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蓓
供图/攸县人民法院
“现在开庭!”走进庄严的审判法庭,却看不到原告、被告,只有法官和书记员,30分钟就审理完一起涉互联网借贷纠纷案。
短短11个月,受理案件20930件,审执结案件20930件,结案率达100%,平均审理周期仅24天。在迅速立案、快速审理、高效执结的过程中,给互联网金融套上法律的“缰绳”。
这一支在“互联网+”的时代大潮中,将使命融入血脉,用公正铸造法魂的队伍,就来自攸县人民法院驻攸州金融创新中心巡回法庭。他们用信息化办案、电子化送达、流程化作业、集约化审理、人性化调解的“五化”速裁方式,让司法为民的宗旨得到尽情诠释。
足不出户“打官司”
互联网借贷当事人散布在全国各地,不便到法院参加庭审,怎么办?
网络时代,当然是要依靠网络力量和网络方式。攸县人民法院联合攸州互联网金融创新中心,充分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信息技术,共同开发启用“攸县法院互联法庭诉讼平台”智能辅助办案系统,2018年2月正式开始受理案件。
据攸县人民法院主要负责人介绍,这一智能辅助办案系统不仅可以实现电子送达、在线调解、视频开庭、即时裁判、电子存档等多样化功能,做到“立审执”全流程无纸化办公;还能实现电子卷宗随案同步生成,电子案卷备份存档。当事人只要用电脑登录互联网法庭诉讼平台,就可以在线查询案件最新信息,申请视频开庭、在线调解,也可以完成身份认证,查询电子档案。
采取“线上+线下”的审理模式,将庭审方式的选择权交给案件当事人。当事人可以通过智能辅助办案系统,向法院提出线上开庭的申请,选择使用远程视频开庭方式开庭审理案件。
为了节约司法资源,减少司法成本,减轻当事人的诉累,巡回法庭对适用线下开庭的同一原告、同一居间平台、同一类型的案件,采取集约化开庭审理方式,即在同一时间段内,由同一审判组织对不同的案件进行连续审理。
当事人王某说:“像我这样的外地人,可以通过这个诉讼平台,提出线上开庭的申请,选择远程视频开庭的方式,真的方便多了,节约时间不说,还节省了一笔路费。真正做到足不出户‘打官司’。”
护航“互联网金融创新试验区”
传统产业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煤炭行业去产能政策趋严,依托丰富的矿产资源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已难以继续支撑攸县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攸县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作出“产业突围、转型突破”的战略部署,决定大力发展“互联网+”产业,把互联网金融、电子商务、区块链技术、互联网保险及众筹等业态,确定为优先发展的试验示范产业。
2016年10月,全省首家县级互联网金融平台在攸县成立。同年12月,全国90余家互联网金融企业高管汇聚一堂,庆祝该中心成立并举行集中签约仪式。
设立互联网金融产业发展引导基金和奖励资金,建立全国首个P2P金融监管平台,投入3000余万元完成风险监管系统研发和上线使用,全面优化的政策环境和优质贴心的精准服务,先后吸引了70多家包括网络借贷中介机构(P2P)、众筹、第三方支付、网络小贷、互联网保险等众多互联网金融机构的热情进驻;网贷行业两大第三方机构——网贷之家和网贷天眼的关联平台,也落户攸州互联网金融创新中心,攸县因此创造了网贷行业的多项全国领先,被列为全省首家互联网金融产业创新试验区。
截至去年9月30日,入驻攸县的各家网贷企业共计发布以三农贷、小商贷、供应链金融、消费分期为主的标的7万多个,累计交易金额44亿元。然而,互联网金融给很多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小额消费群体提供低门槛、低成本的借贷渠道,同时也衍生出了大量催收欠账的业务需求。而国内网贷催收行业鱼龙混杂,稍不留意就可能引发让全国关注的恶性事件。
积极主动适应互联网发展的大趋势,防止暴力催收互联网逾期贷款的事件发生,为化解涉互联网纠纷、促进互联网和经济社会深度融合提供优质的司法服务和有力的司法保障,2016年12月,攸县人民法院专门成立驻攸州互联网金融创新中心巡回法庭,选派4名公道正派、网络金融知识丰富、业务能力强的精兵强将,专门审理涉互联网小额借贷类纠纷案件,致力为全省首家互联网金融产业创新试验区的发展壮大保驾护航。
让数据多跑路
让送达不再难
