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中国动力谷自主创新园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株洲日报
1

中国动力谷以株洲高新区“一区四园”为载体,着力将动力谷自主创新园建设成为引进和培育企业研发机构的核心载体。

根据规划,动力谷自主创新园遵循“生态、人文、科技”的建设发展理念,致力营造“山、水、林、园”于一体的生态宜居环境,总用地面积为5382亩,其中产业用地约4739亩,配套商业用地约643亩,建设总投资约223亿元,预计将带动企业投资近300亿元,规划建设各类物业约710万平方米,分5年开发完毕。

据悉,动力谷自主创新园(一期)项目占地890亩,建筑面积87万平方米,总投资约30亿元,是中国动力谷的核心部分,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研发中心、公共技术中心、管理服务中心、公租房、运动区与定制厂房等,已于2015年8月31日举行开园仪式。中国动力谷自主创新园核心区南片区项目总投资为16亿元,总用地面积489亩,总建筑面积46.89万平方米,2018年12月全面建成。

截至今年上半年,园区创新创业主体累计研发投入2.51亿元,企业累计实现营收40.19亿元,获得知识产权达913项,超过3000人的多元创新创业主体常驻园区,其中,黄伯云、欧阳晓平等20位院士领衔的高端创新团队相继引进,15家高校、科研院所在园区设立了科研成果转化基地,10家金融机构、15家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入驻,在孵高端创新创业项目59个,签约引进创业型企业155家。仅3年时间,中国动力谷自主创新园就已成为长株潭地区最具创新活力的基地。

立足当前稳增长,着眼长远增后劲。

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市破除思维定势和工作惯性,科学谋划,紧紧围绕省“产业项目建设年”活动,把项目建设作为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第一抓手,全力聚焦中国动力谷,对标省“五个100”,实施五大行动。以产业项目攻坚行动为突破口,协同推进“规划引领、园区升级、设施配套、环境优化”四大配套行动,既立足当前稳增长,又着眼长远增后劲,为我市构建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建成“一谷三区”,加快实现基本现代化提供强大支撑。

中国动力谷自主创新园、岱勒新材、汉德车桥(株洲)智能化生产基地、立方新能源、中天杭萧钢构、湖南移动数据中心等一大批高质量项目陆续起航,加速推进,湖南数据湖产业园、中国长城海洋信息安全产业化项目、中国动力谷·轨道交通创新创业园、金城华亿电商服饰产业园、株洲节能环保产业装备制造园、硬质合金精密刀具扩产和金属陶瓷新材料研发项目等一大批重点项目先后开竣工,产业项目建设成效卓著,为奏响株洲振兴实体经济最强音,开启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提供了源源动力。

从高质量项目引进,到高质量项目开工,再到高质量项目竣工投产,我市不断为产业链发展注入新动能,高质量发展的路径越来越清晰,越走越坚定。

株洲日报记者

廖喜张

通讯员/向延平

中天杭萧钢构装配式建筑基地项目

一期年底竣工,可满足100万平方米建筑需求

4

建房屋可以像机器生产那样,成批成套地制造。只要把预制好的房屋构件,运到工地装配起来就成了。这叫装配式建筑,由此催生了一个全新的产业。

中天杭萧钢构装配式建筑基地项目由湖南中天杭萧钢构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该公司由杭萧钢枃股份有限公司、湖南中天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株洲金科建设投资经营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发起成立,系国内首家钢结构上市公司杭萧钢构在湖南省第一个基地,主要从事装配式建筑的设计、研发,装配式钢结构住宅体系核心部件钢管束、楼承板、钢梁柱的生产、制造。

该项目位于荷塘区创新创业园,项目总投资6.2亿元,项目分两期开发,总用地面积180亩,总建筑面积约11万平方米,其中一期占地80亩,建设主厂房一栋,建筑面积3.3万平方米。项目一期建成后具备年产钢管束构件2.4万吨,楼承板75万平方米,钢梁柱1.8万吨的生产能力,可满足100万平方米装配式建筑需求:二期建成后可满足160万平方米装配式建筑需求。

