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深化医改,醴陵破解群众看病难题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株洲日报
核心提示

深入持续推进医改,减轻群众就医负担。

2013年,醴陵启动公立医院改革,此后紧紧围绕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公立医院改革红利逐步释放,群众就医获得感明显增强。

5年来,醴陵成功创建1家国家三级中医医院,4家二级医院,群众满意率从2013年的86.4%上升到2018年的98.9%;本地就诊率由2015年的88%提高到2018年的92.6%,“大病不出市、小病不出镇”目标基本实现;2018年,门诊次均费用和住院次均费用实现“双下降”……

一系列成绩的取得,得益于醴陵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高位推进,也离不开醴陵卫生计生主管部门的真抓实干、敢于创新。

理顺机制,引领改革

破除以药养医,切实惠及百姓。

近5年来,醴陵市所有公立医院全部取消药品加成,调整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后的医疗服务价格全部纳入医保报销范围,医院累计让利3.35亿元。规范药品采购行为,落实“两票制”,减少中间环节。推动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目前,559个药品下调价格,药品平均降价15%,特别是一些抗癌药降幅最高达60%。

同时,醴陵市不断完善绩效评估,严控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公立医院医疗费用增长幅度、药占比分别从2013年的43.7%、52.9%,下降到2018年的1.9%、27.9%,医疗服务收入占比从2013年22.8%增长到2018年的37.5%。

激发活力,倒逼改革

近年来,醴陵大力支持和引导社会资本发展医疗卫生事业,逐步放开办医准入条件。

目前,社会办医占醴陵市服务总收入的30%,公立医院与社会办医相互促进,2家二级综合民营医院得到健康发展,倒逼4家公立医院加快创建晋级步伐,推动管理升级。

除此之外,醴陵全面推行总额预付、按人头付费、按病种付费等医保基金支付方式的改革,通过发挥医保基金的杠杆作用,引导公立医院调结构,将公立医院的部分业务下放到基层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公立医院治大病的能力提升预留空间。

对五保户,醴陵实行总额包干、按人头付费的方式,按3200元/人/年结算。对贫困户实行转诊、控费,保证贫困户医疗综合实际报销比例达90%。惠及群众24952人,减少群众就医费用2470万元。

扩大布局,助推改革

大学科促大提升;大网络造大格局;大平台破大难题。

近年来,醴陵常态开展“湘雅乡情”专家醴陵行活动,与湘雅附一、附二等省级重点医院牵手,引进高端技术人才32人,重点发展重症医学、心脑血管等学科,积极推进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中心“五大中心”建设,不断提高公立医院治大病和重病的能力。

为实现区域医联体全覆盖,醴陵市建立了城区三级医院、二级医院、片区医疗中心、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五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形成“小病在基层、大病到医院、康复回基层”的合理就医格局。

为实现优质资源共享,有效破解重复检查、漏诊误诊难题,醴陵市建立集居民健康门户和医疗数据平台于一体的智慧医疗云平台,湘东医院等4家公立医院分别与省、株洲市三级医院实现远程会诊,心电中心、影像中心、超声中心三大中心与所有二级医院、19个建制镇卫生院、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互联互通。今年运行以来,惠及群众3000余人,节约检查费用150万元。

2019-01-03

00:00:00:0李军

李欣钰146460702深化医改,醴陵破解群众看病难题/enpproperty-->2019-01-03

00:00:00:0李军

李欣钰14646070c1464607.html2深化医改,醴陵破解群众看病难题/enpproperty-->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