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活农产品一头连着市场“保供给”,一头连着农民“促增收”。受疫情影响,渌口区部分农副产品出现不同程度的积压和滞销,该区政府、农业农村部门迅速启动助农方案,通过“牵线”商超市场、倡议爱心认购、上门统一配送等方式,帮助企业、种植户走出滞销困境,让新鲜的农产品出村进城。
“牵线”商超市场
拓宽销售渠道
“政府的帮扶很及时,点赞!”8月9日下午,木易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下称木易农业)董事长杨天旭在微信朋友圈中表达感激之情。在渌口区农业农村局帮助下,基地的阳光玫瑰葡萄一天之内卖出了100箱,该局工作人员还热心地为产品宣传推介。
8月正是瓜果蔬菜成熟的季节,然而杨天旭内心却很纠结,新冠病毒再度突袭,基地的葡萄滞销了。木易农业种植了50亩阳光玫瑰葡萄,预计今年产量有4.5万公斤。往年的这个季节,一天能销1000多公斤,大多销往广东、上海等地。然而受疫情影响,葡萄外销遇冷,鲜果又不能滞留太久,自己在摘与不摘中陷入两难。
了解到他的困难后,渌口区副区长刘文军与区农业农村局局长周铁刚联系到步步高公司和渌口区佳乐多超市的负责人,邀他们与杨天旭当面交流,两家企业负责人在查看了产品品质后,当场表态帮忙销售。
保销售就是保大局。面对疫情,渌口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科学部署,区委书记李晓彤强调,要想办法解决农产品销路、配送渠道不通畅的问题。区农村地区疫情防控组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疫情期间农产品稳产保供实施方案》,区农业农村局派出专人,分组在8个乡镇开展疫情防控督查工作,对农业企业生产、销售、产品储存等情况进行摸底,建立台账,分类施策。
“像加工大米、腊肉制品、剁辣椒等,短期不会变质,我们帮助对接销售平台,发挥农业产业协会电商企业、直播带货等优势。”该局副局长马永红介绍,像鲜果等农产品保质期短,除了拓宽销路,还要联系对接冷库储存,或指导企业进行粗加工,延长保质期。
8月10日,朱亭镇新益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基地,300亩鲜嫩的薯尖菜长势喜人,菜农正在采摘。“多亏了政府牵线搭桥,我们与步步高超市达成每日供货400公斤的协议。”合作社负责人颜新国说。以往,该基地的薯尖菜销往长沙,每天能卖出1500多公斤。今年受疫情影响,物流车停运,若不能及时卖出去,一天的损失就达8000元。现在,合作社和商超接上了头,这几天,正在尝试将薯尖菜加工成腌菜,如果可行,将进一步解决储存难的问题。
日前,长沙、株洲两地制定了《疫情期间滞销农产品产销对接工作方案》《滞销农产品进入长沙市场对接工作方案》,在渌口区农业农村局帮助下,位于古岳峰镇的锦茂公司依托这一渠道,成功卖出6吨丝瓜到长沙;株洲利哥生态农业与渌口佳乐多超市达成500公斤丝瓜购销协议,株洲明航生态种养殖专业合作社与华亿农庄达成送货协议,当日出货250公斤新鲜辣椒。
倡议爱心认购
就地促销助农
“大家看,这是土鸡蛋,市场价15元一斤,爱心购买价12元一斤。”“我现在来到了种植户家,有新鲜的冬瓜、茄子、丝瓜……”这几天,“渌口优鲜”农产品服务中心的李莎格外忙碌,上午,她在微信“农产品爱心采购对接群”里发布滞销农产品目录、价格;下午,和同事们一起到合作社、农户家中,现场拍摄、托运滞销积压的瓜果蔬菜;晚上8时后,统计当日下单情况,与合作社、种植户对接。
8月10日,渌口区总工会、工商联、农业产业协会发出联合倡议,呼吁各机关事业单位、企业、社会团体带头购买本地农产品。当天,“渌口优鲜”农产品服务中心的爱心采购群建起来,扫码进群的人接连不断,现在群内已有140多人。“爱心采购价只有市场价格的60%-70%,我们在保障农业经营主体成本的同时,让爱心购买者也得实惠。”渌口区农业产业协会会长朱守官介绍。
“水利局,丝瓜18斤。”“金韦硬质合金,冬瓜50斤、豆角20斤、青椒20斤、红椒5斤、老南瓜40斤。”……各单位、企业、团体的采购负责人纷纷在微信群下单。
为减轻种植户负担,减少人员流动,距离渌口城区较近的农业经营主体,每天上午8时自主将农产品送到“渌口优鲜”农产品服务中心;偏远的,中心派人上门托运,再配送到客户手中。
据了解,渌口区出现农产品滞销的家庭农场、合作社等10多家,品种有蔬菜瓜果、鸡蛋等,总量上百万斤。目前,已有6家市内外的商超、市场与各合作社达成购销协议,50多家单位、企业、团体参与爱心认购,3天内销售额达20多万元,还有越来越多的爱心人士也参与进来,渌口区正积极畅通运输渠道,让更多力量汇聚。
2021-08-13
00:00:00:0“牵线”商超
爱心认购
统一配送155819802渌口区“三管齐下”助销农产品/enpproperty-->2021-08-13
00:00:00:0“牵线”商超
爱心认购
统一配送15581980c1558198.html2渌口区“三管齐下”助销农产品/enpproperty-->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