远在广东的黄明(化名)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短信和电子邮件,内容让他始料未及,他被起诉了,由于在“金麦芽”APP平台借了2000块钱,逾期没有归还,他的QQ邮箱里收到了攸县法院巡回法庭的应诉通知书。
法院文书送达难,已成为大多数法院的痛点,特别是面对来自全国各地从未谋面的网贷当事人。巡回法庭运用“互联网+”的科技手段,通过电子化送达的方式,让数据多跑路,有效破解案件当事人分布地域广泛,送达难的问题。
“我们采用当事人在借贷时约定的电子邮箱作为电子送达的地址,将其约定的住址确认为法律文书邮寄送达的地址。”巡回法庭负责人介绍,在案件立案受理后,法官从数字法院系统导出案件信息,并在确认开庭排期后,将案件信息导入智能辅助办案系统自动生成应诉文书,随后以“短信提醒+电子邮件”的方式,一键向当事人送达应诉文书,一般在立案受理后2-3天即可完成送达,较传统送达方式平均缩短了审理周期35天。
“如果被告辩称‘没注意电子邮件’‘忘记看短信’或者‘以为是诈骗短信’,巡回法庭在确认有效手机号后,会再次通过短信等方式,将案由、诉讼平台网址等推送给当事人,提升送达成功率。”
截至2018年12月底,巡回法庭共通过电子邮件送达应诉文书、报告财产令等文书约20930份,送达成功率达99.9%;电话联系当事人8000余次,发送信息20900余条。
在线调解
快结快执
“喂,您好,我是攸县人民法院工作人员,请问您是陈xx吗,由于您在网上借贷平台借款逾期未还,对方已到我院起诉启动司法程序,您是案件被告,案件应诉材料我们已通过电子邮件送达给您,案件将于2018年8月20日在攸县人民法院驻攸州金融创新中心巡回法庭开庭,请准时应诉。”
攸县法院在线调解室的4名工作人员,每天抱着电话忙碌不停,干的就是“耍嘴皮子”的活。
电话另一头的陈XX却是一脸懵,借钱是有这回事,借了千把块钱没还就变被告啦?不会是诈骗吧!我不是湖南人,又怎么是湖南攸县法院管辖,我不去开庭看他们怎么判?
但是这些疑问像一团迷雾笼罩在小陈的心中,无法散去。第二天,他在犹豫中拨通了巡回法庭的电话。在线调解的工作人员耐心地对小陈进行了释法说明,并告知其根据民诉法第一百四十四条,被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应诉的,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缺席判决。如果在收到判决书以后未及时履行还款义务,原告一旦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那么就会对被告将来的生活产生极大的影响,财产可能会被冻结,或者会纳入失信人名单,届时出行购买高铁票、飞机票、入住酒店、申请银行贷款及一些其他高消费行为,都会受到限制。和小陈交流大半天,他终于表示会在收到判决书后,再与法院联系。去年8月29日,他收到判决书后来电,承认自己借款逾期不还的事实,并于9月5日按约定还款。
巡回法庭采用多样化的纠纷处理方式,专门设立在线调解室,由专人分诉讼、执行两个阶段进行线上调解,并与电信部门签订协议,依法进行电话录音、全程留痕,将调解贯穿于“立审执”整个流程,争取做到案结事了。
“网贷纠纷案件普遍存在诉讼标的额小、案件证据类型化、案情较为简单的特点。因此,案件受理后,工作人员会主动与当事人电话联系,组织庭前证据交换,询问当事人对案件的意见,积极促使当事人达成调解。当事人也可以通过智能辅助办案系统,向法院提出在线调解的申请,直接由审判法官进行线上调解。”
巡回法庭负责人透露,对于无法达成调解的案件,在线调解室的工作人员会将当事人的意见记录在案,及时反馈给承办法官,充分保障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在案件进入执行程序,电子送达报告财产令等文书后,工作人员也会主动与被执行人电话联系,敦促被执行人履行生效裁判文书确定的义务。通过在线调解的方式促使被执行人自动履行还款义务的案件,占到巡回法庭执行完毕案件的80%。
2019-01-23
00:00:00:0——攸县人民法院创新推动网络金融案件审理纪实146314402给互联网金融套上法律的“缰绳”/enpproperty-->2019-01-23
00:00:00:0——攸县人民法院创新推动网络金融案件审理纪实14631440c1463144.html2给互联网金融套上法律的“缰绳”/enpproperty-->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