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冬行动”青年志愿服务广受好评。
为新兴青年群体筑梦
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媒体从业人员和自由职业者作为社会组织的一种新兴形态,日益勃兴。近年来,团市委以青年联合会为依托,以“筑梦计划”为抓手,以服务新兴青年群体为重点,按照“找得到、联系紧、服务实、引导好”的工作目标,把握新时代、新青年、新组织的特征,因势利导,联络帮助了一大批新兴青年群体激发创造活力、贡献青春力量。
孵化培育,壮大新兴青年群体队伍。团市委以株洲大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为载体,成立了株洲新兴青年群体孵化培育基地,着力把基地建设成凝聚新兴青年群体的阵地,赢得了广大青年社会组织的信赖。近年来,团市委先后举办“筑梦株洲——新人新歌大赛”“盛夏光年,毕业再见——大型慈善音乐节”“株洲市青少年交响管乐团音乐会”等系列活动,为各类新兴青年群体搭建了对话交流、提升发展的广阔平台。
典型示范,培育新兴青年群体骨干。团市委围绕青年创新创业,积极发展创业类新兴青年群体,指导筹建了声色艺术工厂、株洲市青年创业者协会;围绕培养青少年健康的兴趣爱好,大力发展青年兴趣类社会组织,株洲市青少年管乐团、株洲市户外运动协会不断发展壮大。在做好服务的同时,时刻把握共青团对新兴青年群体的政治引领,加强对各类新兴青年群体的建团力度,做到成熟一家,建团一家,同时及时链接资源,将共青团的各种品牌项目延伸和扩展到新兴青年群体中,形成了以共青团组织为核心、以骨干新兴青年群体为外延的青年工作格局。
F
爱心助学
十年不辍铸品牌
2019年,由团市委、市青联、市青基会联合主办,株洲市驻大坝村扶贫工作队承办的“心手相牵
快乐成长”爱心助学第十季在醴陵市官庄镇大坝村成功举办,现场向贫困学子发放助学金及物资,尽最大努力帮助其解决生活困难,完成学业。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心手相牵
快乐成长”活动是由团市委发起的以爱心捐赠为主题的品牌公益活动,已成功举办10季,一路走来收获了满满的爱心与感动。
时间回到2010年5月,首届“心手相牵
快乐成长”爱心助学活动正式起航,让广大农民工子女度过了一个特别的“六一”儿童节,拉开了品牌爱心助学活动的序幕。
10年间,“心手相牵
快乐成长”爱心助学根据各地实际,先后开展了“青年企业家结对农民工子女春节送温暖”“四个一”关爱、书法作品义卖、“情系老区留守儿童”六一特别关爱等活动,让株洲广大贫困学子切实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十年间,活动筹资200余万元,使1100余名贫困学生得到了救助,30多所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不曾忘记,在慈善义卖活动募集的近10万元善款全部用于石峰区清水塘小学、攸县网岭镇里旺完小两所小学的基础设施的建设与添置。不曾忘记,“心手相牵
快乐成长”爱心助学活动走进茶陵县界首镇中心小学,广泛发动市青联委员、青企协会员,提倡每人捐出一日收入作为善款。不曾忘记,“心手相牵
快乐成长”爱心助学捐赠炎陵县平乐乡小学爱心善款10万元,用以改善偏远山区贫困学校办学条件。不曾忘记,资助界首镇朱岭村的160名在校中小学生,缓解他们的就学压力。
站在新起点,迈上新征程。团市委将继续以“心手相牵
快乐成长”爱心助学活动为载体,坚持与贫困学子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让帮扶红利真正惠及每一个贫困学子。
C
青年志愿服务
服务招商引资
D
I
争奇斗艳春满园
“青春行动”大招商、促发展
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近年来,株洲共青团按照“强基础、强服务、强队伍”工作思路,着力改革创新,狠抓从严治团,努力建设株洲青年身边的共青团。
回望来时的路,各项工作成果丰硕、亮点纷呈。以思想引领为整治任务,打造青年身边的思想高地,网上共青团唱响了主旋律。以服务大局为工作主线,打造青年身边的奋斗高地,团员青年在招商一线展现风采。以青年需求为目标导向,打造青年身边的服务门店,新兴青年群体“梦想照进现实”。以改革创新为重要保障,打造青年身边的能量源泉,青年群体在创新创业中绽放光彩……
憧憬美好未来,株洲共青团将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在株洲加快“一谷三区”,加快实现基本现代化宏伟实践中贡献青春力量。
