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琳
刘琼
成建梅
刘芳
沈全华
“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习近平总书记新年贺词中的这句话,成为2019年的第一流行语,激荡人心,催人奋进。
新春已至,万物萌发,拼搏奋进正当时。在追梦路上,每个人都是参与者。无论你在株洲这片土地上奋斗,还是在异国他乡拼搏,有了梦想,奋斗才有目标;有了梦想,行动才有方向。
每一个梦想的实现都饱含艰辛,每一个夺目的蜕变都蕴含泪水和汗水,每一个耀眼的将来都需要努力的现在。从现在起,从每一个当下起,就让我们带上沉甸甸的美好愿望,以不懈奋斗者的姿态永做追梦人。
春节期间,记者聚焦为这座城市梦想和自我梦想而前行的人,他们或是千年非遗的传承者,或是互联网市场的弄潮儿,或是在异国他乡守护生命,或在科技创新路上坚毅前行……从他们身上,我们深深感受到:只有勇于为梦想付出的人,才能赋予岁月更多的能量;只有脚踏实地,勇于蜕变,那个耀眼的将来才会到来。
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传承株洲千年遗产之美
【人物】省级非遗传承人
宁曾伟雄
【新年梦想】“更多的年轻人和孩子爱上皮影,更远的地方都能听到槚山皮影的声音。”
每年过年是宁曾伟雄最忙碌的时候,今年也不例外,春节期间他和他的皮影团队,便在攸县莲塘坳镇演出了好几场。
泛黄的影布,舞动的影人,灯下挥舞鼓乐声,奏出悲欢离合调,演出历代忠与奸。今年52岁的宁曾伟雄是槚山皮影的第四代传人,他的启蒙老师是爷爷。初中毕业后,他怀着一颗好奇的心闯进皮影艺术世界,花了十几年的功夫,才掌握了皮影的制作、操作、演奏、演唱等全套技术。
槚山皮影分为文戏、武戏,剧本一般都是师傅口传心授。至今,槚山皮影仍保存有上辈所传的手抄剧本20多种、口头剧本80多个。宁曾伟雄记得,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皮影戏最红火的时期,几乎每天都有演出,一个月难得休息几天,有时连逢年过节也不能回家,“最忙的时候,一个晚上要跑两三个场子。”
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随着电影电视、流行音乐等快速发展,老百姓的休闲方式越来越丰富,看皮影戏的人越来越少,皮影戏班纷纷改行,皮影戏的表演、纸影人物的制作等手艺渐渐失传,槚山皮影一度面临“戏班锐减、后继乏人、市场萎缩”的窘境。
不过,槚山皮影作为一种承载着中华古老文明的艺术形式,不能任由它淹没在市场的风浪中。2006年,湖南省发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槚山皮影纳入其中,为它找到了新时代的发展道路。当年6月,攸县出台槚山皮影《五年保护计划》,主要内容包括:编纂教材,开班培训,革新皮影制作方法及演奏、操作水平;建立传承人数据库,给传承人发放津贴……
更可喜的是,自从“申遗”成功,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开始加入到皮影艺术的传承发展中来。刘喜华是一名土生土长的攸县年轻人,自幼喜爱传统艺术,在相关政府层面出台对槚山皮影的各种扶持政策后,也看到了槚山皮影的发展前景,之后便拜宁曾伟雄为师,潜心学习槚山皮影的制作与表演。
近年来,宁曾伟雄接到的皮影演出越来越多,一年有100多场。他积极推进“非遗进校园”的活动,正在编写槚山皮影的教材,让更多的孩子能够了解非遗,爱上非遗。攸县文化馆馆长陈前说,将进行市场化的推广,把槚山皮影跟旅游相结合,进一步把这个项目传承下去。
在万里之外守护生命
【人物】中国(湖南)第16批援津巴布韦医疗队队员
付卫东
【新年梦想】“医疗队的绵薄之力能给非洲医疗环境带来改善。”
异国舞台演奏家乡音乐
【人物】海外留学生
艾若仪
【新年梦想】“更多国家的人们了解和欣赏到湖南乃至株洲的音乐。”
株洲学生留学海外,是一个逐渐增多的群体。他们走出国门,探索外面世界的同时,也将本土的文化向世界传播。2月12日,农历正月初八,记者连线株洲的海外学子艾若仪。