据中天杭萧钢构项目现场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基地主要生产用于高层装配式建筑的钢管束,项目一期已于今年5月动工建设,预计11月底竣工,12月可以竣工投产。

湖南数据湖产业园项目建设效果图。

动力谷自主创新园。

湖南数据湖产业园

9

规划5年内实现1500PB数据存储能力

湖南数据湖产业园项目是2018年湖南开放强省暨优势产业链项目推介会重点招商引资项目,由中国华录集团作为主要投资方投资建设。

株洲市政府与中国华录集团拟基于各自的主要资源与发展目标,计划以大数据业务为牵引,在城市数据湖、城市大数据应用、蓝光生产线等领域建立密切合作关系,形成较为完善的大数据产业链,推动株洲创建大数据产业集聚区,形成具有特色的大数据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该项目位于株洲经开区湖南云龙大数据产业园内,用地面积约400亩,工业用地总面积约200亩,总投资为40亿元,主要建设城市数据湖基础设施、蓝光生产线、园区开发与运营三个部分。其中,城市数据湖基础设施占地55亩,投资24.5亿元,规划5年内实现1500PB数据存储能力。蓝光生产线占地20亩,投资5亿元,预计2年内完成建设,将成为中国大陆第2条蓝光生产线。园区开发与运营占地125亩,投资8.8亿元,预计5年内完成园区开发并投入运营。

中天杭萧钢构施工现场。

湖南移动数据中心

拥有约3万个机架装机能力,为全省最大数据中心

5

岱勒新材

年生产规模为60亿米镀覆金刚石线

2

湖南移动数据中心项目一期建设现场如火如荼。该项目的数据中心机房、动力中心机房等5栋主体建筑陆续封顶,目前已完成基础工程验收。预计12月31日前,将具备装机调试和试运营条件。

信息产业是经济结构调整的“加速器”,信息消费是“六大消费工程”的“火车头”,而大数据是战略技术落地的重要支撑,建设好数据中心是其中的核心与基础。

湖南移动数据中心项目位于云龙示范区云田镇菖塘村,总投资约40亿元,是湖南移动互联网和云计算的重大战略性和基础性项目。该项目依托株洲优良的环境和软硬件优势,为智慧城市、电子信息产业及互联网各类客户提供服务,将打造为综合性大数据平台和云计算中心,促进云计算和信息产业的发展。

项目建成后,可拥有约3万个机架装机能力,成为全省最大的数据中心,极大提高现网运行和安全能力,同时可汇聚更多的互联网的内容和应用。同时,对发挥园区的产业带动作用,推动区域内源型经济增长,促进区域内源型经济发展,吸引信息服务企业高端人才落户园区具有重要意义。

一块块蓝色的光伏电板,整齐排列,这样靓丽的风景线,在株洲很多的地方都能看到。但很多人并不知道,光伏电板上的蓝色硅片,是由直径不足0.1毫米、附着无数细小金刚石颗粒的细线切割而来。这些细如发丝的产品就是金刚石线。

别看金刚石线身躯“瘦小”,能耐却很大,是专门针对太阳能多晶硅、单晶硅、蓝宝石等硬脆材料实现高效率、高效能切割加工的高技术产品。人们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LED、太阳能、半导体等产品中均有应用,是国家产业结构调整中鼓励和支持的产业。

今年,株洲也有了这样一家能在金刚石线上“跳舞”的高新技术企业——株洲岱勒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岱勒新材项目位于天易科技城,由长沙岱勒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该企业是国内金刚石线制造龙头企业,生产制造能力全球第二、国内第一。

该项目总投资4.5亿元,占地面积1.8万平方米,生产厂房面积约2.4万平方米,项目已于2018年1月竣工。该项目年生产规模为60亿米镀覆金刚石线,销售收入约7亿元,是我国集金刚石制品、超硬材料制品生产及营销一体化的重要产业基地。

