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彦圻
毕亚炜
杜方江
供图/市中医伤科医院
前
言
弘扬中医正骨,造福黎民百姓。栉风沐雨60余载的株洲市中医伤科医院,在市委、市政府和市卫健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党建引领,强化使命担当,传承弘扬“张氏正骨术”,全面推行精细分科,凝心聚力促进医院高质量发展,以干事创业的情怀和行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市中医伤科医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持续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始终坚持公立医院公益性定位,为百姓健康保驾护航。
党建聚能
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5月19日,市中医伤科医院第十一支部书记邱亿明率医护人员走进景炎学校进行健康宣讲,并开展爱心义诊活动,为师生健康把脉开方。
“专家耐心地为我们解答颈椎病、关节疼痛等防治要点,增强了我们的健康意识。”接受诊治的李老师对市中医伤科医院专家特别信赖,“伤科医院的义诊活动,让我们有机会与骨科专家近距离沟通,非常感谢!”
对于市中医伤科医院而言,这是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充分发挥中医骨伤特色,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具体行动。将党史学习教育与为民办实事相结合,助推“学党史,当先锋,我为群众办实事”落到实处,是医院全体党员干部的共识。
6月17日起,市中医伤科医院针灸理疗科增设午间、夜间门诊,工作日的中午13:00-15:00,晚上18:30-21:00,都有医护人员值守坐诊,只为方便学生、上班族以及须家属陪同的患者就诊。这是继专家义诊进学校、进社区、进机关之外,医院推出的又一项“为民办实事”举措,深得患者及家属好评。
为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市中医伤科医院成立了党委书记龙永其任组长,党委副书记吴慧敏、党委委员袁尚锋、贺新宁等任副组长的党史学习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责任,细化分工,要求各支部负责人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要求全体党员干部深刻领会党中央部署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意义,确保党史学习教育各项部署要求落实到位。
“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书写了建国创业、改革开放的百年辉煌,继续阔步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上,必将迎来更加富强美好的明天!”市中医伤科医院党委书记龙永其说,“作为株洲市唯一一家市级中医医院,我们坚持中医文化道路自信,以创建全国一流的三甲骨伤医院为目标,全力打造三甲骨伤品牌,为健康湖南、健康株洲的伟大事业谱写新篇章。”
“2011年11月,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踏上了这片红色的土地,站在烈士陵园向革命先烈庄严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那神圣庄严的时刻,时隔多年依然那么清晰。”党员姚瑶讲述当年游历井冈山的所见所感,录制成视频发布在伤科医院官方视频号上。这个“学党史、忆峥嵘——我走过的红色足印”系列视频,是第九党支部书记李理牵头策划组织的主题活动之一。
医院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党史学习教育上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各党支部自主制定学习计划,结合“三会一课”和主题党日等,开展主题突出、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确保党史学习教育全年贯穿、深度覆盖。同时,院党委利用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网站、电子显示屏、宣传栏等各类宣传媒体,全面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宣传工作,发动全体党员、职工积极投身各项学习活动。
党建强基
做实中医药传承兴院的“基本功”
“这个手法正骨好,不动刀,不出血,花费少,风险也小……”6月21日,64岁的陈先生因为腰部压缩性骨折通过中医正骨手法成功复位,面露悦色。