“很多年没有在家乡围炉陪着父母过春节了,但每年在这个特殊的日子,总是自己会动手包饺子,请同学一起吃,按照中国春节的习俗,迎接新年的到来。”在美国留学的艾若仪说。
艾若仪毕业于市外国语学校,在美国俄亥俄州克利夫兰市留学6年,目前是美国俄亥俄州鲍德温·华莱士大学大三学生。
“克利夫兰是个美丽的城市,被称为‘森林之市’。除了有夺得NBA总冠军的克里夫兰骑士队,它也是美国交通要道和著名工业城市,这一点和株洲很相像,觉得当初选择从工业新城株洲来到同样为工业城市的克利夫兰,就是一种缘分。”艾若仪的声音带着些许得意。
5岁开始学习钢琴,进入美国大学校园,她选择钢琴表演和作曲作为自己的主攻专业。
艾若仪的父亲生长在湘西。“爸爸也是音乐爱好者,从小他教给我湘西的民俗与传说,也曾和爸爸一起到湘西听那里独特的美妙民歌与音乐,这些经历给我留下了很深的记忆。”去年暑假期间,艾若仪参加学校暑期学者计划,她以湘西奇妙的传说为素材,创作了一部讲述中国湘西的交响乐。
“作品完成后,教授和同学说从我创作的音乐中看到了奇妙美丽的中国。一个同学给我留言,说我的音乐很酷,她听哭了,完全沉浸在了音乐创造的氛围之中,说以前从来没有发生过这样的事情。”今年4月27日,学校将举办大型音乐会,艾若仪的创作的音乐作品“湘西”被选为演奏曲目,“我将担任交响乐队的钢琴伴奏,向西方展示中国音乐的独特魅力。”
艾若仪说,今年4月25日,她还将举办一场个人钢琴独奏音乐会。在音乐会上,除了肖邦和莫扎特,她还将演奏中国名曲《梁祝》《浏阳河》等。今年7月1日至30日,她也将带着自己创作的中国特色曲目,到法国巴黎参加欧美联盟2019年EAMA夏季音乐学院项目,“希望我创作和演奏的家乡曲目,向西方展示中国音乐的美妙。”
助推企业乘“云”而上
【人物】株洲互联网协会会长
陈鹏飞
【新年梦想】“打造企业数字化转型一站式平台,帮助越来越多的企业‘上云’、‘用云’。”
陈鹏飞是株洲互联网行业较早的创业者,也是现在株洲互联网协会会长。
曾经还是大学生的陈鹏飞,就创立了“农大c2c”网站(后改名农大淘淘乐),赚取了第一桶金,并积累了宝贵的经验,结交了一些优秀的网络人才。
2012年,陈鹏飞大学毕业后和朋友,创办了株洲草根网。“草根网,不仅表示了我们的身份,也指所有普通市民需要的网站。”陈鹏飞说,网站先后投入了近百万元,涉足房地产、餐饮娱乐、汽车等诸多领域,定位为打造成长株潭地区最受欢迎的生活社区网站。
“互联网领域的人永远不会停止。”陈鹏飞坚信,“天道酬勤,创业就要有不怕死的干劲。”
互联网创业仍在持续升温。
陈鹏飞发起成立株洲市互联网协会,并成功举办了三届长株潭互联网大会。2015年,他又发起创办株洲互联网中心,帮助越来越多互联网创业者服务,至今有互联网及创新创业企业30余家。
对于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陈鹏飞一直在致力于形成“互联网+”的发展模式,形成一定的规模和品牌的产业集群。他认为,在越来越多元化的互联网模式建设过程中,只有让互联网与其他行业相结合形成“互联网+”的模式,才会更有活力。
2018年,他启动了“云上株洲”项目,有包括阿里、搜狐等36家全国顶级的运营商。“继个人计算、互联网变革之后,云计算被看做是第三次IT浪潮。”陈鹏飞认为,在这个风起“云”涌的时代,云计算正在释放出巨大红利。企业“上云”,简单来说,就是企业通过网络,将自身的基础系统、管理及业务部署到云端,再利用网络便捷地获取云服务商提供的计算、存储、软件、数据等服务。目前,我市已有7000多家企业实现“上云”。
企业安全“上云”,还要能“用云”。
“如何有效运用好云技术,是现在企业的迫切需求。”陈鹏飞说,今年,将依托互联网协会,从人才培养输送和解决传统企业互联网技术、营销,以及互联网创业孵化等方面,打造企业数字化转型一站式平台,帮助传统企业触网升级,以及实现有效“用云”,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异形PDC为祖国献石油
【人物】湖南泰鼎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蒋向上
【新年梦想】“让更多的株洲制造替代进口产品,将科技创新的快乐进行到底!”