今年1月21日,春运首日,团株洲市委启动青年志愿者服务春运“暖冬行动”,各县市区的800余名青年志愿者在火车站、汽车站设立“春运志愿服务点”,为来往旅客送上热茶、春联,提供秩序维护、引导咨询、便民利民、帮扶重点旅客、交通安全劝导、政策宣传等方面的志愿服务。
青年志愿者服务春运“暖冬行动”,印证了我市青年志愿服务的蓬勃发展。近年来,株洲市青年志愿者工作立足于社会各界关切、人民群众关心、青年群体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
服务城市发展方面,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全国文明城市,“城乡统筹
幸福株洲”行动、株洲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重点工作,开展了“保护母亲河”“城乡统筹
幸福株洲
青春动力”“青力青为
美丽株洲”等志愿服务活动,动员和引导广大青年志愿者积极投身到我市的各项重点工作中来。
服务青年需求方面,以关爱留守儿童和农民工子女为重点,开展了“三下乡”“12355进校园”等一系列青年志愿者活动,让他们充分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
学雷锋志愿服务方面,每年都以
“3月5日学雷锋纪念日”等重大纪念日为契机,结合各行各业特点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志愿者行动的感召力和凝聚力与日俱增。
同时,利用传统媒体和微信、微博、官方网站等新媒体,加大对各类青年志愿服务活动和先进典型的宣传报道,不断扩大我市青年志愿服务工作的影响力。每年,还会评选表彰一批优秀青年志愿者组织和优秀青年志愿者。同时还积极推荐我市优秀公益项目参加全国、省级评选。在第三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中,我市“雨润新芽·花季护航”项目作为湖南省唯一公益创业项目入围全国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公益创业类决赛,获得公益创业金奖。市青年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孵化的虹雨社工“稻草人”驻校项目获得了全国志愿服务大赛银奖。
团市委按照全市招商引资工作的总体部署,把招商引资工作自觉纳入团的工作格局之中,教育引导广大团员青年树立“青春建功大招商、投身项目促发展”的理念,选派4名优秀专职团干部加入我市驻外招商联络处,让他们在招商引资第一线建功立业。不断探索、参与招商引资工作的方式方法,集全团的智慧力量,积极投身招商引资工作。2018年,团市委被评为全市招商引资先进单位。
实施招商引资“青春行动”,充分发挥团组织在项目建设工作中的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成立“株洲共青团组织招商引资领导小组”,下发《关于开展共青团助力产业项目建设年招商引资活动的通知》,动员全市广大团员青年积极投身经济建设主战场,努力争当招商引资先锋。
通过积极探索、创新思路,开展了一系列激励举措。去年“五四”期间,团市委举办“青春株洲·助力一谷三区建设”青年座谈会。8位来自不同战线的优秀青年代表,围绕产业项目建设、招商引资、乡村振兴等方面进行了发言,提出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建议。
充分发挥共青团的组织优势和资源优势,服务招商引资工作。去年,团市委、市青联组织驻外团工委、青联特邀界别委员赴上海、北京、广州、深圳开展项目推介。先后拜会了达晨创投、数禾科技、磁金融企业、深圳北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广州新塘牛仔商会等企业负责人,对我市的发展形势、产业优势和招商项目作了重点推介,并深入国内十大航空院校进行“招才引智”工作。在株洲市驻深圳招商联络处的指导和帮助下,团市委依托湖南省驻深团工委、株洲驻深团工委平台,开展“中国动力谷
湘遇新时代”——首届株洲驻深团工委资源推荐暨交流晚宴,对接新塘牛仔产业转移项目,凝聚在深株洲籍各行业精英和各领域资源,打造在深株洲籍群体交流互动的有效平台,引进更多产业项目来株生根发芽,助推株洲“一谷三区”建设和发展。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由团干部牵头、参与完成签约项目17个,重点在谈项目20个,共签约引进资金330.7亿元,邀请有实力、有意向投资株洲的客商147批/人次到株洲进行实地考察洽谈。
A
基层组织建设
开创“两新”团建新局面