借助母公司的优势,株洲岱勒将主打50至65微米太阳能晶体硅切片线,这也代表着我市新材料产业在硬脆材料切割领域有了新突破。

金城华亿电商服饰产业园项目

10

入驻电商企业有58家,网上销售10亿多元

金城华亿电商服饰产业园位于荷塘区金山科技工业园区,

项目总用地面积约108亩,项目分两期建设,其中:一期主要租用国投金汇新材料示范园的标准厂房用于生产销售。目前已经引进了云达电商平台,现入驻电商企业有58家,天猫京东旗舰店65家,实现了网上销售10亿多元。

据悉,株洲金城华亿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是响应市委、市政府加强推进工业园区内标准厂房建设的号召,改善园区内投资环境而成立的企业,主要开展工业用地和商住用地的开发、建设、经营及管理,标准厂房建设租赁,中小企业孵化,科技推广与技术服务等。

根据公司发展计划,项目二期将自建电商服饰产业园,总投资估算约10亿元,目前已完成立项审批、规划选址、用地预审等前期手续,正在进行土石方平整,2019年12月底将建成投入使用。项目建成后,将为我市电商企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提供平台。

金城华亿电商服饰产业园项目效果图。

湖南移动数据中心一期主体封顶。

立方新能源

石墨烯超级电容器,预计年内可批量生产

6

立方新能源项目位于天易科技城自主创业园一期内,项目净用地面积约为50亩,总建筑面积约3.3万㎡,总投资2.4亿元。主要建设一栋4层科技研发楼和一栋3层标准厂房,重点从事高技术绿色电池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该项目于2017年1月份开工建设,2017年12月交付使用,2018年1月正式投产。据企业相关负责人介绍,项目一期预计实现销售收入3.5亿元,实现税收3000万元,2020年预计实现销售收入15亿元,税收约1.2亿元。

成立于2013年,集研发、生产和销售高技术绿色电池为一体的湖南立方新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可不简单。近年来,该公司与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签订协议,开展产、学、研合作,搭建起国际合作平台。

目前,该公司与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在高能量密度锂电池方向保持研发合作,与英国牛津大学在石墨烯超级电容器方面共同攻关,与国内浙江大学、清华大学在锂电池材料研发前段保持密切联系。截至目前,已申请专利80余项,其中已获授权专利48项。

去年,立方新能源与英国牛津大学ZanGo团队建立全球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就石墨烯超级电容器项目量产化进行开发。目前,产品正在进行批量生产前最后的批次试制,将送德国大众、宝马集团和法国国防部旗下动力工具公司进行认证,预计年内可进入批量生产,实现营收3000万元至5000万元。

株洲岱勒新材。

株洲节能环保产业装备制造园项目

11

将引进节能环保装备类企业,年产值超10亿元

株洲节能环保产业装备制造园位于湖南株洲渌口经济开发区南洲新区内,总投资约5亿元,总用地面积260亩。

主要建设企业定制厂房、企业孵化区、总部办公区、产品展示和电子商务区、配套服务区等,建设期为2018年-2022年,建成后将引进节能环保装备制造类企业20-30家,年产值超过10亿元,形成“企业小展厅,园区大展厅”的节能环保产品综合运用示范基地和全国首个两型特色工业园区。

项目将对我市加速智能装备制造业发展,助力企业环保治理,加快转型升级具有重要辐射带动效应。

株洲节能环保产业装备制造园项目效果图。

立方新能源生产研发基地主体封顶。

汉德车桥(株洲)智能化生产基地

项目分三期建设,总投资达26亿元

3

中国动力谷·轨道交通创新创业园

形成综合性工业园区,已引进企业60余家

7

硬质合金精密刀具扩产和

金属陶瓷新材料研发项目

12

将扩大硬质合金精密刀具生产能力

硬质合金精密刀具扩产和金属陶瓷新材料研发项目位于芦淞区创业2路,由株洲华锐精密工具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预计总投资5亿元,新建25000平方米生产厂房及相关配套设施等工程。

株洲华锐精密工具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建设硬质合金精密刀具扩产和金属陶瓷新材料项目,将扩大硬质合金精密刀具的生产能力,全面提升硬质合金精密刀具生产的工艺和装备水平,实现专业化、规模化、低能耗生产。同时,将启动金属陶瓷新材料研发项目和企业上市前辅导工作。

