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湖南“新高考”第一年,高考作文备受关注。如果要你写今年的高考作文,你会如何写?记者特邀老师、同学前来试水,让我们一睹他们的“高考作文”。
【背景】
2021年湖南高考语文作文题如下——
1917年4月,毛泽东在《新青年》发表《体育之研究》一文,其中论及“体育之效”时指出:人的身体会天天变化。目不明可以明,耳不聪可以聪。生而强者如果滥用其强,即使是至强者,最终也许会转为至弱;而弱者如果勤自锻炼,增益其所不能,久之也会变而为强。因此,“生而强者不必自喜也,生而弱者不必自悲也。吾生而弱乎,或者天之诱我以至于强,未可知也”。
以上论述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百年自强路
莹莹湛光辉
作者:市一中高二学生唐心玥
指导老师:刘跃平、梁晶
“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1917年,毛主席向新青年发出了重视体育、争做强者的号召。“完全人格,首在体育”,1919年蔡元培先生在北京大学创办北京体育会,将重视体育的理念传播给学生。他们相信,通过体育,一个人的身体可以通过努力由弱变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也是如此。
勿忘历史,愤愤其辱也。毛主席曾说:“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一百多年前,“东亚病夫”的耻辱标签曾牢牢地贴在中国人的身上,躺在床上抽着烟片,吞云吐雾的青壮年是中华大地上一道刺痛人心的“风景”。1936年的柏林奥运会上,中国代表团在初赛中就惨遭淘汰。体育锻炼可以磨砺我们的心智,强化我们的体魄,让我们成为一个强大的人。没有强健的身体,也就没有国人的奋发,更没有国家的独立富强。
把握现在,昭昭其雄也。有人生来身体就比他人强,这是先天基因所决定的,是不可打破的自然界法则。可生来强大的人一定会笑到最后?生而弱小的人一定不能成为强者吗?如果能力稍强的人认定自己为人中龙凤、目中无人、不思进取的话,他也终将沦为平庸。如果那能力稍弱者,不断努力、坚持不懈的话,他也终将成为伟大的强者。中国女排在赛场上披荆斩棘,勇夺桂冠,为世界瞩目。然而,她们也曾不被看好,也曾陷入低谷,但她们永不言弃,走向了成功的彼岸。只有真正认识自己,找到目标,才能不断磨砺,成为强者。
乘风破浪,遥遥乎远也。强弱的转变,不仅仅在人的身体,也在国家的发展。从被列强任意欺凌的东方大国,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积贫积弱的中国抓住机遇,独立自主地走上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从南湖上的一叶小船,到领航中国行稳致远的巍巍巨轮,中国共产党百年求索,百年壮大,带领中华民族在伟大复兴的征程中扬帆远航。数辈国人,顽强抗争,探索中国富强之道路;几代青年,以梦为马,担当民族复兴之大任。山阻石挡,大江必定东流去;雪辱霜欺,梅花依旧向阳开。
肩鸿任钜,吾辈勿忘。吾等少年,要主动顺应历史潮流,把握从古至今的规律,强健体魄,以才许国,用汗水铸就辉煌强大的中国。
天不绝人,何以自轻?
作者:王琳
株洲南雅高三语文骨干教师、株洲南雅青年教师研究会会长
非洲大地上,有一种名叫“尖毛草”的植物。在生长最初的半年里,它几乎是草原上最矮的草,而在沉潜半年后,尖毛草就会像被施了魔法一样,以每天一尺半的速度向上疯长,三五天便会长到两米的高度,最后成为“草地之王”。而在雨季到来前,谁又能想到,这看似低矮的草根已然深深扎根了呢?
可见,生而弱者,或许在起跑线晚了一步,但仔细想想,这又何尝不是上天赠予的巧克力呢?只需埋头扎根,亦可指日凌云。正如《体育之研究》中的自强之音:或者天之诱我以至于强,未可知也。
顶峰的鸟瞰无余固然酣畅,但拾阶而上的奋斗之乐却来得更加无穷。
人生各色,起点不一。但生命之韵律恰恰在于进取的灵动。有人贪恋成功后的果实,却不赋予其奋斗的加持,用空虚包裹浮华外表,而奋斗者却总能找到精进的快乐。君可见,独臂男孩张家城用日复一日的练习打破“残即弱”的愚顽标签;君可见,“马背县长”贺娇龙用优质的内容、过硬的服务带领昭苏县打好“脱贫组合拳”;君亦可见,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卫星发射完成组网,原本的技术封锁壁垒被科研工作者的执着化为坦途。生命的价值往往于这些时刻迸发出夺人的光亮。我们总是被上天眷顾的宠儿,每个人都有礼物。有些礼物是优渥的资本,但更珍贵的礼物,恰恰是“勤则不匮”的信念,这不仅仅是体育精神,更是立身之术。
而强大的力量如果滥用,则大概率落得仓皇北顾的下场。
力量该与责任并肩同行,若恃强凌弱,最终都只得做了土。秦用暴虐贪婪自掘坟墓,化为历史风烟;而一向想着制霸的某些西方国家,把国际话语权包装成霸凌的工具,最终想也只能湮没在微声渺影里。所以生而强者不必自喜也,生而强,应生而当,不做缩头的硬汉,才能成为正面出击的拳王。
由是则强而有不滥为也,由是则弱而有勤以渡也。诚然,强大的力量总是让人仰慕,但即使暂时处于弱势,也不妨怀抱着“目不明可以明,耳不聪可以聪”的信念前行,就算前路坎坷,依然要坚定追光,强弱之数,哪有定言?这时不禁回想起了黄国平博士的论文致谢:“我走了很远的路,吃了很多的苦,才将这份论文送到你的面前……但正因为有了这些坎坷点滴,我才有勇气和耐心面对任何挑战。希望有机会重新认识这个世界,不辜负这一生吃过的苦。如果还能做出点让别人生活更美好的事,这辈子就赚了。”这是怎样的彻悟与感动!
天生我材必有用,何须嗟叹逡巡行?肉体和精神,都应该野蛮生长。天空的裂缝是为撒下阳光,我们要做的,就是牢牢握紧它,自成万丈光芒!
2021-06-09
00:00:00:0155086702他们的“高考作文”/enpproperty-->2021-06-09
00:00:00:015508670c1550867.html2他们的“高考作文”/enpproperty-->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