2018年9月,全省首个商业街区团工委——共青团株洲市天元区森林一路工作委员会成立。新成立的团工委下辖15个团支部,辐射青年1200余人。已成为服务青年的标杆地、凝聚青年的聚集地、创新创业的拼搏地。
这是株洲共青团大力加强全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两新组织党建带团建工作的一个缩影。截至目前,全市新建“两新”团组织1488家,覆盖团员人数16793人,开创了株洲市“两新”团建工作新局面。
做好顶层设计。坚持党建带团建、党团共发展理念,深入开展“两新”组织团建工作。高标准制定文件。联合市委组织部下发《关于开展“五带六同步”活动
大力加强全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建带团建工作的意见》,为推进该项工作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同时高规格设置机构,高水准培训干部,截至目前,全市已有86名团干部升任或兼任企业中层管理职务,得到所在企业的赞扬和重用。
做好引领服务。着眼增强团组织凝聚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活动。积极引导各“两新”团组织定期组织开展“青年大学习”活动。着眼开发人力资源,开展青工技能服务。连续7年开展“青工技能月”活动,全市共有680多家企业近4865名青工参加活动。着眼扩大团组织影响力,举办大型主题活动。围绕“两新”组织的经营管理、文化建设和团员青年的实际需求,开展了“青年文明号”“青年岗位能手”“青年志愿者”“青年突击队”“青春恋爱季”系列活动,累计辐射10000余人,深受广大青年好评。
做好典型推介。在推进“两新”团组织建设中,注重典型引领和推荐。立足基层“选”典型。殷水安、廖梅丽、戴永红、刘芬获等优秀农村创业者被评为“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头作用,为我市青年就业创业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科学谋划“育”典型。着力在搭建平台、重点培树、强力扶持上下功夫,切实强化对典型的科学培育。注重示范“用”典型。不断强化对先进典型的系统管理,充分发挥他们的示范引领作用。
B
“青年之家”
打造服务青年的“共青团门店”
“青年之家”一角。
迸发青春动力与活力
J
“双创”大赛
在天元区株洲留学生创业园,共青团株洲市委的“青年之家”成为越来越多青年人的向往之地。运营以来累计开展活动300余场,服务青年48000余人次。
而这,只是全市126家“青年之家”之一,它的作用日益凸显,正成为株洲团市委联系服务青年的实体“共青团门店”。
理想信念教育主题鲜明。打造株洲青年之声线下服务平台,建成实体化“青年之声”,形成了“键对键、面对面”的服务模式。开展青年网络文明志愿者行动,引导团员青年在网络空间上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株洲共青团新媒体工作稳居全省第一方阵,官方微信成为株洲地区最具影响力的新媒体之一。
青年社会组织蓬勃发展。株洲市青年社会组织孵化培育基地创建以来,累计孵化青年社会组织43家,站外培育68家。积极推介志愿服务项目。“雨润新芽·花季护航”关爱青少年儿童成长项目荣获“第二届中国青年公益创业大赛金奖”。“稻草人行动”驻校社工项目荣获“第三届全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
呵护青少年健康成长。举办“青年公益乐跑”“青年足球赛”“青春恋爱季”“O2O小环境治理”等一系列公益文体活动,“创新、活泼、时尚、多元”的株洲青年文化蔚然成风。开展“希望工程”“微益中国”“N+1”志愿服务等公益活动项目,针对贫困学子、留守儿童、进城务工青年等重点青少年群体进行一揽子关爱救助行动。创新“12355阳光行动”活动形式,受理心理咨询482人,开展讲座52场,发放宣传资料5万余份,为全市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从2010年至今,团市委共举办五届市级“青年创新创业大赛”,以“赢在株洲”“创青春”大赛为引领,整合创业服务机构、创业园区、创投基金、创业导师等资源,搭建青年创新创业展示交流、资源对接和项目孵化等平台,重点扶持和挖掘一批符合株洲产业发展导向,在科技含量、商业模式创新等方面具有发展潜力的创业项目和青创人才。
通过建立“青创群”创新创业人才库、“青创贷”创业金融服务,打造线上“青创云”平台和线下“青创园”阵地,实现从路演到落地、从零散到系统的突破,形成常态化、有形化的青年创新创业服务体系,一批批创新创业青年在这里点燃梦想、一批批创新创业项目从这里茁壮成长。大赛充分发挥价值发现、培训辅导、融资对接以及宣传展示的功能,也选拔和培养出了一大批经得起市场检验的优秀企业。
