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实事办实幸福加码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株洲日报
株洲日报·掌上株洲记者/易楚曈

治国有常,利民为本。

“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深入推进岗位、学位、床位、车位、梯位、厕位等民生‘六位’建设,持续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市委书记曹慧泉多次强调,要以“小切口”解决“大民生”。

今年以来,我市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成为民服务成果,民生改善持续迈出实质步伐。一张张幸福剪影,构建出一幅幅“高品质生活”的美好图景。

提质增量

破解教育、就业之“盼”

9月的株洲,秋风送爽,又是一个丰收的季节。全市中小学、幼儿园新学期开学第一天,戴着红领巾、背着小书包的小朋友们,元气满满地走进校园。

陈梓萌家住绿地株洲城际空间站,工作于天易科技城,孩子今年就读于市二中第二附属小学。报到第一天,陈梓萌带着孩子看到学校崭新的硬件设施后,满意地点了点头。“好学校就建在家门口,孩子在这里上学,我们家长放心,工作起来更安心。”

小小一个学位,牵动着大民生。

为书写民生福祉的新时代答卷,株洲合理规划义务教育学校布局、服务半径、办学规模,率先在全省实现义务教育大班额和高中大班额清零。今年秋季,南方中学、市二中第二附属小学、攸县网岭芙蓉学校、茶陵马江芙蓉学校等4所新建学校开学,不仅新增学位8190个,更是改善了薄弱地区办学条件,保障了优质教育均衡发展。

数字折射民生热点,学位增、就业稳……幸福的生活就写在这些关键词里。

株洲坚持政策优先稳就业、经济发展扩就业、创新创业带动就业、兜底援助保障就业“四轮驱动”模式,不断推进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1至6月,全市新增城镇就业2.95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8557人,企业创业带动就业3600余人。创业不仅解决劳动者自身就业问题,更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释放出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

数字呈现的不仅是株洲政府的政绩“成绩单”,带来的更是政策的情感温度与民生改善。

盘活资源

缓解住院、停车之“难”

“昨天下午的手术,今天上午就能出院?”在市中心医院日间手术中心,接到出院通知后,51岁的李中平内心十分诧异,而其不可思议源于我市医疗机构在缓解“床位难”问题上作出的有益探索。

众所周知,床位是医院重要的医疗资源。市中心医院作为我市唯一大型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门急诊人数约占全市三级公立医院的四成,“一床难求”现象尤为突出。

李中平来自湖北孝感,常年在株洲务工。前段时间,他因病入院治疗。入院前,他还担心要住上好长一段时间,便和妻子将七八袋生活用品扛到医院。

如何通过管理,让床位周转更快些?市中心医院针对一些常见病、多发病经简短手术治疗即可出院的特点,打造出全市首个日间手术中心。普通患者入院疗效不减,住院时间缩短约80%,术前等待时间缩短50%以上。

此外,潮汐车道模式也被引入市中心医院床位管理,通过跨科室床位共享,提高资源利用率。医院按照主诊医师负责制、护理工作同质化管理、

轻症患者就近安排等原则,执行“跨科病床共享”方案,大大缓解了医院特定时段床位紧张的问题。

美好生活,不仅意味着更高的生活品质,也意味着更深层次地增进民生福祉,株洲紧盯群众反映强烈的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不断为民生改善“加码”,为幸福“加速”。

聊起“停车难”,车主们都有一肚子“故事”。然而,株洲城区道路实施规划2000个临时停车泊位、22条路段试点停车智能化管理后,不仅得到车主连连叫好,出租车司机们更是纷纷点赞:30分钟免费停车时间内,从容地吃点东西,足够了。

城市治理会有新课题,人民生活会有新需要,一项政策实施后不代表一劳永逸,株洲不断掌握群众需求、改进治理举措、改善群众福祉,真正把民生实事办在了市民群众心坎上。

深掘需求

改善如厕、上楼之“苦”

中午,刚送完一名乘客,42岁的出租车司机钟杰将车停在建设路旁后,拿上保温杯,走进神农公园门口的“建宁驿站”。他先上了个厕所,紧接着在饮水机旁,将保温杯蓄满开水。

作为一名老“的哥”,钟杰已在株洲“穿梭”20余年。以往跑车前,他总习惯带上一壶水,喝完就买矿泉水。若遇内急,他尽量借用路边小店厕所,实在没法才去公厕,因为那里气味难闻、停车也难。

如何提高市民幸福指数,享受更高品质生活?株洲顺应群众所呼,自上而下掀起一场轰轰烈烈的“厕所革命”,解决居民“如厕难”。

202座“驿站”选址市民最需要的“街道旁、江两岸、桥底下、公园里、社区中”等重点区域,小厕所不仅成为市民交口赞誉的靓丽风景,更成为便民、利民的民生幸福港湾。

变化不止这一点。为了让老旧小区居民“一键直达”,“上下”都幸福。株洲更是坚持把老旧小区加装电梯作为重要民生实事来抓,全市2021年既有住宅年度计划加装电梯300台;既有住宅目前已累计受理加装电梯257台、开工128台、竣工50台。

“小切口”里办“大民生”,上接“大处着眼”的视野格局,下承“小处着手”的路径操作。如今的株洲,正向着“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的梦想努力奔跑,株洲人正走在光明、开阔、幸福的康庄大道上。

2021-09-21

00:00:00:0牢记总书记嘱托开新篇系列报道之

民生篇156232702实事办实

幸福加码/enpproperty-->2021-09-21

00:00:00:0牢记总书记嘱托开新篇系列报道之

民生篇15623270c1562327.html2实事办实

幸福加码/enpproperty-->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