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云龙的方特欢乐世界里就聚集了孙大圣、白娘娘、聊斋里的狐仙、化蝶的梁山伯与祝英台、熊大熊二……直是“神仙”打架啊!这些只是外来神仙,于方特“落脚”而已,须知云龙尚有本地神仙。
云龙境内有一条小河,蜿蜒贯穿。小河名为“龙母”,便是此处大名鼎鼎的本地神仙了。
相传古代潇湘旱涝灾害时有,百姓耕种十年九不收。本地有民妇周氏,寡居而贤德,与子周龙相依为命,时常教导儿子造福乡里。周龙自幼谙熟水性,一日突生龙鳞,飞升而去。周龙飞升后,游于湘水,潇湘从此风调雨顺。龙母离世后,人们感念其德,建龙母宫常年供奉。后渐渐又有了龙潭、龙母河、周龙庙、龙头铺、蛟育池这许多与龙相关地名,云龙由此而来。
如此,这一方土地上,真真是有仙气了。龙母河上轻飏的雾气,沿河两岸屋舍俨然,瓜棚菜地乡间小道上怡然的乡人,雾霾至此间便消弭,夜里北斗清晰可视……皆因仙气所致。我笃定。
就沿龙母河的仙气溯游。一个拐弯处有小石桥名太平,东行数百步,河边有人自在垂钓,道旁小村宁静,隐约似有弦歌之声。这便到言子祠了,言氏后人于礼乐教化一道自然遵从祖训,村人也一派闲雅之气。
言子即言偃,字子游,孔子七十二弟子中唯一南方人。孔子曾经曰过,吾门有偃,吾道其南。
言子出生的地方自然不在云龙,他是常熟人氏,后人由江南徙此。
祠堂为言氏后人所建,迄今已有600余年。眼前虽已然衰败不堪,仍可见昔日高墙大院恢弘。
祠堂门楣为汉白玉质地,门头凤凰、牡丹、松树、蝙蝠、祥云诸多雕刻犹纹理清晰。已坍塌大半的山墙形制马鞍,孤独耸峙,朱漆剥落,露出夯就的陈年黄土。内院也仅余几道承重墙体,顶着残损的瓦楞,如同已老朽之人露出豁了口残余的几颗黄牙,看似有几分笑意,而凄惶尽现。
院内有村人开出的菜畦,架的瓜棚,种些辣椒茄子豆角南瓜,也算赋予这颓垣断壁另一种生机。往更深里走时,坍塌经年的断壁生出重重复重重的苔藓,高大的构树长进了土墙里,也不知是墙藉由树的支撑抑或是树倚靠墙土而茁壮。各式野草长得最旺相,苎麻高过了人,野鸢尾紫得盈目,野荞麦丛生绿得几乎汪出水来。
在暮春见此情,未免生出喟叹,不知该为生赞叹,还是为衰一恸。正矫情,却见脚边一枝窃衣顶着细碎好看的小白花颤颤地微笑。忽生疑窦,窃衣的来处是哪儿?这一院花草树木又分别来自何方?大约,某年秋天一只喜鹊由不知名的山间衔来一粒果,飞得乏了,便停在这祠堂残损的瓦楞上啄食,或许尚未食毕,它便“唧——”地飞起,去寻另一样果儿了。这果核滴溜溜从瓦行间滚下,跌进泥地,次年发出芽生了根,渐渐长出一株小构树。而荞麦必得益于这漫天自由的小麻雀。苎麻呢,村人日日往返田塍,这一日,一篓猪草里漏下来一枝苎麻。窃衣不一样,窃衣走得更远。一个书生自江南来,窃衣隐在他青布衫里子的纫褶处,随他行了数月数千里,便是浆洗也不曾脱落。待得书生行经此地拜谒言子,窃衣知道行该归止了,就一头钻进土里去了。隔年就得了一大片窃衣。
窃衣其子细其气臭,又善惹人衣,本是厌物。这一番迁徙倒让人生出敬意了。譬如徽调随徽班进京,衍生出国粹京剧。譬如李杜千百年为人们口口相传。又譬如言子一脉流徙潇湘,于这太平桥端渊源继传。文化的迁徙亦跟随人的衣履行止,正是言子后人徙至云龙,窃衣来了祠中。
抑或而今方特乐园里的白蛇许仙、梁祝、聊斋神怪,及至产业园内诸多新型产业,不也形同此理吗?随人而徙,到此而安。云龙果真是有仙气的,才有了适宜这一切的土壤。
若以古人“造仙”惯例,言子也算得仙人。后人造祠堂,世人得福泽。江南文化迁徙至此,初发轫尚是涓涓细流,而湘江便得了这数百年文脉赓续。
祠堂后是言氏后人村庄,几位老人坐村口闲谈,孩子在一旁玩耍,村边田间有人劳作,绿树环绕一派清淑。恰是孔子当年同言子谈“道”时口中描述之状,“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昔日言子闻道时情状如何,数千年后的我们自然不得而知。想来必舞之蹈之,曰:“偃虽不敏,然心向往之。”今见村人安闲若此,我亦心向往之。
出村至村部,见祠堂修旧如旧方案已然启动,也是赓续绵延。
2019-05-19
00:00:00:0王亚147402902窃衣的迁徙/enpproperty-->2019-05-19
00:00:00:0王亚14740290c1474029.html2窃衣的迁徙/enpproperty-->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