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守好株洲“南大门”奋力夺取“双胜利”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株洲日报
株洲日报·掌上株洲记者/杨凌凌

通讯员/罗金鹏

时隔16个月后,株洲再次报告本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百姓健康受威胁,城市安宁被打破,一场疫情防控阻击战迅速在株洲打响。地处市中心、流动人口最多的老城区,守好株洲疫情防控的“南大门”,芦淞区责无旁贷,不容有失。

毫不放松抓紧抓实抓细疫情防控工作,全力夺取战疫情稳经济双胜利,如何将“两难”变为“两全”?这是一场向人民交卷的大考,考验着芦淞智慧和芦淞担当。

1.

全速筑防

科学决策,勇扛责任担当

未雨绸缪,才能打有准备之仗。

将时间回拨到7月29日。当天下午,株洲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调度会召开,战“疫”发令枪再次打响。

7月29日晚8时,芦淞区“零秒”响应市委、市政府指示精神,区委书记唐卫湘连夜召开疫情防控工作调度会,分析研判疫情形势,迅速布置流调、隔离、检测等工作,第一时间切断病毒传播链。

“要清醒认识、高度重视当前疫情防控面临的形势,建立应急处置、隔离观察、快速响应、高效运转的疫情防控工作机制,形成全区上下贯通‘一盘棋’的应急防控体系,科学精准落实各项疫情防控措施,全力保障老百姓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唐卫湘说。

至此,芦淞区全面进入应急响应状态。

其实,作为医疗战线的先锋队,早在7月28日,芦淞区卫健系统就全员投入战“疫”中。

7月29日凌晨2时,芦淞区卫健局机关办公室仍灯火通明,急促的脚步声不断地传出,电话听筒旁的声音虽有几分沙哑,但仍然坚定有力。大家说:“机关就这么多人,都转起来了,已经忙了两个通宵,芦淞是‘家’,我们要守护好家园。”

第一时间响应、第一时间行动。芦淞区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暂停开放所有电影院、麻将馆、宗教场所等人员聚集性场所;城轨站、火车站、汽车客运站、高速口等交通站点设卡并实施卫生检疫;设置集中隔离点……一系列紧锣密鼓的部署,见证芦淞战疫同时间赛跑的效率与决心。

一手构筑内部屏障,一手严防外部传播。芦淞区委疫情防控工作调度会召开后,该区立即摸排7月10日0时以来,有南京市旅居史的人员及7月17日以来,有张家界、常德市武陵区、湘西州凤凰县旅居史人员及其他中高风险地区来芦人员,运用拉网式排查和大数据排查,截至7月30日下午,全区就排查出涉中高风险地区人员2000多人。

全区上下高度重视疫情防控,把防疫工作作为当前头等大事抓好抓实。7月30日晚9时,获悉环洲歌剧院存在密切接触者后,该区快速行动,1小时内相关部门就对现场进行封控和消杀采样。同时,一支由疾控和公安组成的流调队伍迅速开展工作,通过综合运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大数据分析等手段,3小时内对相关人员完成隔离管控,截断疫情传播链条。

提前谋划、及时警醒、抓实抓细、慎终如始。这是株洲速度,也是芦淞速度。

2.

全面有序

精准防控,确保不漏一人

抗击疫情,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更是一场调动千军万马的“大兵团”作战。指挥部是全区疫情防控工作的中枢,指挥体系高效运转至关重要。

7月29日,芦淞区进入应急响应状态后,迅速调整优化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其中,由区委书记唐卫湘任第一组长、区委副书记、代理区长王强任组长,区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邹建平任第一副组长,其他区领导等任副组长。

领导小组办公室下设重点人员集中管理、医疗防疫和疫苗接种、小区防控管理、农村地区防控管理、交通运输、物资保障、新闻宣传、社会治安等13个专业组。

期间,区委书记唐卫湘,区委副书记、代理区长王强分别率队,深入重要公共场所调度指挥,现场部署相关工作。各工作小组分工协作、密切配合,彼此发挥最大作用。

“疫情发生后,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一个方面从领导能力建设方面进行了加强,建机构,强组织。其次是提高执行力,早安排,做调度,定措施,提高我们的应急处置能力。应该说这段时间运行下来,是非常高效的。”芦淞区政府副区长候选人提名人选郝陆游说。

