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琼
通讯员/蒋小琴
因为患者和家属的“病耻感”,她常常要吃闭门羹;由于没有处方权,她能做更多的是随访管理……作为辖区结核病患者管理项目的负责人,天元区泰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生李杰辉有着不少困惑。
患者的“病耻感”让她时常碰钉子
“请问您什么时候方便,我想上门对您进行随访……”11月9日上午8点,在天元区泰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刚到办公室不久,李杰辉便忙碌了起来。
今年38岁的李杰辉是泰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科医生,她还有个特殊身份,是辖区结核病患者管理项目的负责人,为70余名结核病患者提供跟踪随访服务。
最近,李杰辉正忙着联系患者进行每月一次的上门随访,以确保用药安全。可仅是通知这些患者,她就联系了10多天。
“结核病是一种传染性疾病,患者和家属都很忌讳让外人知道。平日里,基本都是我联系他们,极少有患者和家属主动来找我。”李杰辉挂下电话,无奈地摇了摇头。
接触结核病患者家庭,碰钉子是常有的事。前两天,她给一位40多岁的男性患者打去电话,不料对方竟在电话中说道:“你不要再打来了,你再打,我就换号码。”
在李杰辉看来,这并非最难堪的时刻。之前有几次,她明明与患者约好了随访时间,可上门时却吃了闭门羹。
“归根结底都是病耻感作祟。”李杰辉说,为了消除患者的戒备心,她只能不怕麻烦,一遍遍劝说。此外,为了不让患者及家属反感,她在上门随访时都是着便装。
没有处方权的尴尬
结核病俗称“肺痨”,是由结核杆菌侵入人体后引起的一种具有强烈传染性的慢性消耗性疾病。结核病包括肺结核、肾结核、骨结核等,90%以上的结核病人为肺结核,其常见症状主要包括咳嗽、咳痰、咯血以及胸痛和午后潮热。
“大多数肺结核患者是可以治愈的,但必须做到坚持规律治疗及完成规定的疗程。”李杰辉介绍,根据相关规定,她的跟踪随访内容包括对患者的居住环境进行评估、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结核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对患者进行督导服药等。而让她困惑的是,这些日常工作在不少结核病患者看来“用处不大”。
“我没法给他们开药,也无法提供相关的免费检查,不少患者觉得我是多此一举。”李杰辉告诉记者,结核病患者大多需要长期服药。然而目前,只有专科医生才有处方权,仅有定点医疗机构专科才能提供免费的胸片、查痰等检查。
结核病患者“治疗在医院,随访管理在社区”,可仅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现有的实力还差得太远。李杰辉希望,未来能有大医院的专科医生固定时间在社区医院坐诊,一来能让患者在家门口享受到高水平的治疗,方便开药;二来也能让社区医生不用脱产就能学习进修,提高诊疗水平。
需要全社会重视这个群体
“李医生,我真是觉得太受打击了,找个工作为何这么难?”半个月前,40岁的阿华(化名)给李杰辉打来电话,他是为数不多愿意主动联系她的结核病患者之一。
3年前,阿华被查出患有肺结核,之后就从单位辞了职。这些年,他一直按时服药,病情也渐趋稳定。两个月前,阿华开始四处求职,希望能找个工作养活自己,然而用人单位一旦得知他患病的情况后,几乎都是“婉拒谢绝”。
“他没有经济收入怎么解决后续的治疗费用?有的患者常年求医问药导致生活贫困,对控制病情产生了绝望心理,继而放弃治疗,会给社区带来怎样的隐患?”李杰辉说,每当听到这些患者的遭遇,她除了轻言安慰外也无计可施。
“面对结核病患者,一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力量是有限的,需要整个社会对这个群体的重视和正视。”李杰辉说。
2018-11-14
00:00:00:0145169202一位社区全科医生的困惑/enpproperty-->2018-11-14
00:00:00:014516920c1451692.html2一位社区全科医生的困惑/enpproperty-->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