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红斌
供图/市中心医院
8月19日是第4个“中国医师节”。这是一个没有鲜花和表彰的节日,有的是对生命的敬畏。
夏末,平静的株洲迎来了一场风暴。受南京禄口机场疫情扩散的影响,株洲时隔16个月再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侵袭。
疫情就是命令,白衣就是战袍。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株洲市中心医院的医务工作者闻令而动、白衣执甲、逆行出征,同时间赛跑,与疫魔较量,他们打响了一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了人民至上的生命保卫战。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了“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精神,用“逆行”纪念这个特别的节日。
A
再次统管全市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院
即使无接触,14秒也可感染,“德尔塔”被称为“最难缠”的病毒。它却在出其不意的时候悄然来袭。
7月29日12时40分,我市接到来自常德的协查函——株洲有9名密切接触者。29日晚上11时30分,云龙示范区报告发现2例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者。
警报拉响,株洲迅速进入“战时”。作为全市区域医疗中心,市中心医院也在第一时间启动应急机制。
召开部署会议,制定方案;取消全员休假,加强值班值守,召集400余名党员团员组织志愿者团队,参与疫情防控工作;将独栋的感染科住院病房腾空,用于收治隔离疑似病例;协调后勤运行及物资保障……在这场与时间赛跑的战斗中,该院全体医务工作者进入“快进”模式,分秒必争。
很快,一个艰巨的任务来了!
7月30日晚,市委、市政府决定征用渌口区人民医院为全市唯一的定点救治医院(以下简称“市定点救治医院”),由市中心医院全面统管市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院。
事实上,此时,市中心医院也是压力重重。疫情来袭后,该院派出第一批80余人驰援云龙示范区的核酸检测工作,医院在保障日常诊疗的情况下,每天还要完成1万人次的核酸检测量。
“我院作为株洲公立医院的龙头,关键时刻就得勇挑重担,勇当先锋!”没有丝毫推诿,当晚,市中心医院院长蔡安烈便率队进入渌口区人民医院,进行现场调研并制定接管方案。
殊不知,这是该院第二次临危受命全面接管市定点救治医院。
7月30日上午,市中心医院党委、行政班子召开疫情防控工作紧急部署会议,调派首批专业人员进驻市定点救治医院医疗区,组建病房。在省级专家的指导下,他们规划病区设计,不仅设置了普通病区,还针对目前儿童患者较多的问题,成立了儿科病区。此外,积极改造重症病房,为可能出现的危重症患者的救治做保障。
为了让工作流程变得畅通高效,市定点救治医院成立了医疗救治领导小组,由院长蔡安烈担任组长,党委委员、副院长唐才喜任副组长。
此外,该院还牵头成立了院感防控组,做到重点岗位24小时监管,尽可能降低院感风险。该院还与渌口区人民医院实时沟通,实现设备、物资、后勤等职能部门无缝对接,为临床救治提供全面支撑。
协调物资设备、进行人员分组、完善工作流程……市中心医院的管理团队分工协作,让市定点救治医院的工作迅速步入正轨,医疗救治流程变得畅通高效。
优化举措
B
确保防控与救治两不误
疫情之下,人民群众依然有大量的问诊需求,但医院又属于人员密集场所,怎样在特殊时期为患者提供高效的医疗服务,让他们就医时安心、放心?市中心医院全体医务人员一直坚守在抗击疫情和临床救治第一线,坚持防控与救治两不误,确保“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每天早上7时30分,市中心医院门诊预检分诊的医务人员就已经穿好隔离衣,做好各项准备,打开门诊大门,准备迎接患者。
根据疫情防控工作要求,所有病友及家属在进入门诊区域前,均须接受湖南省电子健康码查验、体温检测、流行病学史询问。无湖南省电子健康码,非必须情况,不允许进入,体温正常且健康码为绿色,方能进入门诊就诊。如有发热,该院工作人员会派专人护送至发热门诊就诊。同时,工作人员会提醒前来就诊患者佩戴好口罩,保证病友们就医安全。
这只是该院以最优手段守护患者健康的一个缩影。
为避免可能造成的交叉感染,减少在医院逗留时间,该院建议患者在网上分时段预约挂号;为了避免人员聚集,就诊时确保一人一诊间;采血室内严格控制人数,避免交叉感染;为门诊各场所及诊室物体表面、门把手都会定期进行消毒,确保就诊安全;在常规超声诊室,检查床使用的是一次性检查床单,每位患者检查前后,超声探头会用75%酒精或者是消毒湿巾纸擦拭消毒……
“疫情防控措施做得这么严,来这看病放心。”面对这种极其严苛的防疫措施,不少就诊者没有抱怨反倒多了几分赞许。
在市中心医院田心院区,除了调派医务人员驰援云龙区、石峰区、天元区、荷塘区、芦淞区进行核酸检测,还深入社区、企业等地,采集核酸、指导市民防疫,提升大家的防护意识。本部和田心院区在此次疫情期间外派人员超过350人次,核酸检测超过16万份。
别忘了还有市中心医院监管院区。为了确保高墙内“零”疫情,该院区全员进入全封闭管理状态。加强监区巡诊、严格每日体温检测、强化心理疏导、发放所需药品、规范废弃防护用品处置……在那里,医护人员不断强化防控举措,确保监管中心的防疫工作有条不紊地推进。
C
逆行出征
白衣战士与病毒殊死搏斗
每一次特殊战斗,都需要一批英勇的战士;每一次生死搏斗,都会涌现一批无畏的勇士。
“我有经验,我能去!”
