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楚
通讯员/黄天亮
11月底,东城大道、航空大道(南环线-高精传动段)先后通车,一东一南,株醴融城,芦淞南拓,有了载体。株洲区域交通网络再次升级。
这是株洲城市交通畅通行动路网工程三年行动的一个缩影:据统计,至2019年10月,株洲市中心城区现状城市道路里程达到1000.9公里,比2016年增加191.45公里。2016年至2018年,城市道路面积率由12.3%提升至13.9%,人均道路面积由13.7平方米
/人提升至15.45平方米/人。
交通融城,区域联系更加紧密
区域发展,交通先行。
东城大道,起于醴陵与江西交界处的屏山,经醴陵城区、左权镇,在芦淞区栗塘村附近与航空大道对接。全长55公里,其中醴陵段18.8公里。道路采用一级公路标准建设,宽35米,设计时速80公里,双向8车道。该项目的建成,缩短了醴陵到株洲的车程,从而加速“株醴融城”的步伐。
11月21日上午举行的通车仪式上,市委副书记、市长阳卫国说,东城大道的建成通车,标志着城市向东向南发展迈出新的步伐,标志着株醴都市圈建设进入新的阶段,标志着湘东开放型经济带建设取得新的进展。
航空大道则是城市片区融合的重要道路。这条北起南环线南辅道、南至高精传动、全长1.58公里的城市主干道,既是贯通航空城东西走向的交通动脉,又可有效缓解南环线的交通压力,也进一步拉近枫溪生态城与河西的距离。
“融城路网项目,一直是交通畅通行动的重中之重。”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铺开株洲地图,梳理交通畅通三年行动的各个项目,变化更为直观:
株渌融城。渌口大桥通车后,河东连接线和谐大道、河西连接线龙洲路先后通车。株洲首条无红绿灯城市快速路湘江大道一期竣工,与渌口区无缝对接。渌枫大道正在推进中。
两座大桥。枫溪大桥(湘江六桥)、渌口大桥(湘江七桥)先后通车,两条快速过江通道对优化城市路网结构,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具有重大作用。
片区相连。湘芸路全线正式贯通,武广新城及月塘生态新城的“三纵三横”主干路网,打通了两大新城对外连接的又一通道。同时,自南向北串起河西四大新城:天易科技城、武广新城、月塘生态新城、栗雨新城。
长株潭交通融城。西边,湘潭大道至铜霞路连接线、武广大道通车后,从株洲去湘潭更加方便;北边,云龙大道洞株路株洲延伸段快速化改造项目施工正酣,改造完成后,前往长沙的通行时间比原来节约40%,约减少8分钟。
“通过加快推进融城路网新建项目,则进一步拓宽了我市进出城门户,打通了与醴陵、渌口、湘潭等周边区域的快速通道,使中心城区与周边区域联系更加紧密。”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修复“血脉”,城市交通更便利
城市居民出行有“三怕”:一怕小街小巷“晴时灰、雨时泥”,二怕遇见“断头路”,三怕“出门就堵”。
消除“三怕”,正是交通畅通行动的主要目标。
芦淞区佳诚手机电脑市场至南湖塘街与沿河路交界处有条小路,过去很长一段时间,这条南湖塘巷路面裂痕遍地,坑坑洼洼。可它并不是一条普通的“羊肠小道”。它附近有电脑市场、株洲市一中、超市等人流量密集的场所,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小型区域交通枢纽。
2018年底,南湖巷路改造完成。平整路面,铺上沥青,现在的南湖塘巷,融入周边老城建筑中,“老城新路”,出入方便了,周边居民竖起大拇指。
过去三年,关于小街小巷改造的“点赞声”在株洲城此起彼伏。数据显示,2016年至今,城市六区共完成新建及改造支路、小街小巷项目141条,覆盖了小湖塘、张家园、钟鼓岭、湘天桥等十多个片区(社区)地块。
