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世伟
通讯员/文江
一年一度交汇时刻,攸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召开,立足大势谋新篇。
这是一次“回眸”。站在“十三五”攻坚之际,过去的一年,面对宏观环境的新变化和经济发展的新常态,攸县攻坚克难,着力打好“三大攻坚战”,深入开展“产业项目建设年”活动,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平稳,稳中向好,留下了坚实而难忘的足迹。
这是一次“起航”。未来一年,大会瞄准奋力开创攸县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基本现代化进程的新目标,绘出一份宏伟蓝图。
面对2019年的开局,攸县已是满弓待发。
回眸2018——
【亮点1】转型升级步伐加快
新型工业壮大升级。县工业集中区成功创建省级高新区,全县新增规模工业企业27家。园区新签项目23个,税收实现翻番,各项指标排名全市前列,在全市营商环境综合评估中排名第一。完成“三品一标”认证10个,培育市级以上龙头企业7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申报和认定数均居全市第一。攸县大豆入选湖南“一县一特”农产品,“攸州五件宝”成功注册国家商标,首部攸县香干团体标准制定出台。酒埠江镇被评为“湖南省休闲农业示范点”,攸县被评为“湖南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第三产业发展升温,完成全域旅游发展规划编制,启动省级旅游度假区创建,酒仙湖4A景区成功复牌,八福垅森林小镇成功入选第四批“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旅游接待人数突破800万人次,旅游综合总收入增长21%。
【亮点2】项目建设成效凸显
招商引资质效齐增。开展“全民大招商”行动,签约引进华源梁氏等重大产业项目33个,总投资194.45亿元,同比增长108%。争取中央和省预算内投资项目24个,到位资金1.61亿元,总量排在全市前列。引进内联资金57.36亿元,增长18.14%;完成外资1.12亿美元,增长16.35%。项目建设稳中推进。实施省市重点项目69个,完成开工任务30个,竣工任务23个。企业帮扶到点到位。出台“优化经济发展环境若干规定”,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助保贷”“续力贷”帮助企业解决资金5.62亿元。
【亮点3】三大战役纵深推进
风险防范管控有度。调整政府性投资项目96个,压减投资76.52亿元,压减幅度达79.7%。强化金融监管,严厉打击和处置非法集资,获得省级金融安全区授牌。精准脱贫帮扶有力。持续推进“7+6”脱贫攻坚行动,完成2889户9335人脱贫退出任务,顺利通过省市验收,贫困发生率降至0.44%。扶贫宣传工作获评全省先进,社会扶贫获得全国优秀组织奖。污染防治实施有效。实施污染防治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圆满完成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和省市环保督察问题整改任务94件。开展“控排、控尘、控车”等专项整治行动,空气质量优良率为87.7%。累计完成重金属耕地修复治理12.36万亩,完成种植结构调整7.2万亩、休耕治理6.25万亩。开展铁腕整治,立案查处环境违法行为53起,问责17人,受理环境信访案件324起,办结率100%。
【亮点4】城乡品质大为改观
城市功能更加完善。“两桥两路”、谭桥大道等项目加快推进,四亩湖一期等主题公园建成使用,吉兴路、莲塘坳连接线竣工通车。完成棚户区改造2279户,棚改工作获全省先进。完成小街小巷改造45条,修缮城区公厕71座,城区新增绿化面积823亩。国家园林县城正式授牌,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城市双修”“农村双改”等工作成效明显,获得省级奖励。乡村基础更加稳固。启动城乡客运一体化示范县创建,S339网酒公路提质改造基本完成,完成农村公路提质改造320余公里,“窄路加宽”37公里,错车道5100处,建成生命防护工程199公里、农村客运招呼站9个,改造危桥16座。推进阳升观第二水源建设,除险加固小型水库36座;治理中小河流52.28公里,新建洣水防洪保护圈5.5公里;完成小城镇项目17个,实施莲塘坳、石羊塘、网岭、菜花坪、宁家坪等镇区改造。开展全域美丽乡村建设,新市镇丁家垅村成功创建省级示范村,网岭镇里旺村荣获省级“同心美丽乡村”,莲塘坳镇泉坪村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7个村(社区)成功创建市级示范村。生态环境更加优质。完成人工造林4.4万亩,“三公里道路”绿化57公里,森林覆盖率达58.19%。
【亮点5】改革创新动能增强
重点改革多点突破。实施“最多跑一次”改革和“减证便民”行动,公布“最多跑一次”事项834项。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面完成清产核资,首创的“七步七快法”得到国家、省市肯定和推介;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评为全省优秀等级;获评“全省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先进县”“全省农民权益维护和负担监督管理工作先进县”。深化供销综合改革,新建惠民综合服务中心(社)46个,完成土地托管服务面积5万余亩,全市现场会在攸县召开。深化企业改革,成功完成外贸公司改制。统计、城市管理和执法、财税、公共资源交易等体制改革,取得新进展。《热土》入选国家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献礼影片。开放创新纵深拓展。攸县正式加入湘赣边区域开放合作。举办湘东首届创新创业人才集训营,吸引中小微企业和创新团队100余家。18家规上企业获高新技术企业认证,2家获省级企业研发中心认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22.87%,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9.64%。
【亮点6】民生福祉切实增进
