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去盘陂吃鸡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株洲日报
铁乃

在攸县,不知从何时起,“去盘陂吃鸡”成了一句俗话。乍听像玩笑,以为是不正经的人骂人、诳人的一句话,其实根本不是,这是句大实话。县城的,乡下的,想聚餐,要请客,馋了想打牙祭,就响当当地说:“去盘陂吃鸡!”外地客到了攸县,主人搔头挠腮,为究竟去何处宴客摇摆不定时,客人便说:“去盘陂吃鸡!”

盘陂位于攸县中部,以前是钟佳桥镇政府所在地,早几年撤乡并镇时并入人口大镇新市镇,旁边有醴茶高速,省道S315穿镇而过,北面是攸县工业重镇网岭镇,是去往攸县东部重镇鸾山和与攸县相邻的江西萍乡、莲花等地的必经之地。位置既好,自然人流物流两旺,“吃”的兴起也就不足为奇了。

镇子北头有个土菜馆,少也有三十年了,最初是个小饮食店,并不起眼,为旁边的镇中学师生和镇医院的医患人员弄点盒饭、米粉之类。店主一介农夫,年纪是轻,并没拜过师父学过厨艺,刀上、铲上工夫,全靠摸索着、体味着、悟着,一点一滴积攒起来的。夫妻两人,一个掌铲,一个主内,没日没夜,店子居然开出名气来了,既然人气已旺,趁机拆旧重建,临街的三空门面焕然一新,“鸟枪就换炮了”,主打菜却是个问题,以何菜为主招徕更多顾客成了店主日思夜想的事。

妻子问:“每日何菜卖得最多?”答曰:“土鸡。”又问:“本地何货最多?”答曰:“土鸡。”还问:“每次掌铲何时来劲?”答曰:“做鸡的时候。”这么一问一答,夫妻俩齐声大笑。于是就开始将土鸡作为店内特色头牌菜。口味上,技巧上,精益求精。食客们大揺大摆地来了,吃过,自然大喜过望,土菜馆终因吃鸡而大名鼎鼎。

我也去吃过两次,一次是友人请客,临行问走近处还是远处,我问近处是哪远处是哪,友人说近处是县城郊外河边吃鱼,远处是盘陂吃鸡。想起许多人“吹”盘陂的鸡,就说俺也来次舍近求远,去吃鸡。其实也不远,出县城走盘陂也就三十里,顺S315,开车二十分钟就到了。到店子里吃饭,我喜欢往后厨走,那日照例,重点是看那大厨如何做鸡。没什么戏法,挺平常。整只鸡剁长条,稍粗,菜籽油烧熟下鸡,翻炒三五下,放适量水,沸了,放蒜瓣、切成圈子的鲜青椒红椒(也有放干圈子椒的,得随客人意),铲子翻一回,放点姜片、茶油,又翻一回,搁点鸡精、米酒、葱段,出锅装盆,撒上香菜,成了。这是较清淡的一种,味吃得重的,下油之后,放一匙稗县豆瓣酱,烧一下,再炒鸡,水滚了放一勺豆腐乳汁,辣椒大勺舀着放,姜葱蒜相应也多放些,装到盆里得油淋淋、红艳艳,单那颜色就“震”得住人。

还有一次去是一家人去阳升观敬香,回来时在那吃鸡。那次的鸡清炒,只放姜片,出锅时搁了小许蒜瓣片,不太油亮,也少汤汁。但吃起来真是嫩得很,香得也纯粹。我觉得盘陂的鸡确实不是虚名。

过了些日子,镇子里冒出一个更大的吃鸡的处所来,也叫土鸡馆。馆子主人亲自掌铲,其妻掌柜,其子帮厨,其女忙内,一家人把鸡肉做得风生水起。据说早年夫妻俩在镇上农贸市场旁守一只摊子,做包子馒头,煮米粉,炸灯盏油货,后来慢慢做盒饭快餐搞夜宵。见上头那家的鸡做得那样热闹舒心,心里也活动起来,便用二十年的积蓄建一幢四空的大房子,全心全意做起来。大厨房,大案板,大菜柜,大炉灶,大场面。做法上,主要特点是水稍放得宽些,汤汁富足些,清亮一些。又不满足现状,爱捣鼓鸡的各样做法,不长时间里推出了血鸡、粉皮鸡、洋芋鸡、田螺鸡、板栗鸡……形形色色,五花八门。食客感叹:都吃不过来!前面停车坪很少有没停满的时候,大多时候,车子停到公路很远的地方去了,得有足够耐心,非等到饥肠辘辘尝不到鸡味。

后来一时间又冒出几家土菜土鸡馆来,长不过一公里的镇区,让吃鸡人平白喧嚣起来了。

当然,并非只吃鸡,还有许多土菜作陪衬。盘陂周围,有许多山岭山坡放养的土鸡源源不断地供应餐馆,当然也有鱼虾蚌螺、作坊里的豆芽豆腐、园子里的时令蔬菜上到餐桌。一些昔日不起眼随手扔的诸如红薯、板栗、豌豆之类,如今成了桌上的珍馐。

2021-07-18

00:00:00:0随笔155528402去盘陂吃鸡/enpproperty-->2021-07-18

00:00:00:0随笔15552840c1555284.html2去盘陂吃鸡/enpproperty-->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