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孩子沉迷于“手游江湖”,家长该怎么办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株洲日报
株洲日报记者

胡文洁

核心提示

近年来,借助手机的不断普及,手机游戏日益风靡,由此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时下,有一种说法很流行——“想毁掉一个孩子,就给他一部手机。”说的是只要孩子拿到手机,就必然会沉迷手机游戏难以自拔,以至荒废学业,最终甚至输掉自己的人生。

不少家长还反映,小孩初次使用手机的年龄越来越小、沉迷手机游戏的情况正越来越严重。孩子沉迷手机游戏,家长到底该怎么办?本期“天台话吧”即聚焦此话题。

记者手记

“小孩沉迷手游”映射“成年人沉迷手机”

胡文洁

实际上,小孩沉迷手游,与成年人沉迷手机,本质是一样的。

这是一个人人都离不开手机的时代。手机以其不断优化的特有功能,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的同时,也让我们“不胜其烦”“难堪其扰”,这基本上可以说是发展所带来的问题。

破解之道或许不在于阻止手机游戏的发展,也不在于断绝小孩与手机游戏的接触,而在于更好家庭氛围、社会环境的营造上。

如果有一天,随着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进一步繁荣、更多健康休闲娱乐方式的进一步普及,手机仅仅是我们工作生活的工具了,沉迷手游或者沉迷手机这样的问题,都将不再是问题。

我为何沉迷?

一个学生的自白

——16岁初中生

小郎(化名)

现在我的情况是,一天不玩手机游戏,心里就很不舒服,所以总是想尽各种办法去玩。主要玩些什么游戏?这么说吧,基本上现在流行的手机游戏都玩过,当然主要玩的还是“王者荣耀”和“刺激战场”,现在这两款游戏在我们同辈群体中玩的人最多。

我觉得主要是我们现在玩游戏的氛围很浓。同学们课余时间谈论的,回家路上说的,基本都是游戏的内容,尤其是男孩子。什么游戏中新出的角色有很厉害的技能啊,新刷出来的武器好不好用啊。你身处其中,不熟悉聊天内容就难以加入这个圈子,容易被孤立,交不到朋友。而且,现在的手机游戏,基本上都可以和现实中的朋友一起玩,大家在网络世界里一起“冲杀”,跟现实世界里一起玩其他项目,是差不多的感觉,只是更加刺激、好玩。

当然也担心玩游戏会影响学业,但就是不能痛下决心彻底戒掉。父母一直在阻止我玩游戏,我自己也想过不再玩或者尽量少玩,但就是戒不掉。在校期间还好,有老师管着,一旦放寒暑假或者周末放假,父母都去上班了,心里就不由自主地想玩,克制不住自己。或许,这真的属于“网瘾综合症”,只是还不太严重而已。

也想过转移爱好,比如花更多时间和朋友出去打球、骑自行车等等,但这些活动不能保证天天组织得起来,也实在没有手游“玩起来方便”。此外,现在不少游戏虽然需要实名制,规定必须达到指定年龄以上者才能玩(一般为16周岁),但手机在我手上,如何完成“实名验证”“年龄验证”,我们自有方法,不像去网吧打网络游戏,还必须刷身份证才能开机上网。这好像也为我们沉迷手游开了“方便之门”。

总之,我感觉,除了家长、老师在阻止我们玩手机游戏,其他的一切,比如说交际圈子、社会氛围、游戏开发者的意图等等,都在把我们拉向“手游江湖”。

如何防范沉迷?

一位心理专家的建议

——株洲市未成年人心理辅导总站首席专家

丁光木

时下,未成年人沉迷手机游戏确实成为一个亟须引起关注也亟须引导解决的问题。随着“人手一部手机”时代的到来,手机游戏正以电脑游戏等其他游戏难以比拟的优势,在未成年人群体中攻城下寨,侵蚀不少人的心智。

防止小孩沉迷手机游戏,不能来硬的。比如,一些家长会认为只要没收孩子手机,小孩没了游戏工具,自然不会沉迷手游。殊不知,逆反心理在青少年阶段的表现是人生任何其他阶段都不能比的,一旦家长简单粗暴地没收小孩手机,表面上看或者暂时看小孩是不能玩手游了,但在逆反心理作用下,绝大多数小孩会采取一切可能的办法,偷偷地继续玩,甚至极有可能变本加厉地玩,造成更加不好的影响。

所以,防止小孩沉迷网络游戏,必须用疏导的办法。但需要注意的是,疏导的过程往往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家长们更加上心,长期坚持,甚至把一些好习惯潜移默化地灌输给小孩。比如说,引导小孩把注意力更多地转移到对促进学习更有用的阅读、写作、特长学习等方面去,这个过程中,如果家长自己本身就热爱阅读、有专门特长,就能以身作则地引导小孩爱上更该爱上的东西。

手机游戏在不断开发之下,已经具备了极强的社交属性、用户黏性,接触它的人都难免受其影响,更何况小孩。作为家长,当发现孩子沉迷手机游戏时,切忌惊慌失措或者采取简单粗暴的方法阻止。家长的心态必须始终平和,不把小孩沉迷手游当成“洪水猛兽”,因为在人人离不开手机的当下,通过手机玩游戏与频繁用手机刷抖音、看新闻、聊天的本质是一样的。家长们只要努力给小孩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成长环境,一天天地把小孩引导到更有意思的学习、兴趣培养上去,沉迷网游就会慢慢成为小孩成长过程中的一个小插曲。

漫画/左骏

他为何沉迷?一个家长的困惑

——初一学生家长

何琴(化名)

令我最为惊讶的是,现在十几岁的小孩子在一起时,谈论最多的话题竟然是手机游戏。

从自己小孩身上发现这个问题时,我认真想了想自己的小时候:在那个物质相对贫乏的少年时代,我们虽然也玩各种各样的游戏,但“如何把游戏玩得更好”“谁玩游戏更加厉害”“如何进一步把自己的游戏技能训练得更好“,这样的话题基本上不会触及,因为,无论怎样,我们都知道,游戏不能成为少年时代的全部甚至不能占据我们太多时间。这是基本价值观。

然而,现在的情况似乎很不一样了。不玩手机游戏的小孩,恐怕真会被同辈人说成“外星人”。也曾想过没收小孩的手机,但在手机已经成为每一个人不可或缺的工具的当下,没收手机可能给小孩带来的不好影响甚至比不没收带来的还可怕。也曾寄希望于游戏开发者能够通过类似国外电影分级的方式,阻止或者限制未成年人玩容易成瘾的手机游戏,但从现实情况看,这样的举措我不知道有没有,即使有,相信效果也并不理想。

物质条件变好了,但小孩子却一头扎进了手游世界里出不来,我认为这是一种莫大的悲哀。曾经我们骑不了自行车,因为家里没钱买,现在小孩有车也不爱骑了;曾经我们渴望能去游泳馆游一次泳,但家里不给买票,现在小孩办了游泳卡也不愿意去游了……这到底该怪谁呢?

或许,这一切问题的唯一的解释是我们做家长的没有做好榜样。看看啊,现在我们做家长的,哪个不是天天拿着手机在玩呢?我们看朋友圈、浏览新闻、刷抖音……这哪一件事的本质跟小孩沉迷手游的本质不一样呢?

2018-09-04

00:00:00:0145675102孩子沉迷于“手游江湖”,家长该怎么办/enpproperty-->2018-09-04

00:00:00:014567510c1456751.html2孩子沉迷于“手游江湖”,家长该怎么办/enpproperty-->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