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逸峰
通讯员/胡飞
何俊明
站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时间节点,醴陵市告别绝对贫困、全面建成小康,提前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大产业体系正在转型,大交通格局已然形成,大开放态势日趋明朗,大醴陵形象深入人心,已开启基本现代化新征程。
2019年,醴陵市将认真贯彻落实“创新引领开放崛起”“一谷三区”等省市决策部署,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坚持“稳中求进、进中争先”工作总基调,着力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深入打好“三大攻坚战”,深入开展“产业项目建设年”活动,深入扩大改革开放,深入推进“四大战役”,加快建设富强美丽幸福文明新醴陵,以优异成绩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关键词5
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报告点击】
强化改革攻坚,构建简约高效的基层管理体制。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广“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全面推行“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确保年内85%以上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
坚持开放发展。加快株醴融城步伐,做到规划融城、交通融城、产业融城。积极稳外资、稳外贸,提高进出口服务质量,力争陶瓷、花炮出口额均提升20%以上,进出口总额突破5亿美元。
提升创新能力,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进一步健全公共创新平台,培育高新技术产业,积极申报首批省级创新型县(市)。
关键词1
产业项目建设年
2019年主要预期目标
规模工业增加值
增长7.5%
2019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
固定资产投资
增长10%
城乡居民收入增长
高于经济增长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口径增长7%
【报告点击】
中国陶瓷谷。
深入推进“产业项目建设年”活动,全力抓好产业、基础设施、民生、创新“四个十大”项目,推动经济社会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
突出“三大重点”: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企业上云,支持企业打造智能生产线、智能车间和智能工厂;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积极申办国际烟花论坛,继续办好陶瓷产业博览会、烟花鞭炮交易会,做大做强会展经济;打造“醴陵品牌”,实施质量强市和品牌强企战略,打造以质量为核心的区域品牌。。
开展“三大行动”:开展“招商引资三乡行动”、“温暖企业三百行动”、“园区攻坚三年行动”,力争用2至3年时间发展和培育5家上市公司,新增5家过10亿元企业,打造5个国家级平台。围绕“打造千亿产业园区、创建国家级经开区”的目标,大力推进“一谷一城一园”发展,力争园区规模以上企业达330家以上,实现产值500亿元、税收1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00亿元。
强化“三大保障”:强化土地保障、资金保障、组织保障,加快陶子湖片区、东富工业园等项目征拆“清零”,确保全年新增用地指标6000亩、征地1.2万亩、征拆房屋3000栋(套)以上,力争实现50个以上项目征拆“清零”。
关键词3
着力提升城镇品质
【报告点击】
关键词6
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
城市提质。深入开展“三创四化”,巩固省级文明城市创建成果,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验收。
集镇提档。加快新型城镇化步伐,推进瓷谷小镇、白兔潭、东富、枫林等特色小镇建设。抓好集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实现李畋、浦口、枫林、王仙等污水处理厂投产试运行。
管理提升。贯彻落实“城市双修”,以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为契机,完成城市设计与控制性详规工作。完善城市垃圾处理体系,加速推进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理、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理等项目建设,确保城市卫生管理无死角。强力推进控违治违,对违法建设始终保持“零容忍”。
交通提速。完善城市交通体系,加快推进玉屏山路、寨子岭南路等道路建设。启动汽车北站建设,完成长庆公交站、汽车客运西站建设并投入使用。规划建设立体停车场,完善“互联网+停车”功能信息系统,着力缓解“停车难”问题。
【报告点击】
积极稳就业,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支持鼓励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等群体自主创业,确保新增城镇就业600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500人。
紧扣创建全国首批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目标,修订完善《醴陵市优化中小学布局发展规划》,建设标准化学校59所,力争义务教育大班额“清零”。
全面开展阅读推广,打造“书香校园”,建设“书香醴陵”;坚持“三医联动”,落实分级诊疗,建设“健康醴陵”,争创全国中医药示范市。
落实食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争创“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市”。抓好文化事业、文化产业“两大重点”,巩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成果。
关键词2
持续打好“三大攻坚战”
【报告点击】
关键词4
大力实施乡村振兴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着力稳金融,坚持“控增量、去存量、守底线”原则,积极稳妥处理政府性债务问题,确保政府债务风险可控。着力稳投资、稳预期,坚持有保有压,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和绩效。
深入推进精准扶贫。大力开展巩固脱贫三年行动,认真落实“四摘四不摘”和“五个全面”的要求,确保1748户4144人两年内全部脱贫。进一步抓好产业扶贫,实现2020年贫困户参与产业扶贫覆盖面达到90%以上。
全面加强污染防治。大力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启动湘江保护和治理“第三个三年行动计划”,压实“河长制”责任,推动“五江十四水”等流域治理,确保渌江河和重点水库水质良好。巩固封山育林成果,确保森林覆盖率稳定达到56%以上。
关键词7
加强社会综合治理
【报告点击】
【报告点击】
落实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加速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深入实施“三个百千万”工程和“六大强农”行动,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响醴陵油茶、贺家桥玻璃椒等特色农业品牌,推进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打造现代农业特色产业集聚区。大力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打造S313和G106沿线美丽乡村长廊、北部旅游环线美丽乡村示范片,创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市)。
深化“一单四制”,有效防控和化解安全风险。推进科技兴安,建设综合应急指挥系统和企业隐患排查信息平台。
启动“城乡统筹·幸福醴陵”创新社会治理系列行动,深化“网格化”治理模式,不断开创社会治理新局面。持续开展“平安醴陵”创建,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加快创建省级平安县(市)。
制图/赵强
大美瓷城。
本版图片均由醴陵市委宣传部提供。
2019-01-28
00:00:00:01463711022019,醴陵准备这么干/enpproperty-->2019-01-28
00:00:00:014637110c1463711.html22019,醴陵准备这么干/enpproperty-->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