社会保障不断完善。新增城镇就业人口5283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464人。城乡低保月人均救助水平分别达356元、191元。实施全民参保计划,社保五险总参保138.6万人次,基本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发放住房租赁补贴824户。实现低保提标和医疗救助扩面提标,对80岁以上老人发放高龄津贴,获评全省“五化民政进步县”。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持续推进城区学校扩容提质和农村学校改薄工程,改扩建学校90所,“超大班额”彻底消除,连续三年获评“高中教育质量建设先进县市”。完成农村适龄妇女“两癌”筛查2.1万余人,获评“全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良好单位”。新建“门前三小”142个,打造示范点21个,谭家垅农家书屋荣获“全国示范农家书屋”称号,“门前三小”获中宣部肯定推介,获评“第七届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社会治理持续深化。开展“强执法防事故”专项行动,全县安全生产形势平稳向好。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打掉犯罪集团4个,破获案件20起。开展信访积案清零专项活动,积极排查和化解各类矛盾纠纷隐患,先后办结中央和省委巡视组信访交办件78件,办结率100%。
【亮点7】政府效能大幅提升
依法行政得到加强。开展政府合同履约情况专项清理,推动政府承诺事项落实。稳步推行法律顾问制度,有效完善全县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定期向人大报告工作、向政协通报情况,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82件、政协委员提案92件,答复率、见面率均达到100%。政务服务不断提升。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建成173个村级综合服务平台,县、乡、村三级便民服务中心联网运行,逐步实现政务服务平台一体化。完成政务服务大厅改造,服务窗口从108个增加到245个,清理优化行政审批事项和流程,办理各类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45万余件,作风形象明显改进。
2018成绩榜
增长
7.4%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口径
增长
7.05%
其中税收占比提高21个百分点
规模工业增加值
增长7%
固定资产投资
增长6%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增长
10.2%
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增长
8.3%
43
在中部县域经济百强中排名第
制图/黄娇
展望2019——
关键词
振兴实体经济
培育产业强支撑。一产重点抓特色农业、农产品加工、规模基地、农业品牌化建设,启动农批城项目建设,打通农产品产、供、销、储、运链条。二产重点抓煤电能源、新型化工、新型建材、电子信息,加快4个新兴优势产业链建设。三产重点抓全域旅游、互联网金融商贸物流、健康养老,培育发展文化创意、楼宇经济、电子商务等多元化业态。
抓实项目强后劲。积极策划一批交通、水利、产业、城乡建设和生态环保方面的重大项目,策划开发重点前期项目80个以上。完善招商引资政策,建成全市首个高品质的爱乡回流创业园,力争全年招引产业项目30个以上,过亿项目10个以上,项目履约率达到70%以上。全年实施省市县重点项目96个,力争年度新开工47个,竣工28个。
优化环境强实体。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温暖企业”行动和“四百工程”活动,出台“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十条意见”等政策,全方位为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加强银企对接,建立银企信息共享平台,充分发挥“助保贷”“续力贷”作用,壮大“企业池”,引导更多的金融资本投向实体企业。完成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科技创新中心平台建设。大力开展“个转企、小升规、规上市”培育行动,持续推进工业“十百千”工程。力争3-5年内有3家企业在主板成功上市。新增“四上”企业64家,其中新增规模工业企业30家。
聚集要素强保障。强化用地保障,完成土地增减挂钩2400亩、耕地占补平衡3000亩、旱改水1500亩。强化征地拆迁,完成集体土地征地拆迁2000亩,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6.3万平方米,储备土地1500亩以上。
关键词
致力乡村振兴
打造30万亩高档优质稻安全生产基地,打造10个种植结构调整连片示范基地,做优做强4个地理标志产品,新造油茶林2万亩,改造低产林5万亩以上。规划建设攸县豆腐(香干)产业园,完成畜牧育种产业园二期建设,推进攸县米粉“百店品质提升计划”。培育省市龙头企业3家以上,培育3个市级以上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或产品品牌,发展“三品一标”农产品3个以上,积极推动攸县香干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力争S339酒埠江旅游环线延伸线开工建设,抓好“四好农村路”建设,实施“窄路加宽”45公里、安全生命防护工程171公里、自然村通水泥(沥青)路248公里,改造危桥4座。加快农村安全饮水建设,整治河道44.5公里,新建洣水防洪保护圈堤防2公里,整治洣水苏洲坝河段1.5公里;完成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36座;防渗皮佳如灌区渠道2.5公里,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7平方公里。
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致力将攸县打造成湘赣边区乡村振兴和全省美丽乡村建设先进县。巩固提升农村生活垃圾“四分”模式,重点开展乡镇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整治,完善县乡村户四级联动的收集与处理系统。大力普及农村无害化厕所,强化农村公共空间整治,着力拆除农村破败空心房,引导农村建房向新建的居民点集中,积极抓好“穿衣戴帽”、农村传统村落保护等工作。完成人工造林4.3万亩,封山育林200万亩,义务植树200万株,“三公里道路”绿化51公里。
规模工业增加值
增长
7.8%
地区生产总值
增长
7.4%
固定资产投资
增长
7.2%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增长
9.9%
增长
6%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城乡居民收入增长高于经济增长速度