“我是党员,我先上!”
“我年轻,没啥顾虑。”
……
疫情来袭,市中心医院的医务人员纷纷主动请战,重上战场。面对这个熟悉又陌生的“敌人”,他们派出最精干的团队,用上最先进的设备。
从7月29日起,市中心医院医务部主任陈迅便像个陀螺一样忙个不停。在市定点救治医院,他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带领团队搭建救治组织机构、及时汇总情况、协调省市专家制定救治方案……由于一天需要接打电话上百个,他的声音变得沙哑。
得知市定点救治医院重新启用后,7月30日凌晨,匆匆地和家人告别后,市中心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一病区黄彭第一时间赶赴渌口。
时隔500多天,这位抗疫“老将”再次回到了去年战斗过的隔离病房。由于“德尔塔”病毒不惧高温、传播速度更快、传播力更强,患者转阴时间长,黄彭知道,与去年相比,这个敌人更“凶悍”。
“我要尽快熟悉它、控制它,战胜它!”面对这个“敌人”,黄彭不轻视更不畏惧。
在这个战场上,除了有老将,还有新兵。市中心医院儿科主任纪青曾两次援藏。这一次,得知市定点救治医院开辟了儿科病区,她主动请缨参战。
“我干了30年儿科,在小朋友最需要我的时候,我一定要出现。”纪青说。
勇赴一线的还有中西医结合科主任刘明和她的团队。疫情来袭后,刘明带领科室成员立即报名请战。
得知发热门诊严重缺医生,中西医结合科的医生皮淼、谢力立即前去支援,而刘明则紧急驰援市定点救治医院,联合省中医组专家一起对患者进行辩证施治。
为了做到精准用药,她更是来到隔离病房,为患者逐一进行望闻问切,实现“一人一方”。针对与此次疫情中部分儿童不喜欢服用中药的情况,她和中医组成员想了个办法:改用小包装,同时予以药膳粥治疗,并根据儿童口味调整药膳粥的味道。
有人在正面“进攻杀敌”,也有人在后方“严防死守”。在病毒与医护人员间建立起一道无形屏障。
作为市中心医院院感科主任,曾莉怡就扮演了这样一个角色。疫情来袭后,她第一时间奔赴抗疫战场,从医院环境、人员分流、“三区两通道”建设、医疗废物处理,到重点科室重点环节的工作流程、防控措施的落实督导、医务人员的培训、院感监测等,她带领团队紧急设计,忘记了吃饭和休息。她在一天之内迅速地构建起院内防控的三级体系,为一线医务人员筑起安全的“防护墙”。
7月30日晚,曾莉怡更是带领团队进驻市定点救治医院。制定院感措施、流程,开展全员培训,对全院所有室内外环境统一消杀,他们有条不紊而又专业细致。
她冒着未知的风险,深入隔离病房、发热门诊、核酸采样点等高危科室早巡晚督防控检查,在中心医院和市定点救治医院之间来回奔波,每天的睡眠不足3个小时。
为了全力以赴地抗疫,她把年幼的女儿交给了父母,毫不犹豫地奔赴一线,保护病人,保护医务人员不被感染。
“我必须跑在医护的前面,跑在可能发生的风险前面。因为一个微小的纰漏都可能带来无法预计的后果。”曾莉怡说。
重症医学科、儿科、心内科、感染内科、营养科、骨科、超声诊断、医学检验科、临床心理科……还有更多的人在默默奉献。据统计,该院参与定点医院救治工作的人员多达400人。
连续的作战,让他们承受着身体和心理的极限压力,脸颊被口罩勒出血痕,双手被汗水长时间浸泡发白。
他们从未想过退缩,他们只有一种共识——抢救生命,争分夺秒,一刻也不能松劲。
结束语
疫路无惧,医路无悔。面对这场汹涌而来的疫情,市中心医院坚持全院一盘棋,上下一条心,前有“逆行者”,后有“坚守人”,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为百姓健康铸造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
2021-08-19
00:00:00:0——株洲市中心医院全力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纪实临危受命155886202疫路无惧
医路无悔/enpproperty-->2021-08-19
00:00:00:0——株洲市中心医院全力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纪实临危受命15588620c1558862.html2疫路无惧
医路无悔/enpproperty-->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