“支路路网及小街小巷的建设、提质,分流了周边干道的交通压力,使城区‘毛细血管’功能明显增强,群众出行更为便捷。同时,城区支路及小街小巷的更新提质,促进了老旧片区环境的改善,让老旧片区重新焕发出了生机与活力。”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如果说小街小巷是城市“毛细血管”,那断头路就是“梗阻”,打通断头路、瓶颈路是改善城市交通的关键点。
2018年,庐山春天城市道路通车,这条宽18米、双向4车道的道路,解决了天元区御山和苑、庐山春天的居民的“舍近求远”绕路之困。
据悉,三年来,神农大道(衡山路-泰山西路)、桂花路(新塘路-云龙大道)、建宁大道(建设路-沿江路)、向阳北路(云龙大道-荷塘区界)、航空大道(南环线-高精传动)、劳动路等一批断头路项目相继拉通;正在加快建设森林路(黄河北路-珠江北路)、黄山西路(森林路-昆仑山路)、金龙西路(经开区段)等一批断头路、瓶颈路。
数据显示,2016年至2018年,城市道路面积率由12.3%提升至13.9%,人均道路面积由13.7平方米
/人提升至15.45平方米/人,路网密度由5.9公里/平方公里提升至6.9公里/平方公里,道路平均行驶车速由24.3公里/小时提升至27.3公里/小时,有效减少了交通运输能耗,城市理论通行能力整体提升。
园区升级,道路提升产业承载力
交通兴才有产业兴,道路是产业要素流通最基本的载体。拉通城市骨干路网、园区道路是交通畅通三年行动的另一个重点。
眼下,荷塘区新文化路建设接近尾声。该道路通车后,将缓解新华路的出行压力,也可对城际轨道株洲站交通枢纽起到分流作用,把交通车辆导向城市快速环线。
向阳北路全线贯通后,荷塘区与云龙示范区之间又增一条交通主干道,红旗中路(红旗广场至汽车城)的交通压力得到缓解。
“近年来,玉龙路、神农大道A段等一批重要交通骨干道路先后通车,株洲道路通达性不断提高,有效减少了城市交通运输能耗,城市理论通行能力整体提升。”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眼下,石峰区田心大道和中车大道均已实现部分贯通,这两条路将轨道交通科技城建成区与拓展区紧密连接,将大大提高片区产业承载能力。两条路也是石峰区与云龙示范区之间的交通要道,两者之间的车程由原来的15分钟缩短至3分钟。
如果打开一份“株洲园区地图”,会发现,大部分产业园区的路网主骨架初步形成:
职教园片区,升龙路通车,这条南起北环路,北至学林路的城市次干道,服务于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株洲市幼儿师范学校、中医院高专三所院校,促进院校间的交流,提升区域活力。
清水塘片区,环保大道将完善清水湖生态新城的路网结构,清水塘大道一期正在抓紧建设。
枫溪生态城和航空城片区,江渌路-铁东路-迎新路-机场大道-千亿大道-服瑞大道的园区“生命通道”顺利建成;
新马工业园片区,万仙路、林株路等园区条道路先后建成,片区路网日益完善。
……
“随着新马工业园、轨道城、金山新城、航空服饰城等10多个片区路网建设的持续推进,城区大部分产业园区的路网主骨架初步形成,使其内外交通体系日趋完善,为拓展城区空间、推动城市及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特别是一大批园区道路的建设及随路配套实施的水、电、气、排水等设施的建成投入使用,使园区产业承载能力得到显著提升。”上述负责人表示。
东城大道的建成,缩短了醴陵到株洲的车程,从而加速“株醴融城”的步伐。
吴楚/提供
2019-12-12
00:00:00:0149280802株洲中心城区城市道路里程超1000公里/enpproperty-->2019-12-12
00:00:00:014928080c1492808.html2株洲中心城区城市道路里程超1000公里/enpproperty-->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