6月初,陈先生因地面积水不慎摔倒,腰背疼痛明显,活动受限,在附近医院拍片显示腰1椎体压缩性骨折,开药回家休养。半月内,他两次前往饭店待客,又乘车参加亲人寿宴。后因腰部疼痛难忍,陈先生舍近求远,入住市中医伤科医院脊柱科。
面对陈先生20余天的陈旧性骨折,脊柱科主任杜志勇决定在手术之前尝试中医正骨手法复位。施治过程中,患者俯卧病床,两名医生立于床尾,牵引患者下肢,杜志勇则立于地面,双手在患者骨折处施以复位手法。拍片显示,手法复位成功,手术得以取消。
市中医伤科医院传承60余年的“张氏正骨”,再次体现了疗程快、费用低、疗效好的优势。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医院守初心、担使命,致力于传承弘扬疗效显著、费用低廉的传统中医正骨术,以医者仁心悬壶济世,以精湛医术治病救人。
中医正骨术,以其独特手法和显著疗效,被誉为中华文明的瑰宝。市中医伤科医院传承至今的“张氏正骨术”,源自名扬三湘四水的著名骨伤科专家张紫庚。
张紫庚先祖张光靖,得清廷太医殷发祥衣钵,传于子孙。张紫庚得祖传正骨术之精髓,求治者十愈八九,“张氏正骨术”声名远播。民国时期,“南詹北张”是湖南省中医骨伤科界公认的两大学术流派,“北张”即张紫庚、张健民父子,时任省长程潜赠其牌匾,上书“今之华佗”。张氏父子在长沙创办的湖南省中医院骨伤科,现为赫赫有名的中医附二骨伤科。
张紫庚夫人林应凡与上海石氏骨伤传人施访梅创办的“株洲骨伤联合诊所”,便是市中医伤科医院的前身。林应凡将张氏正骨手法和中药秘方悉数传授给施访梅及蔡林秀、唐鹏飞等一众弟子。现任市中医伤科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袁尚锋,曾师从施访梅,成为张氏正骨术第七代传人的领军代表人物,获评湖南省名老中医,开设中医正骨传承工作室。
在名医培养工程的加持下,第八代传人彭真灵、雷桂平等脱颖而出。雷桂平现为医院急诊科主任及门诊正骨中心主任,彭真灵为医院小儿骨伤科主任及正骨科学科带头人。
几代人的坚守与传承,让当年小巷里的一间小诊所,蝶变为闹市中的“三级甲等医院”、全国中医骨伤科的一颗璀璨明珠。如今的株洲市中医伤科医院,位于天元区圆方路,集医疗、科研、教学、预防保健与康复于一体。前辈百余年的行医经验,加上数代伤科人的临床实践,形成了市中医伤科医院优势突出的中医特色。该院正骨科,是株洲市唯一以中医传统正骨方法治疗骨伤病的特色专科,创设中医正骨研究室,开设中医正骨门诊,以“手法复位”“伤科散外敷”及“小夹板外固定”为主要诊疗方式,创伤少、痛苦小、费用低、愈合快、功能好。
传承“张氏正骨术”,打造中医药特色品牌,是市中医伤科医院亘古不变的追求。不忘先贤,不改初心。今年,该院以学习百年党史为契机,全面营造中医药文化氛围,大力增强株洲市民的健康福祉。
党建驱动
吹响专业服务能力“集结号”
6月1日,市中医伤科医院运动医学科正式开科,致力于运动性疾病的预防、诊治和康复,在运动劳损性伤病、软骨损伤与修复、韧带断裂与重建等方面的研究均达到省内前列水平。
6月9日,市中医伤科医院小儿骨科正式开科,基于中医传统正骨底蕴,利用中医传统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中药敷剂,为小儿骨科发育、畸形、损伤、创伤等提供特色诊疗。
以上科室的成立,标志着市中医伤科医院精细分科迈上新台阶。
“精细分科才能精准治疗,才能确保人体的每一块骨头都有对应的科室,让每一块受伤的骨头都能得到更加专业的治疗。”市中医伤科医院院长吴慧敏表示,精细分科,可以实现全流程的骨科精准医疗,即临床诊断的精确分型,诊疗方案的精细规划,手术器械的个体定制,手术风险的精良控制。
精细分科的骨伤亚专科,是市中医伤科医院的“一体”,作为湖南省特色专科针灸理疗和康复科,是该院的“两翼”,涵盖了骨伤的手术治疗、保守治疗及术后康复。此外还有“四轮”:中医正骨、中医药、治未病、创伤急救。
强化党建引领,筑牢发展根基。只有坚持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两手抓两手硬,才能有效激活内生动力,形成基层党建与医院业务工作融合共进的良好局面,为医疗服务能力的提升凝心聚力。
该医院从小处着眼、从细节入手,多措并举、多方发力,提质提标、优化升级,不断满足百姓对优质医疗服务的需要。“一体”“两翼”“四轮”,专业化定位,多元化发展,构筑起株洲市中医伤科医院更安全、更精准的医疗格局。
市中医伤科医院院长、主任医师,膝关节科学科带头人吴慧敏在株洲地区率先开展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填补了技术空白。2011年牵头成立膝关节科后,更是将这个“小众科室”的功能做到极致,围绕膝关节炎开展的保守治疗、保膝治疗、关节置换阶梯疗法,已成为医院一张名片。在膝关节运动损伤的基础上,不断探索髋、肩、肘、踝等关节部位的关节镜微创治疗,如今又将运动医学科从膝关节科划分出去独立成科。
