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军
【核心提示】
3岁多的女儿读幼儿园、妻子也重新工作以后,天元区的廖先生这才松了口气。在他看来,此前3年堪称“人生最难熬的阶段”之一。面对“生不生二胎”的问题,他连连摇头。
调查显示,想生孩子却担心没人带、没钱养,这成了影响当下家庭生育的普遍焦虑。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婴幼儿照护提上了国家议程。《意见》从全面落实产假政策、鼓励地方探索试行育儿假、支持单位提供福利性婴幼儿照护服务、加大对社区婴幼儿照护服务支持力度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随着《意见》的落地实施,婴幼儿谁来照护、如何照护服务得更好更省心等难题将有效缓解。
声音:政府应主导公共服务,
家庭也应发挥主体作用
祖辈帮忙带的占绝大多数
市政协委员高建群:
今年的市两会上,我刚好提了加强公共托育机构建设、促进“幼有所育”的建议。我认为,政府应成为托育公共服务的主导者,不断完善政策规范、行业要求与标准,对照《意见》相关要求,进行顶层设计、加强监督管理,有效推动婴幼儿托育服务全面铺开;加大对公办幼儿园的投入,确保公办园足量、确保师资培养,同时规范并引导民办托幼机构提升服务品质;此外,还需出台优惠倾斜政策,如税收减免、教育津贴等,鼓励企业、机构、社会组织等参与,共担社会责任。
网友“似水柔情”:
作为一个准妈妈,我建议先把《意见》里的“育儿假”、在单位设置哺乳间等切实可行的措施先做起来。0—3岁的孩子毕竟太小,放手交给托管机构之前,我们家长肯定会更慎重,要看机构是否具备相关资质、照护人员是否专业、收费是否合理等等,这些方面,还需要政府及相关部门耐心做好政策解释,让我们家长真正放心。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王华:
《意见》的基本原则里,第一条便是“家庭为主,托育补充”,这其实非常科学合理,遵循了幼儿心理发展的规律。0—3岁对孩子心理发展至关重要,孩子整个安全感、信任感、掌控感,以及自主行为、自我认知等,都在这个阶段打基础,这个基础没打好,可能会因心理成长受阻而积压一些问题,以后要补救就得花很大的力气。我强烈建议,3岁以下孩子不要找人替代父母来照顾,更不要频繁更换照顾的人,避免孩子产生被抛弃感,埋下心理成长隐患。
5月18日,记者随机采访株洲城区10个家庭,发现8个家庭的孩子都由祖辈带——通常是夫妻一方中住得较近或相对闲暇的父母;另2个家庭,虽是妻子辞职在家带孩子,但祖辈也会给予一些帮助。
这与国家卫健委的调查结果较为吻合。国家卫健委的数据显示,我国近80%的婴幼儿由祖辈参与看护和照料,家庭照料负担较重。
文章开头提到的廖先生,在妻子生育期间,把母亲从邵阳老家请过来帮忙。妻子休完产假后,他本想留母亲在株洲帮忙带孩子,可由于在家乡做生意的父亲需要母亲做帮手,他和妻子商量后,把孩子交给母亲带回了老家照顾。
一个多月后,廖先生和妻子决定把女儿接回身边。背后的原因,是两代人之间的教育理念差异。对孙女,爷爷奶奶颇为宠爱,几乎有求必应。为逗孩子开心,老人经常装咳却引来孩子效仿等等,这些都是廖先生难以接受的。
把女儿接回株洲后,廖先生的妻子辞职在家2年,专心带孩子。那段时间,半夜女儿哭闹,他要帮妻子安抚,第二天上班头昏脑涨,更大的烦恼来自经济压力。他当时已买房买车,还贷之余,他还要以一份工资负担女儿与妻子的生活开销、体弱的女儿看病住院的花费等,这让他一度过得非常拮据。“喜欢泡茶馆的习惯‘戒’了,以前觉得一百元钱不算什么,现在几块钱一瓶的饮料都不舍得买。”廖先生坦言。
即便有祖辈帮忙带孩子,夫妻都正常上班,一岁以内幼儿的哺乳也是问题。
比如在河西某单位上班的刘女士,由于单位没哺乳间,离家又远,休完产假后,她在单位附近租了间房,工作日请母亲跟她一起上下班,上班时,母亲带孩子住在租房,她抽空去给孩子喂奶。这一喂就坚持了大半年。
托管机构鱼龙混杂
时钟回拨到30余年前,那时,对“双职工家庭”里的3岁以下婴幼儿,尚有单位托儿所可提供照护。
曾在株洲玻璃厂工作的罗女士回忆,她儿子7个月大的时候,就被送到厂里的“哺乳班”,上班时送去,中午抽空去喂奶照顾一番,下班时再把孩子接回家,也挺省心、方便。罗女士说,上世纪80年代,株洲不少国有企业和机关单位办了这类托儿所,“一般职工上千的厂里都有”。随着市场化大潮袭来,许多国企纷纷改制,这类托儿所逐渐消失。