对于集中隔离人员,芦淞区征用了6家酒店作为集中隔离点,按照“一个酒店一套班子”的模式,成立了由区四大家领导班子成员组成的工作专班和临时党支部,严格落实“三区两通道”“两登记两告知”等防控措施,安排174名工作人员实行24小时轮流值守,确保隔离点绝对安全。

特别是,芦淞区对隔离酒店空调系统进行改造,不具备改造条件的则配备了风扇、凉席等防暑降温物品,尽可能为隔离对象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

3.

全员核酸

来之即战,构筑阻断病毒防线

要在短时间内对超30万常住人口进行全员核酸检测,对于人口密度大,流动人口多的芦淞区而言,时间紧、任务重,压力挑战前所未有。

7月31日晚11时,芦淞区建宁街道结谷街社区的江丹给孩子打了个电话,来不及多说便挂断了。因为这天晚上开始,她和同事要通宵奋战,为核酸检测采集作冲刺准备。

17名区级领导深入一线,对口负责8个镇(街道),确保各项防控举措落实到位;各个采样点通宵达旦进行布置,各种物资不断运送到现场,所有准备工作连夜紧锣密鼓推进……8月1日,芦淞区准时有序启动全员核酸检测。

全区范围内共设置40个核酸检测采集点,且多位于人口密集度高的中心城区,现场如何做到井然有序?芦淞区的做法是:优化流程,高科技加持。

为避免居民长时间等待,芦淞区大范围应用了提前发放“信息码”的方式,利用大数据生成个人信息条形码,居民凭条形码即可参加核酸检测,龙泉街道和董家塅街道分别创下一天完成核酸检测超3万人次的“龙泉速度”和实现排队时间减少五成的“董家塅服务”。

8月4日,位于汇通金港的“极光号P2+移动式核酸检测实验室”启用。通过高科技的检测设备,八天来,移动方舱实验室共计完成核酸检测9万余人次,极大提速了芦淞区的全员核酸检测效率。

8月8日,芦淞区开启“互联网+疫情防控”新模式,为居家隔离人员在门上加装了“黑科技”——智能门磁感应系统,同时启用“同心抗疫

有你有我”爱心型封条,让居家隔离有力度更有温度。

除了“黑科技”,还有“贴心招”。

“请大家有序排队,站在圈圈里,保持一米距离!”8月1日,在神农公园核酸检测点,芦淞区为70岁以上老人、残疾人、孕妇及8岁以下儿童开通绿色通道,为防止大家间隔过近,作人员贴心地用粉笔在地上画出一个个圆圈,保证居民的安全距离。

至8月12日,芦淞区圆满完成第三轮全员核酸采样工作。截至8月12日24时,三轮核酸检测共完成90.15万人次,结果均为阴性。

4.

全域行动

齐心抗疫,汇聚抗疫强大力量

闻令而动,守土有责。

8月1日起,从医院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再到乡镇卫生院,一批又一批“战士”驰援一线,危急时刻弘扬着“芦淞精神”。

“我参加过去年的抗疫,我志愿参加!”“我家里没有负担,我申请到一线!”……当需要疫情防控志愿者支援的通知发布在芦淞区各单位、各街道、社区(村)工作群内时,不断有人在群里响应。

董家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护士李海艳,从第一轮核酸检测第一天开始进驻核酸采样点,一直坚持到第三轮核酸检测的最后一天。由于每天收工后已经是深夜,大多数的夜晚,她就睡在单位的简易午休床上,稍作休整,第二天又奔赴新的战场。