2010年,“赢在株洲”株洲市首届大中专院校学生创业大赛,一大批有项目、有胆识、有能力、富有创业精神与创业技能的优秀大学生创业团队和个人脱颖而出,吸引了全市9所大中专院校上万名学生参加。
2014年,“赢在株洲”株洲市第二届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共收到269个报名项目,通过初审、复审和通审,最终确定70个项目进入总决赛,项目涉及电子信息、食品安全、新材料、生态农业、绿色环保、新兴服务业等多个领域。
2015年,“创青春”株洲市第三届青年创新创业大赛暨第三届“创青春”湖南省青年创新创业大赛选拔赛,30位创业青年进行了激烈争夺,最终决出前八名入围“创青春”湖南省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当年,团市委、邮储银行为创业青年量身打造了金融产品“青创贷”,让更多创业青年享受到绿色贷款通道政策。
2017年,株洲团市委承办第四届“创青春”湖南省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商工组总决赛,大赛历时四个月,覆盖湖南省14个市州,报名近1000个项目,涵盖节约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热点行业。
2018年,株洲团市委承办第五届“创青春”湖南省青年创新创业大赛互联网组总决赛,大赛以“青春建功新时代·创业展现新作为”为主题,重点面向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相关产业的创业者。进一步激发创业青年互联网方面创新创业热情,搭建创业青年创新创业项目与社会投资对接平台。
“一心双环”团学组织格局有序形成。
“合适成年人”工作
维护涉案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主动服务进城务工人员子女。
为了维护涉案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团市委联合市公、检、法等部门多措并举,探索建立了株洲市“合适成年人”参与未成年人案件办理工作制度。成立了合适成年人志愿者队伍,在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害人、证人的法定代理人或其他成年亲属因故不能到场时,为其派遣“合适成年人”志愿者,代为行使法定代理人相关权利和义务。
该项工作在维护涉案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教育感化挽救涉案未成年人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相关经验作法在《中国青年报》头版予以报道。
建章立制。团市委联合市公安局、检察院、法院、司法局等部门制定下发了《关于“合适成年人”参与未成年人案件办理工作的实施办法》,明确了“合适成年人”工作的目标、职责和任务,强化了各单位之间的协同配合,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确保“合适成年人”工作的长效化、规范化开展。
组建队伍。团市委在基层共青团、司法所、律师事务所、心理咨询机构等单位,通过推荐、选拔等环节选聘了40名具有法学、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等专业背景的爱心人士,组建了一支稳定的“合适成年人”志愿者队伍,满足了公检法等单位对未成年人案件的审理需求。
保障有力。为确保工作的有效开展,团市委积极向市委、市政府及有关部门汇报工作,争取支持。市财政安排将“合适成年人”工作纳入年度预算。同时,团市委每年也拿出一部分资金作为补充,使项目的工作经费得到了有效保障。
在实际办理未成年人案件中,“合适成年人”积极配合公检法等单位开展工作,在接到工作安排后1小时内到达现场,依法行使法定代理人的部分诉讼权利,并履行监督、教育、感化、挽救等职责。数据显示,2018年,我市“合适成年人”志愿者共参与办理未成年人案件25件,开展监督考察、社区矫正活动50余次,有效维护了涉案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2019-04-28
00:00:00:0147238802株洲共青团就在你身边/enpproperty-->2019-04-28
00:00:00:014723880c1472388.html2株洲共青团就在你身边/enpproperty-->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