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2021“新高考”首日现场直击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株洲日报
记者手记

平淡高考,彰显制度完善

戴凛

平淡!这是今年“新高考”首日,各考点外记者、安保人员的普遍感受。陪考和自驾送考的家长越来越少,考点外发放广告的人员也不再那么活跃。

高考,被誉为最公平的考试。它改变了几代人的命运,尤其了打破了身份固化的僵局,让一批农村学子跳出“农门”,让普通家庭学子有了改变命运的途径。因此,高考一直处在高高的神坛之上。

于是每到高考时节,社会屏息凝神。公安交警全程守护、工地调整施工时间、城市道路临时让行……

不过最近几年,这样的紧张气氛正在慢慢缓解,考点外一年比一年清静。在笔者看来,这样的变化,并不代表高考关注度在降低,而是整个社会对待高考越来越理性,考前准备越来越细致。

就拿今年高考来说,今年我市高考报名人数超过2.7万人,而实际参考人数约为2.05万人。因为很多高三毕业生已经通过提前举行的高职院校单招,率先迈入了高校的大门。高考不再是取得高学历唯一的升学途径。另外,越来越多高校进入“一本”行列,考生可选择的空间也更多。

除此以外,随着高考考前宣传深入人心,家长不再选择自驾送考,而更愿意让孩子选择公共交通或者与校车一同前行;对于考场周边的环境秩序,也形成了一套成熟的管理模式,公安、交警、城管、医疗等分工清晰明确,在合作上驾轻就熟。

高考是考生们的舞台,也是各种社会制度建设成果的一种检验。愿高考更加归于平淡,让人生成长的道路有更多选择。

最红火:装满准考证的行李箱满满都是爱

株洲日报·掌上株洲记者/谭筱

通讯员/白静

“不用紧张,仔细答题,要相信自己。”6月7日上午,记者在市四中考点看到,送考老师们就早早地来到学校,在大门口迎接考生。

在四中的送考队伍中,有的老师穿着旗袍,有的老师穿上了红T恤,祝愿考生开门红、旗开得胜。最引入注目的是,他们还统一拉着红色大号行李箱。

记者采访中得知,行李箱里装着的全是考生的准考证,这是他为孩子们所做的最坚实的保障。王昭胜老师告诉记者,怕孩子们今天一紧张忘带准考证的情况发生,所以他今天早晨集合了所有同学后才统一点名发放准考证。

“我是班主任,孩子们今天第一天考试,也是第一次经历这么重要的考试,在考试前给他们稳稳情绪,打打气,有些小细节也得再提醒提醒。”四中班主任王昭胜老师不断地在赶到考场的学生中寻找自己熟悉的身影,把自己班里的学生聚集到一起,最后叮嘱大家几句,并拍拍学生肩膀,让他们沉着应战。

上午8时28分,随着考生们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进入各考场后,他才放松下来。“我刚才告诉他们,读题要有重点,而且要注意细节,答题的时候一定要自信,要相信自己能行。”王老师说,作为班主任,他需要给学生必要的提醒和精神鼓励,“我想告诉孩子们,老师就在他们身边,他们可以像平时一样,放松应对每一个科目。”

最有爱:

93岁爷爷为最小孙女送考

株洲日报·掌上株洲记者/孙晓静

头发花白、身板笔直、走起路来健步如飞,昨日上午,在市二中考点外,93岁高龄的郭仁海爷爷在送考队伍中格外显眼。

“这是我最小的孙女,今天是她非常重要的日子,我一定要陪伴。”咧开掉了多颗牙齿的嘴巴,郭爷爷的笑声格外爽朗。住在附近的他,当天特意起了个大早,陪着孙女,前来候考。别看老爷子今年已经93岁,却一点也不输年轻人的身体,一路上,他紧紧跟在孙女旁边,不时说些笑话为其减压。

站在爷爷身边,小郭有点羞涩,她说原本考虑到爷爷年龄,劝他不要前来送考,但是现在看到家人都在身边,“心里还是蛮有安全感的。”

郭爷爷表示,自己从小务农,后来进入工厂上班,吃了没文化的亏,也看到了有文化的好处。因此,他从小就教育子女要多读书,长大报效国家。小郭同学的爸爸表示,父亲非常注重亲情,自家姊妹4人每人高考时,父亲不论多忙,都会挤出时间来送考,这样的习惯一直延续到孙辈。