节后一上班,湖南泰鼎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泰鼎新材料”)总经理蒋向上就像上了发条一样忙起来,一手抓去年参赛项目融资对接工作,一手抓今年项目科技创新工作。
在市科技局主导举办的“田心杯”2018年度第三届株洲市创新创业大赛上,蒋向上以主创人员身份参加路演,其参赛项目“复合超硬材料体(PDC)的研发与制备”在成长组决赛中成功反超夺得第一名。
参赛既有面子,更有里子。该项目不但从大赛组委会拿到10万元现金大奖,还受到深圳、长沙、株洲多个投资机构的青睐,合作事宜正在洽谈中。
“新项目内容暂时保密。”吃在碗中,看着锅里,蒋向上率领团队加速推进今年的科技创新工作,要让更多的株洲制造替代进口产品。
小身板也有大能量,位于炎陵县九龙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泰鼎新材料成立仅5年,靠着技术优势后发先至,率先在全球将异形PDC应用于钻井施工作业。
以前,我国深井钻采用的PDC钻头基本上是进口产品,外企每年从中国市场赚走20亿美金。作为中国材料学会会员,有着近30年的超硬材料研发和制备工作经验的蒋向上看在眼中、急在心里,决定走前人未走过的路,开发国产异形PDC切削齿。
为此,蒋向上等人在复合超硬材料研究上提出了“D-D键结合,生长型金刚石单晶网状结构”的基础理论,并以不同地质结构应采用不同设计构造的PDC理论为依据,成功研发并制备了虎唇、虎臼和锐星3款异形PDC切削齿。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目前,异形PDC切削齿已通过大庆油田等石油企业实地钻井、钻探施工验证,完全可以取代进口产品。此举打破了近百年的国际传统设计,已获得3项国家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注册商标专利。
酒香也怕巷子深,泰鼎新材料推出技术营销与渠道营销相结合的策略,积极参与各类创新创业大赛,以此推介产品、宣传企业、吸引投资。
通过参赛,泰鼎新材料实现名利双收。不仅获得免费服务扶持、拿到大笔奖金,还大大地提高了知名度,切实增强了高科技人才入驻的磁吸效应,并让自己成为投资人眼中的香馍馍。
在他看来,科技创新是一件十分快乐的事。从异想天开的火花绽放到通过基础理论的认证,再从小试到中试,然后小批量的试生产投放市场,最终以优质的产品获得市场的认可、客户的好评,就是对创新创业者的最高奖赏。
“今年是第一次不回家过年,心里的那份伤感无以言表。但既来之则安之,我会将所学和爱继续种在这片土地上……”2月10日,正值正月初六,远在津巴布韦的援非医生付卫东向记者发来这样一段文字,字里行间饱含思乡之情。此时,相距祖国万里之遥的他正在为自己的梦想奋斗。
付卫东是株洲市中心医院的麻醉科副主任。去年6月,他作为中国(湖南)第16批援津巴布韦医疗队的一员,踏上了非洲大陆。
“津巴布韦经济落后,生活环境恶劣,疾病肆虐。”付卫东说,援非的日子充满了挑战。去年8月,他刚到该国一个多月就遭遇了一场动乱。当时,正值津巴布韦总统大选,该国反对党在街头游行示威,商店都关门闭市。所有援非队员都在驻地进行“防暴演习”,可此时,一名驻津的中国工作人员却突发疾病。
为了救人,付卫东和同事没有过多犹豫,提着急救箱就出门了。
“街上到处是坦克和暴乱分子,我们兜兜转转花了快1个小时才赶到目的地。”付卫东回忆,所幸,那名患者最后转危为安。
伴随着动乱的局势,津巴布韦的经济也处于崩溃边缘。物价暴涨,物资紧缺,这让付卫东和同事的处境愈加艰难。
“停水停电是常事,就连给汽车加油都很困难。”付卫东笑说,如今就连洗澡都成了件“奢侈”的事。
虽然时局艰难,但工作不能停摆。开展日常手术、编写霍乱防治手册、为当地华侨进行义诊……在缺医少药的津巴布韦,付卫东和同事只能突破重重困难,一点一点地推进自己的工作。值得一提的是,前段时间,付卫东还指导当地医生完成了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手术。
由于远在异国他乡,这个春节,付卫东无法和家人团聚。对于他而言,最大的遗憾是不能吃上母亲亲手为他包的饺子。
“情怀在梦,家国在心,我相信,家人会理解和支持我的。”付卫东说,接下来,津巴布韦即将进入雨季,而这意味着当地将迎来爆发性霍乱疫情的考验,他和队友会继续坚守,在万里之外守护生命。
2019-02-13
00:00:00:01466460022019,我们都是追梦人/enpproperty-->2019-02-13
00:00:00:014664600c1466460.html22019,我们都是追梦人/enpproperty-->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