医生谭艳春,总是“霸道”地要求在最热、最忙的时候上场采样。她听说小巨蛋集中隔离点有同事因劳累过度生病了,又跟领导申请转战到隔离点。她每天在隔离点采样、送饭、拖垃圾……这个身高不足一米六,体重不过百斤的娇小医生,俨然是一个“女汉子”模样。

除了“白衣战士”“蓝衣卫士”,以党员为代表的志愿者队伍是芦淞区核酸检测又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据统计,疫情期间,芦淞区主动请缨驰援一线的党员超过2000余名。

建宁街道沿江社区,徐中江父子3人从7月31日起就加入了抗疫志愿者队伍中,负责上门摸排、维持秩序,大家趣称他们为“父子兵”;在大汉·悦中心核酸采集点,战疫“母女花”陈虹怡、彭雅睿母女发现现场人手紧缺,毫不犹豫地加入志愿者行列。

老党员也在持续发光发热。龙泉街道和谐家园小区的老党员颜佑明,虽已81岁高龄,仍手持喇叭在小区内劝导居民加强防护、遵守防疫条例。

阻击疫情,社会各界也纷纷出力。本土企业“苗妹子”为抗疫人员送去冰镇豆花和豆干,热心群众自制奶茶免费提供给抗疫志愿者,浏阳企业捐赠医用口罩600万个,株洲服饰产业联合会、福泽人珠宝株洲大金行捐赠防疫物资……在芦淞区严管严控的战疫一线,一幕幕温情瞬间接连涌现。

5.

全面发展

逆势而上,全力夺取战疫情稳经济双胜利

共克时艰,疫情防控仍在继续;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发展,芦淞区的步伐越来越坚实。

作为航空、服饰产业发展的主阵地,市场群从业人员多、园区工业企业多,芦淞区疫情防控压力大,但在这一轮疫情期间,芦淞区政企合力共克时艰,绝大部分企业保持正常生产,把疫情对产业发展的影响降到了最低。

针对园区企业,芦淞区共组织了4个流动采样点主动上门开展核酸检测,累计完成企业员工采样3.6万人次。在董家塅高科园,园区把137家工业企业按区域划分为6个片区,专人分片负责指导企业落实各项防控责任,确保生产防疫两不误。截至8月16日,137家工业企业中,有135家企业保持正常生产,不少企业还实现了逆势上扬。

针对服装市场群,芦淞区采取限时经营举措,倡议各专业市场将营业时间调整为早上7点至中午12点,极大减小了人流管控的风险和压力。此外,鼓励直播带货,三分之一的市场群经营户从事线上直播销售,保证“歇业不停业”。

华锐精密克服疫情影响,企业订单饱满,较去年上半年同期,公司营收上升67%、净利润上升115%。

除此之外,芦淞区还引入智慧工地平台,构筑项目防疫屏障,助推欧微服饰产业园、意法时尚中心、航空科创园二期等重点项目建设有序有力推进。

夏末秋初,本是白关丝瓜热销时节。疫情袭来,销路顿时受阻。芦淞区相关部门主动对接株百、奇迹、步步高、长沙海吉星农批市场等大型商超,仅一天时间就销售2万公斤白关丝瓜,有效解决了农产品滞销问题。

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现阶段的芦淞区,呈现出这样一番经济新场景:一个个企业“火力全开”,重点工程项目“不停步”,传统优势产业“危中求机”……

“我们现在正在开展大走访,对我们辖区的企业项目走访,看当中存在什么问题,然后要求干部还是要联企业联项目,及时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经营中的一些困难和问题,在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的情况下,有序进行生产经营。”芦淞区委副书记、代理区长王强说,“接下来,芦淞区将始终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牢牢掌握疫情防控主动权,全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

风雨过后见彩虹,芦淞区积蓄的能量还将持续释放。

2021-08-17

00:00:00:0155865402守好株洲“南大门”

奋力夺取“双胜利”/enpproperty-->2021-08-17

00:00:00:015586540c1558654.html2守好株洲“南大门”

奋力夺取“双胜利”/enpproperty-->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