切皮、暴露、截骨、清理关节、安放人工假体、复位、缝合……10多年前,完成一台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需要一个多小时,而今年1月获评“省名中医”的株洲市核心专家、市中医伤科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髋关节科学科带头人袁尚锋及其团队,10分钟即可完成主要操作。
“以前治疗脊柱侧弯、骨折、结核,采用开放性手术,出血多、损伤大、并发症多,病人住院三四个月,花费也高。”株洲市核心专家、领军人才、市中医伤科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脊柱科学科带头人贺新宁,使用其自主研发的微创手术工具,定位准,创伤小,费用下降。目前,贺新宁拥有脊柱微创定位系统、微创操作系统、微创椎弓根钉棒系统等30余项专利。
近年来,医院承担并完成了省、市级科研课题19项,其中省级11项,市级8项,获国家发明专利9项,实用新型专利30多项,在各类核心期刊和专业期刊发表论文共计137篇……科技创新已成为医院发展的关键动力,一大批科研成果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此外,市中医伤科医院开发出数十种伤科药方,涵盖外用与内服。每个科室都有适用的伤科药方及其独特治疗方法,其中多个药方取得发明专利,治愈全国骨伤患者数百万例。
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株洲市中医伤科医院牵头组建中医骨伤科专科联盟,以着重打造中医骨伤专科特色,发挥中医骨伤专科优势为纽带,联合县市中医院和攸县骨伤医院等7家医院,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优化分级诊疗制度,加快株洲中医药事业进一步发展,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的医疗需求。
党建引领
谱写民生福祉“新篇章”
“国医者,乃集医之大成者,治世救人,为国为民。”承担社会责任,市中医伤科医院当仁不让。
6月17日,右股骨颈骨折21年的刘奇,在该医院免费置换了髋关节,再恢复一段时间,他就可以像正常人一样行走了。
刘奇是一名90后,来自茶陵县洣江街道诸睦村。21年前,9岁的刘奇从高处跌落致右股骨颈骨折,未能接受正规有效的治疗,落下残疾。
市中医伤科医院是诸睦村乡村振兴的后盾单位之一。“村民健康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涵,只有全民健康才能有全面小康。”党委书记龙永其表示,伤科医院作为一家有责任有担当的公立医院,要在医疗健康保障上做实事,为乡村振兴事业提供力所能及的健康帮扶,增强村民的健康获得感。
在该医院的积极介入下,6月3日,刘奇顺利住进髋关节科,医院为他申请到免费髋关节,并进行了置换手术。刘奇21年的跛行历史即将结束,全家人满心欢喜。
2021年,市中医伤科医院全体党员干部以实际行动践行“学党史、当先锋——我为群众办实事”,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效转化为为人民服务的动力,做到以学促行,在全院上下形成促进医院发展的坚强保障和强大动力,在保证人民群众医疗保障需求的同时,发挥所长,为市民提供身心健康普及志愿服务。
第十一党支部委员龚秀英多次走入市图书馆,为广大市民进行疾病防治、体质辨识及中医养生直播宣讲。通过线上直播的方式,告诉市民如何有效预防常见病,进行健康养生,提高生活品质。
第四党支部党员毕亚炜,走进株洲市三中、醴陵市一中、三门镇中学等,为数千名中高考学生进行考前减压讲座,通过游戏、心理剧、具象化等方式,带领学生在正向暗示下缓解心理压力,提高考前心理调节能力。
当前,医院多个党支部积极开展结对帮扶,深入社区为群众送医送药,开展义诊、咨询活动;引入专业团队,持续开展驻院式陪护模式,为患者提供暖心服务;积极开展“互联网+康复”“互联网+护理服务”,使优质医疗服务延伸至社区和家庭;建立多种志愿者服务队,提升患者就医感受,如住院部通往核磁共振室建设“玻璃栈道”,开辟“绿色通道”;医院积极建设临时接种新冠疫苗点,为市民接种新冠疫苗提供便利……
“胸怀千秋伟业,恰是百年风华”。加挂株洲市立中医医院牌子的株洲市中医伤科医院,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对传统中医药文化的坚守和传承,以对现代医疗技术的追求与创新,努力提升医疗水平,不断优化服务理念,凝聚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的强大合力,持续推进中医药事业全面发展,为健康中国战略在株洲落地生根贡献力量。
2021-07-01
00:00:00:0株洲市中医伤科医院高质量发展路径解读155340502党建引领促发展
中医正骨强根基/enpproperty-->2021-07-01
00:00:00:0株洲市中医伤科医院高质量发展路径解读15534050c1553405.html2党建引领促发展
中医正骨强根基/enpproperty-->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