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我市隆重举办耿飚同志诞辰110周年纪念活动。同时,全市即将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耿飚之问,拷问初心,值得深思。
当历史的车轮驶向新时代,中华民族再次以其辉煌的成就和勃发的生机为世界各国所瞩目。然而,那些曾经直击我们灵魂深处的“世纪之问”,却总是萦绕在每一个当代中国人的心底深处,从未消失。而今天,我们要重温的则是少有人知的“耿飚之问”。“耿飚之问”,抛出的是党群与干群关系这一重大命题,拷问的则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这一“问”,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更让人振聋发聩,引人深思。何谓“耿飚之问”?“耿飚之问”的由来又是怎样的呢?让我们把目光转向它的主人——共和国赫赫有名的将军外交家——耿飚。
耿飚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外交家。1909年8月26日,他出生在醴陵县北乡严家冲一户贫苦农民家庭。就是这样一位功勋卓著的将军,在他晚年的回忆录中,我们却很少见他讲述他的金戈铁马与赫赫战功,却记下了“一件非常痛心的事”。
1991年7月9日到27日,耿飚和夫人赵兰香寻访八路军第385旅的驻地陇东,也就是今天甘肃省庆阳县。1991年7月27日,耿飚离开庆阳这天,他接见了县里的主要领导同志。他心情十分沉重的讲述了一件往事,他说:“50年前,385旅在这里驻防时,部队里一个战士犯了严重的错误,旅部决定按照纪律将战士枪毙。当部队在操场集合准备执行枪决的时候,来了一大群老百姓,替那个违反纪律的战士求请。最后,我流着眼泪接受了群众的要求。现在,我要问问今天在座的你们这些人,不管哪一个,如果做错了事,老百姓还会不会替你们求请?”
这就是中共党史上著名的耿飚之问。同一个地方,同样是黑压压的一群老百姓,时隔半个世纪,前后的诉求却大相径庭。“耿飚之问”源自耿飚同志心底对哺育了中国革命的人民群众的赤子情怀,折射的却是党群干群关系,抛出的是一个关系到人心向背与党的生死存亡的大命题。
正所谓“人心向背定兴衰”。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党和党所领导的军队正处于浴血奋战的艰难时期。那时候,我们和人民群众吃的一锅饭,点的是一灯油,我们把人民群众当作自己的亲人。在百姓眼里,共产党都是好人,即便有个别人触犯了老百姓的利益,也瑕不掩瑜,老百姓也会宽容原谅。正是凭借亿万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中国共产党才能最终战胜国民党的八百万军队。说到底,我们的党胜在深得人心上。
进入建设和改革年代后,我们当中个别人不再把老百姓当作衣食父母,于是,慢慢脱离了人民群众,走向官僚主义,成为吞噬人民利益的腐败分子。“耿飚之问”,看似平淡,却如当头棒喝。今天,我们的各级领导干部有没有回答“耿飚之问”的勇气和底气,关系党的事业成败和生死存亡,万不可掉以轻心。
耿飚之问,拷问的正是初心,追问的却是我们为什么要守初心,担使命。而耿飚同志在7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以其毕生精力生动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老百姓还会替你们求情吗?”耿飚之问,我们必须作出回答,也值得我们每一个党员干部扪心自问。
“耿飚之问”,是深刻而尖锐的,或许还有些“逆耳”,但惟其如此,在今天才更加振聋发聩。让我们每一个党员干部扪心想一想“耿飚之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真正做到习总书记要求的理论学习有收获,思想政治受洗礼,干事创业敢担当,为民服务解难题,清正廉洁作表率。
(作者单位:市委党校)
2019-08-27
00:00:00:0刘腾飞148329702耿飚之问
拷问初心/enpproperty-->2019-08-27
00:00:00:0刘腾飞14832970c1483297.html2耿飚之问
拷问初心/enpproperty-->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