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有两个株洲籍学生——何孟雄、陈大榕成为爱国运动的急先锋,后来一个成为职业革命家、无产阶级革命烈士,一个则在教育、文化上颇有成就。
何孟雄,工人运动的杰出领袖
何孟雄(1898年—1931年),炎陵人,1919年3月放弃赴法勤工俭学后,成为北京大学的旁听生。
五四运动以前,中国的新文化运动方兴未艾。何孟雄在北京大学如饥似渴地阅读《新青年》《新潮》等进步书刊,聆听许多著名教授、学者的授课和讲演,并积极投身于各种社会活动,成了学校中一名思想进步的活跃分子。
五四爱国运动爆发后,何孟雄和北大的同学一道,参加了游行示威,参与包围北洋政府交通总长曹汝霖住宅、痛打章宗祥、火烧赵家楼等行动,成为北京大学学生运动中的重要骨干。
6月3日,何孟雄在街上进行反帝爱国宣传时,被反动军警逮捕,关押5天。在全国各阶层人民的严重抗议下,北洋政府不得不释放被捕的学生,并罢去了曹汝霖、章宗祥和陆宗舆的官职。中国代表团被迫拒绝在丧权辱国的巴黎和约上签字。
五四运动以后,在李大钊的指导和帮助下,何孟雄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
1920年3月,何孟雄与缪伯英、邓中夏等一起参加“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会”。是年5月1日,他与北京工读互助团的7名青年学生发起纪念五一劳动节的示威宣传游行活动,被捕入狱,5月17日经李大钊等出面营救获释。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何孟雄是全国最早的53名党员之一。中共“一大”闭幕不久,何孟雄和缪伯英在北京结婚,被誉为一对“英”“雄”夫妇。1921年底开始,他先后任中共北京地委书记、中共唐山市委书记、武汉市委组织部长等职,领导工人运动。
大革命失败后,何孟雄曾任中共江苏省委常委、淮安特委书记、江苏省委常委兼农民运动委员会书记、军事委员会书记、南京市委书记,上海沪东、沪中、沪西区委书记等职。1931年1月,何孟雄等23人在上海被捕,2月7日英勇就义。
陈大榕,曾参与火烧赵家楼
北京赵家楼是当时的交通总长曹汝霖的住宅,五四运动那天,到底谁放了烧赵家楼的第一把火,历史记载是湖南邵阳人匡互生。
陈大榕在1977年所写的《八十自述》中称自己和俞劲参与了火烧了赵家楼。
陈大榕(1897年—1986年),字寿丞,株洲芦淞区人,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学生。他回忆,五四那天,当游行的“大队进行至曹汝霖住宅时,湖南邵阳籍同学匡互生由后墙破窗而入。初为卫士所阻。匡君晓以大义,慷慨激昂,卫士为之感动,任其开启后门。大队一拥而入。余与俞劲同学引火焚烧院中书房一幢,情势为之扩大。北洋政府惧于事态之严重,南方政府之反对,全国学生之响应,舆论之抨击,遂不敢轻率承诺矣。”
当时在现场的高师学生张石樵后来在《怀念五四壮士匡互生》中说“亲眼看到北京高师一同学用煤油把房子点着了……,真正放火者为俞劲(又名慎初)”,俞劲建国后执教于西北农学院,他在《对火烧赵家楼的一点回忆》称是匡互生叫他去买火柴的,火是匡互生点燃起来的。
因时间的久远或其它原因,很多人的回忆会有模糊与出入。这第一把火到底是谁放的其实并不重要了,因为所有人的回忆都肯定一点,匡互生既是这次运动的主要策划者之一,还是冒着敌人的枪口冲在前面的第一人。火烧赵家楼的这次行动,匡互生无疑应该记头功的。陈大榕、俞劲等也属于运动中的急先锋。
今天的株洲人知道陈大榕的不多了,但民国时期,他是湖南很有影响的社会名流,先后担任国民党湖南省党部负责人、湘潭县县长、湖南省教育厅厅长等职。
抗日战争爆发后,国共进行第二次合作,陈大榕任湖南省文化界抗敌后援会常务理事,并创办《湖南日报》,任第一任社长。他对株洲、湘潭的教育也多有贡献,1941年株洲第一所中学——建宁中学创办,陈大榕被聘为首任校长,除此之外,他还担任过湘潭一中的校长,上世纪八十年代还与湘潭教育界有往来。他的妻子吴琛则曾在湘潭另一所学校担任校长。
1949年,陈大榕去台湾,后任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委员,以敢于直谏闻名。他去世后,蒋经国题写了“謇谔扬休——寿丞委员千古”的题词。
陈大榕虽然属于国民党官员,但亦堪称爱国人士,他的主要贡献在文化、教育领域。
2019-05-04
00:00:00:0佘意明147273902百年前的“五四”,两位株洲人曾是急先锋/enpproperty-->2019-05-04
00:00:00:0佘意明14727390c1472739.html2百年前的“五四”,两位株洲人曾是急先锋/enpproperty-->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