproperty-->2019-09-27

00:00:00:014860190c1486019.html2为老百姓健康把好脉

株洲微改革开出“药方”/enpproperty-->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