不一会儿,就到了进入考点的时间,“好点考!”郭仁海亲切地拍了拍孙女的肩膀,为她送上最美好的祝福。

最可爱:爸妈带着2岁小妹,悄悄为哥哥送考

株洲日报·掌上株洲记者/戴凛

昨日上午8点半,株洲市一中考点的考生已经完成入场。而在校门外,一名女士带着2岁的女儿,远远地在校门外向内张望,并手指前方,和孩子说着祝福的话语。这名女士姓李,她说,儿子今年在此参加高考,于是带着小女儿前来为儿子加油。

“儿子不让我们过来送考,所以为了不让孩子遇见,一家人特意晚一点才来考点。”李女士说,儿子生活比较独立,高中一直在学校寄宿。考试这几天,也一直住校,更愿意和同学们一起行动。但是作为家长,还是有不少牵挂,所以和爱人请了假,悄悄带着小女儿赶到了考点。

李女士说,小女儿虽然对高考没有概念,但是因为很少看到哥哥,还是有点想念。听说这天要去学校看哥哥,小妹妹很是兴奋。只是遗憾的是,哥哥早已进入考场,只好在场外用手指考场的方向,告诉他哥哥正在奋力迎战高考。

最有心:市八中高考菜谱寓意满满

株洲日报·掌上株洲记者/戴凛

通讯员/易文娟

来点“步步高升”还是“前程似锦”,或者“红红火火”?昨日中午,市八中高考生吃到了“别样”的午餐。学校食堂为同学们专门命名了一组菜品,寓意满满。

市八中相关负责人介绍,比如玉米烧排骨命名为“步步高升”,辣椒炒肉命名为“前程似锦”,还有胡萝卜炒肉丝命名为“红红火火”,肉沫蒸蛋称为“蒸蒸日上”……

据介绍,高考期间,市八中食堂每顿中餐都配有7道菜品,以及营养丰富的汤类和水果。为保障考生的食品安全,对于四季豆等存在食用隐患的菜品也未选择。

最淡定:

高考不就是一次月考吗?

株洲日报·掌上株洲记者/孙晓静

昨日上午,跟往届高考“送考大军”的喧嚣不同,今年的高考略显平静,送考人数明显减少,无论是考生还是家长,都格外淡定。

上午8时22分,从北师大株洲附校发出的12辆公交车准时停在考点外。考生们鱼贯而出,有序排队,只有少数几位家长上前“打气”。送考老师刘桂芬告诉记者,学校做了非常周全的各项准备,再加上学生们一直比较独立,绝大多数家长都没有选择在考点处送考。

8时40分,考生小王独自一人抵达考场,此时考点外已无其他考生,只见她淡定地拿出身份证和准考证,测量体温正常后进入校门。她表示,自己是单独一人前来参考,父母都时上班族,早晨打了声招呼就各自工作去了,“都是经历了高三的人了,高考不就是一次月考吗?”小王甩了一下马尾辫,笑着耸了耸肩。

记者注意到,今年各个考点,送考的家长人数明显减少,多数考生在考前半小时就进入考场,往年家长在外,苦苦守候至开考的情形基本不见。

最励志:轮椅和拐杖是他逐梦的双脚

株洲日报·掌上株洲记者/孙晓静

今年,我市有13位残疾考生申请高考便利。昨日上午7时许,拿着绿色通行卡,成功申请到便利的市二中考生小陈优先进入考点。

帮儿子搬下轮椅再调试好,小陈的妈妈对儿子比了个“耶”的手势,目送他向考场前行。在考场楼前,同班同学早已等待好,为他递送拐杖,方便其上楼。

出生2个月时,小陈因患小儿麻痹症,下肢无法直立行走。小学毕业时,赴北京做了专项手术,目前可以借助器械短距离行走。

小陈的妈妈告诉记者,面对高考,儿子表现格外淡定,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一切如常”。当天上午,她为儿子煮了一碗面,便从石峰区出发了。半个小时的时间里,儿子在后座认真地阅读复习资料,她和丈夫像往常一样,小声聊着家常。因为学校老师帮忙向教育考试院申请了高考便利,小陈获得优先进入考点、考场的机会,“之前还担心人多对他不便,现在政策越来越好,我们很感恩。”

班主任李老师则表示,虽然身体不便,但小陈却是班上的“开心果”,他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感染了很多同学。像上厕所、下楼梯等力所能及的事,他都是坚持自己完成,体育课、户外活动也不缺席,“他从来不自怨自艾,坚信靠着自己的努力能追逐梦想。”

2021-06-08

00:00:00:015507700http://zzrb.zhuzhouwang.com/content/202106/08/c1550770.html22021“新高考”

首日现场直击/enpproperty-->2021-06-08

00:00:00:015507700c1550770.html22021“新高考”

首日现场直击/enpproperty-->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