根据规划,项目预计2021年建成投产。项目建成后,可形成年产高性能硬质合金精密刀片5000万片(其中金属陶瓷刀片1000万片),高品质硬质合金棒材1000吨、整体合金刀具500万支的生产能力,实现年销售收入10亿元,利润2.5亿元,税收8000万元,提供就业岗位300个。

10月24日,在汉德车桥项目建设现场,塔吊林立,机械轰鸣,项目建设热潮涌动。预计到年底,这里就将建起成片的厂房,待机器设备安装调试到位后,就将正式投入生产。

项目位于株洲市荷塘区金山科技工业园,占地面积401.93亩,总投资26亿元,项目主要生产中重型汽车驱动桥总成、螺旋锥齿轮、精密锻造齿轮和圆柱齿轮。业主单位为陕西汉德车桥有限公司投资组建的汉德车桥(株洲)齿轮有限公司。新基地建成后,预计年销售额在52亿元左右,年纳税额在5.4亿以上。

根据规划,该项目分三期建设,一期2018年3月开工,年底竣工并建设项目二期,预计在2019年底竣工,三期预计在2020年底竣工。其中一期建成后可年产48万套螺旋锥齿轮、300万件精锻齿轮和100万件圆柱齿轮;二期主要建设年产12万套螺旋锥齿轮和100万件精锻齿轮智能化生产线、60万套螺旋锥齿轮齿坯、400万件精锻齿坯和100万圆柱齿坯智能化生产线;三期主要建设年产10万套驱动桥总成智能化成生产线。

据悉,汉德车桥(株洲)智能化生产基地是湖南省“5个100”重点产业项目,也是全市首个集协同研发、智能制造、信息高度集成车桥与齿轮制造数字化基地。项目投产后,将为“株洲·中国动力谷”

建设注入新的强劲动力。

中国动力谷·轨道交通创新创业园位于千亿产业园轨道交通城核心区——石峰区田心高科园,致力打造我省第一个专业性轨道交通科技企业孵化器和技术创新联盟。创新创业园规划分三期建设,总用地面积622.4亩,总建筑面积43.6万平方米。

创新创业园一期总投资3.7亿元,3.5万平方米科研中心于今年竣工。创新创业园二期总投资8亿元,旨在打造集企业总部基地、中小企业孵化基地、企业生产基地和片区商业配套服务基地为一体的综合性园区。创新创业园三期总投资约4.3亿元,规划总用地面积162.4亩,总建筑面积8.4万平方米。

建成后的中国动力谷·轨道交通创新创业园将形成集生产研发、商务办公、金融服务和健身休闲等一体的综合性工业园区。截至目前累计租售面积24.5万平方米,引进轨道交通、军民融合相关企业60余家,带动就业人数约1500人,2017年度企业营业收入总计7亿元,2018年预计营业收入12.2亿元,上缴税收0.7亿元。

株洲华锐精密工具股份有限公司。

轨道交通城智谷二期15栋单体建筑全部完工。

汉德车桥(株洲)智能化生产基地。

中国长城海洋信息安全产业化项目

达产后有望实现年均3.3亿元销售额

8

中国长城海洋安全信息安全产业化项目占地面积约60亩。先期建设厂房建筑面积约4万平方米,包含拆弹装备装车及调试厂房、卫星终端生产调试线、大功率联调联试厂房、水声阵列生产线、整机装备环境试验场所、综合办公场地等。

项目将以海洋信息装备制造为主,建立通信终端(卫星通信、大功率装备)、水声阵列、拆弹装备等科研场所、试验场所、生产厂房及其配套设施。项目计划于2019年10月底前交付投产,达产后有望实现年均3.3亿元的销售额。

长城海洋信息安全项目开工。

2018-11-12

00:00:00:0今年全面建成,已有155家企业签约入驻145147302中国动力谷自主创新园/enpproperty-->2018-11-12

00:00:00:0今年全面建成,已有155家企业签约入驻14514730c1451473.html2中国动力谷自主创新园/enpproperty-->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