2019预期目标
制图/黄娇
关键词
打赢“三大攻坚战”
防控金融风险。全面推进平台公司市场化转型,规范法人治理结构,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挖掘经营性项目,增加经营性收入,推动平台公司由贷款主体转变为经营实体。加强金融监管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依法维护金融债权,严厉打击金融欺诈、恶意逃废银行债务行为,有效遏制非法集资、非法金融活动。
决胜精准脱贫。继续对省级贫困村、软弱涣散村、扶贫重点村和贫困人口100人以上的村派驻驻村帮扶工作队。贯彻落实“三走访三签字”,推动党员干部结对帮扶,确保每一个贫困户都有专人帮扶、都有切实可行的帮扶措施。继续实施以奖代补激励政策,引导有条件的贫困户自主发展种植、养殖等产业,鼓励有劳动力的贫困户就业创业,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严格落实教育帮扶、健康扶贫、兜底保障、生态扶贫、危房改造等扶贫政策,确保“两不愁三保障”全面彻底落实到位,力争除兜底性对象外其他贫困人口全部摘帽。进一步完善脱贫攻坚项目库,加强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
强化污染防治。完成50%以上重点行业的挥发性有机物气体治理,加强车辆尾气治理,完成高污染车辆年度淘汰任务。加强扬尘污染管控,建筑工地实施“6个100%”。大力推进生活面源污染治理,规劝市民文明燃放烟花鞭炮,开展餐饮油烟整治,严禁秸秆、生活垃圾露天焚烧。全面启动湘江保护和治理“第三个三年行动计划”,确保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保持在100%,洣水整体水质保持Ⅱ类、酒埠江水库水质保持Ⅱ类、攸水水质保持Ⅲ类及以上标准。
关键词
打好“三大会战”
打好园区会战,建设实力之园。优化园区布局,着力构建“一区四园多基地”空间布局,做强创新创业园,壮大总部经济园,着力打造一批“园中园”。夯实园区基础,推进长输管道天然气入园,抓好增量配电、安置区、园区路网和4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建设,建好集中供热项目。抓好攸州工业园污水处理厂提质改造,加快网岭循环经济园污水处理厂及管网建设,实现园区污水处理实时在线监测、达标排放。
打好城区会战,建设品质之城。以实现“撤县设市”为目标,围绕湘东南区域中等城市定位,推进“东扩、西拓、南进、北连、中提”,进一步拉开“两江四岸、一城四区”框架,加快打造“40平方公里、40万常住人口”的品质之城。大力开发城南片区,策划包装梅花主题公园、冯子振博物馆、观光田园综合体等项目,将城南片区打造成康养基地、文创中心、总部楼宇相结合的城市新区。
打好景区会战,建设向往之景。围绕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和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目标,完善“全域、全时、全景”旅游模式,构筑“一环一带两片”旅游格局。
关键词
大力改善民生
全面发展社会事业。以标准化学校建设为抓手,大力改善农村办学条件,重点建设农村偏远学校,消除城区“大班额”;深化县级公立医院改革,探索医养结合模式和紧密型医联体建设;大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抓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新建“门前三小”200个,打造示范点20个。实现广播电视高清数字化改造升级,完成全国首批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
切实加强社会保障。落实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就业培训和就业援助,抓好大学生、城镇就业困难人员等群体的就业帮扶,确保全年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100人以上,帮助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400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新增企业养老保险参保2000人。健全低保标准增长机制,最低生活保障月人均补差提高10%以上。
突出维护安全稳定。持续开展信访工作“三无创建”活动,抓好重点信访群体源头疏导化解,依法打击处理非访、缠访、闹访。以雷霆万钧之势推进“扫黑除恶”,重拳打击“矿霸”“河霸”“行霸”“村霸”等涉黑涉恶团体。新建人像识别视频监控50套,扎实推进“一村一辅警”“城市快警”建设工作。
关键词
奋力改革创新
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加强政务中心建设,完善“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全面推行“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让群众办事办证方便快捷。持续深化园区体制改革,坚持“赋权强园”,理顺园区开发投融资体制,建立县财政框架下园区一级财政独立运行体制,探索市场化开发运营模式。
深化经济领域改革。纵深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贯彻落实“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完成“三去一降一补”任务,坚决防范已退出落后产能死灰复燃。大力推进“证照分离”“多证合一”等商事制度改革。
深化农业农村改革。以土地改革为引领,统筹推进农村改革。基本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巩固土地确权颁证成果,抓好土地征收制度和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等工作。推进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加强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交易市场规范建设,建立承包土地、集体林地“三权分置”运行机制。
2019-02-22
00:00:00:0146597202满弓待发,攸县重振旗鼓启新篇/enpproperty-->2019-02-22
00:00:00:014659720c1465972.html2满弓待发,攸县重振旗鼓启新篇/enpproperty-->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