2011年至2013年,国务院统一部署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提出建设规范化幼儿园,明确规定了班额、生均占地面积、入园年龄等,不少公办幼儿园也陆续取消了幼托班。此后,一些民办婴幼儿托管班等社会机构涌现。
对这些社会托管机构,由于此前缺乏相关政策监管,未有相应标准,在设施场地、收费、教学内容等方面显得鱼龙混杂,收费也贵,一般工薪家庭难以承受。
记者走访后了解到,有些民办幼儿园也接收2岁以上幼儿的日托,费用一般是2000多元每月,一年花费要上万元。此外,株洲也有一些早教机构,声称对3岁以下幼儿有独到教育方法。廖先生就曾想把女儿送去某早教机构,咨询后得知,全年100多节课,需上万元的费用,且上课期间要有家长陪同,达不到自己要求的托管目的。
国家卫健委数据显示,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婴幼儿在各类照护服务机构的入托率仅为4.1%,远低于一些发达国家50%的比例。
这次的《意见》中也提出目标,到2020年,婴幼儿照护服务的政策法规体系和标准规范体系初步建立,建成一批具有示范效应的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2025年,多元化、多样化、覆盖城乡的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基本形成。
好保姆不好找
当孩子处于0—3岁这个阶段,一些条件相对较好的家庭会选择请保姆。记者随机采访的10个家庭里,请了保姆的家庭只有一个,但孩子出生时请月嫂的家庭有4个,一般会雇佣一到两个月。
9年前生产时,家住尚格名城的孙娴(化名)请过两个保姆。据她的经验,请到好的保姆有时要看运气,收费高的也不一定服务优。
她第一次请的保姆,收费是每月3000多元,价格高于她当时的工资。但孙娴坐月子时,保姆为给有发烧迹象的婴儿退烧,私自在奶里加了磨成粉末的小柴胡。孙娴听到“气得都快炸了”,极度担心会对儿子产生不良影响。在一次保姆打牌输钱“失联”三天后,孙娴果断将她辞退。第二个保姆,每月收费只要2000多元,但照顾孩子尽心负责,为人处事也与孙娴合得来。雇了大半年后,因为保姆的女儿怀双胞胎需要照顾,保姆才辞职。
如今,株洲的家政服务不断发展,管理日趋规范,保姆的整体素质也有所提高。但想在株洲请个好保姆或者月嫂,并没有变得更容易,相比9年前,价格更是翻了近乎3倍。
记者随访的10个家庭中,一个2016年请月嫂的家庭,每月花费6000多元,而今年5月刚雇月嫂陪产的家庭,花费了8000多元,这个家庭也坦言“只请得起一个月”。
针对婴幼儿照护服务人员紧缺、素质相对不高等问题,《意见》提出,加快培育婴幼儿照护相关专业人才,并特别强调,强化地方政府、监管部门责任,要依法逐步实行工作人员职业资格准入制度,尤其对虐童现象“零容忍”,对虐童人员实行终身禁入。
【他山之石】
上海:2018年4月,上海率先出炉0-3岁幼儿托育的“1+2”文件(包括《关于促进和加强本市3岁以下幼儿托育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上海市3岁以下幼儿托育机构管理暂行办法》《上海市3岁以下托儿托育机构设置标准》),构建起首个幼儿托育服务体系,并在5个区先行先试。
德国:德国人认为,孩子出生头3年最需要父母陪伴,应创造更多机会,让初为人父母者与孩子在一起。因此,孩子3岁前,父母都可以休产假。
瑞典:所有工作的父母,每生育一个子女都享有16个月(480天)的带薪产假,费用由国家和雇主分摊。为鼓励父亲参与养育子女,该国法律规定,16个月中有两个月必须由父亲享有。
俄罗斯:生育二胎或更多的孩子可获经济上的奖励,直到孩子3岁;国家向多子女的家庭免费提供住房用地;产假计入工龄,女性生完孩子后可随时返回岗位,多子女父母会被授予“父母荣誉勋章”。
2019-05-21
00:00:00:0好保姆难找,托管机构收费高,婴幼儿照护难困扰许多家庭147422102小孩照护莫小看/enpproperty-->2019-05-21
00:00:00:0好保姆难找,托管机构收费高,婴幼儿照护难困扰许多家庭14742210c1474221.html2小孩照护莫小看/enpproperty-->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